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卷风战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卷风战机
图片来自青年日报

旋风战斗机Panavia Tornado)为一个由意大利英国西德联合开发和制造的双引擎可变后掠翼多用途战斗机系列。狂风主要有三种改型:IDS(拦截 / 打击)战斗轰炸机,压制敌人防空的ECR(电子战/侦察)和狂风ADV(防空)拦截战斗机。

狂风由帕那维亚飞机公司(Panavia Aircraft GmbH)开发和建造,该公司是由英国宇航[1] (前英国飞机公司),西德MBB和意大利阿蓝尼亚航太组成的三国联合体。

狂风战斗机于1974年8月14日首飞,并于1979年到1980年投入使用。由于其多重用途设计,使它能够在采购国空军中取代几种不同的飞机机队。除三个原始伙伴国外,沙特阿拉伯皇家空军(RSAF)成为狂风的唯一出口用户。三国合作的狂风培训与评估机构位于英国皇家空军科提斯摩尔基地(RAF Cottesmore),在生产阶段结束后,该机构继续保持国际间的合作。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英国皇家空军(RAF),意大利空军和沙特阿拉伯皇家空军都使用了狂风战斗机,完成了多次低空穿透打击任务。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武装冲突中,在利比亚内战期间,狂风战机都扮演了多种角色。阿富汗也门叙利亚的冲突中,狂风战机也负责了一些不重要的任务。

包括所有型号在内,狂风战机共建造了992架。仍在使用中的飞机,目前都已计划由欧洲2000台风式战机替代。

开发过程

在60年代期间,航空设计师对不稳定的几何设计下的操纵性技术有长足进展;且可变翼战机的高效率巡航(Swept-Wing)速度设计也有所掌握,英国虽然在1960年代初终止了TSR-2轰炸机计画转向美国采购F-111K,但还需要取代火神式轰炸机布莱克本掠夺者攻击机的机种。英国和法国于1965年创立AFVG(Anglo French Variable Geometry)研发项目,但在1967年时因法国退出而结束;但英国在计画结束之后仍积极地寻找其它国家投入,以实现其研发目标。

1968年,西德荷兰比利时义大利加拿大面对F-104的除役而组织了工作团体审查后继的机型,此机型最初称多用途航空器(Multi Role Aircraft,简称MRA),后称多用途战斗机(Multi Role Combat Aircraft,简称MRCA)。1968年英国参加了MRCA小组,并且签定英国、西德义大利三国间的协议备忘录。欲用一种战机替换所有的F-104G,且由英国和西德主导技术;按照备忘录签约前的期望,6国合作的开发案将可让量产规模达到1,500架。然而1969年5月备忘录正式签订换约前加拿大比利时退出了工作组,加拿大退出的理由是因为大部分工程制造集中于欧洲本土,对本国产业几无利基;比利时则是接受法国的建议采购幻象5型战斗机,是否需要其它新战机在国内出现争议。

四个残馀的伙伴国家——英国西德义大利荷兰在1969年3月26日合资成立帕那维亚飞机公司,研发新飞机;就MRCA概念的初始要求,旨以研发一型可实施战术攻击、侦察、防空和海上攻击的机种,以求最大量产规模之利基。因此在初期有许多初步概念案供各国挑选—包括固定机翼、可变机翼、单引擎构造、双引擎构造等,换言之,大部分技术特征均未决定。由于飞机开发计画复杂度过高,1969年7月荷兰退出计画,寻找其它设计概念较为简单且机动性优秀的机型,荷兰最后从美国引进F-16。虽然荷兰退出后,但英国和西德接管荷兰各42.5%股份,馀下15%义大利接管。工作生产范围确立——前机体和尾巴在英国,中心机体在西德,翼在义大利。另外一个独立的合资财团“Turbo联合”(Turbo-Union)在1970年6月建立为发展和制造RB199引擎,其股份归属相似MRCA有40%给劳斯莱斯,40%给MTU,20%给飞雅特

在项目定义阶段的结论在1970年5月出炉,概念剔除了二个设计案;西德最初更喜欢同时生产单座Panavia 100和双座位Panavia 200设计案和后来会成为龙卷风的皇家空军可变翼设计案共三种飞机。

但这时机型单一化成为其他国家的共同结论,因为可以有效减低成本,但皇家空军此时决定更需要一种空优战斗机,于是创立名为F2的变形机型,这等于要强力主导全部设计,引起西德极大不满;虽然和德国的会谈初期严重破裂,但它的缺点迅速折衷成了F3型以符合所有国家的需求,但龙卷风由于本身的较偏向对地打击设计,机动性相比起同期的第四代战斗机则较差,所以为皇家空军衍生的ADV型实际上是一款拦截机。

机种型号

龙卷风 IDS

IDS是阻绝/打击(Interdiction Strike)的缩写,代表这一次型的龙卷风是针对攻击地面目标设计生产的。IDS行于1976年7月开始生产,英国取得的编号为GR.1,德国,义大利以及外销到沙乌地阿拉伯的则仍沿用IDS的称呼。英国与其他国家的第一种龙卷风的差异仅在少数次系统上,其他系统设备则大致相同。

在可以使用的武器上,英国的龙卷风多配属自己发展的系统,与德国和义大利IDS有所区别。最明显的地方是挂载在机翼下的电子作战系统。英国的IDS使用BOZ-107与Sky Shadow,德国的则是使用BOZ-101与Cerberus II,III或IV型电子干扰夹舱。

龙卷风 GR1

这是英国接收的第一种龙卷风阻绝打击型。这些IDS也曾参加过沙漠风暴作战,攻击各种伊拉克的地面目标。

一部分GR.1经过改装,可以携带英国设计生产的ALARM反辐射飞弹,成为对敌方防空压制野鼬机种。这些可以携带ALARM飞弹的龙卷风又被称为寻路者(Pathfinder)。

最初服役的龙卷风GR.1虽然可以携带与投掷雷射导引炸弹,可是欠缺雷射导引的能力,需要依靠掠夺者攻击机的协助,方能执行任务。英国皇家空军计画使用GEC Ferranti公司生产的热影像空载雷射标定器(Thermal Image Airborne Laser Designator,TIALD)夹舱为龙卷风GR.1添加雷射导引功能,能够使用这种夹舱的飞机被称为GR.1 TAP。第一次试飞于1988年1月开始,到了1990年12月,由于意识到英国需要派遣军队前往中东,参与收复科威特的任务,英国国防部基于试飞计画已经进入后期阶段,打算加速完成系统验证的过程,可是评估结果认为相关的软体重写需时6个月,无法配合布署的需要。GEC Ferranti与姊妹公司EASAMS通力合作,在六个星期内将软体改写,测试完毕,从11月19日开始,到1991年1月14日(第27个工作天)顺利进行试飞,2月2日成功执行实弹投掷,摧毁目标。

改装过后的4架龙卷风于2月6日抵达沙乌地阿拉伯的King Faisal空军基地,历经数日熟悉飞行之后,2月10日TILAD夹舱正式上场,轰炸伊拉克的加固机堡,跑道与机场相关设施。2月19日轰炸伊拉克位于Ubaydah Al Jarrah的弹药库,引发剧烈爆炸,覃状云直升1万5千英呎高空,一些新闻报导误植为核子武器爆炸的结果。

龙卷风 GR1A

英国的GR1与最初设计需求间的差异,在于缺少适合的侦察系统,GR.1A是以现有的机体,加上内置的侦察系统,来满足这个缺口。1982年英国开始这项改良计画,由BAe公司主导发展与整合一套红外线数位侦测系统,安装在机鼻下方。早期型GR.1A的机鼻两侧并未加装机炮系统,但后来晚期型的GR.1A则予以加装。GR.1A的数位侦察系统无需使用传统的胶片,在情报处理与传递上比过去快很多,也允许在飞行途中修改或者是观看录取的影片。

除了侦察设备之外,GR.1A保有原先所具备的地对地攻击能力。

龙卷风 GR1B

当冷战结束之后,欧洲国家纷纷开始缩减国防开支和减少军队的数量。原先担任海上打击任务的掠夺者攻击机退役,驻扎于德国的英国GR1由两个联队减为一个,剩下的飞机撤回英国,部分则用来填补加勒比海贼退役后留下的任务缺口。

其中26架来自第3生产批次,使用RB.199 Mk 103发动机的GR1在改装之后,成为可以执行海上打击任务的GR.1B。这些飞机主要是修改机内的弹药管理电脑,以及加上可以移除的海鹰反舰飞弹的挂架。

龙卷风 GR4/4A

自从英国接收龙卷风攻击机到冷战结束时,已经多次根据任务的需要,改装不同时期生产与接收的飞机。这个做法固然可以满足任务上的需要,却也导致许多飞机之间设备并不相同,或者是无法相容,对于维护与保养上,引发许多不必要的繁杂与问题。此外,英国在冷战结束前基于自身国防与战略需求,希望将龙卷风改装为仅须透过被动导引系统,就可以执行长程低空穿透打击任务。这项需求与同样使用IDS的德国与义大利有不小的差异,于是英国就透过中期寿命提升计画(MLU),一举达到统一GR.1A/1B的系统设备,引入新设备,提升作战能力等目的。

自GR.1升级的为GR.4,自GR.1A升级的,仍保有原先的侦察系统,编号为GR.4A。

龙卷风 ECR

ECR是德国使用的次型,最初是用取代担任侦查任务的RF-4E与RF-104G,收后德国空军决定增加担任猎杀敌方防空系统的能力,这些飞机可以携带美国高速反辐射飞弹(HARM)。除此之外,德国空军使用的IDS从第5批次之后也可以发射HARM,不过ECR还另外增加德州仪器公司设计生产的电磁讯号侦测系统,能够对任务地区发射电磁讯号的系统加以定位与追踪。

龙卷风 ADV

ADV是防空型(Air Defense Variant)的缩写,为龙卷风个生产次型中,专责防空任务的衍生型。ADV的设计需求起自英国在1971年发布的空军参谋目标395号(Air Staff Target 395)文件中,这架飞机需要能够在距离机场300到400英里以上的范围,执行战斗空中巡逻(Combat Air Portal,CAP)任务,使用机上的雷达,或者是地面战管雷达提供的资料,拦截低空高速的威胁。ADV可在远离英国本岛的外海上拦截具威胁性的敌机,例如苏联的Tu-22轰炸机,同时具备恶劣天候下的作战能力,机上挂载衍生自麻雀飞弹天闪空对空飞弹,具有中距离接战能力。这款拦截机主要取代在皇家空军服役的闪电战斗机F-4战斗机

由于这项设计需求的特殊性,参与龙卷风计画的3个国家当中,仅有英国购买防空型。

龙卷风 F2

F2是第一款量产的防空型龙卷风。这一型欠缺很多原先计画用有的性能或装备:发动机使用与IDS相同,推力较低的RB 199 Mk 3,没有自动调整机翼后掠角的功能,以及仅有携带机翼下两枚响尾蛇飞弹的能力。此外,连同龙卷风ADV一起服役的猎狐人(Foxhunter)雷达在研发过程中遭遇许多问题,最初服役的F2有部分飞机是没有空战专用的大型雷达的。

F2有其中16架在使用平均250飞行小时后就被转入储存状态。1993年皇家空军打算将其中12架销毁,稍后这项决定被终止,这些飞机的中段机身被使用于修复被维修承包商损毁的F3。至于其他的F2受到部队数量裁减,安曼订购的8架F3进入皇家空军服役,并没有改良至F2A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英国宇航,big5.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