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凤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凤纹(100种中国符号-31)

描绘龙与凤相对飞舞的画面,故名。

龙是中国人人所皆知的神物,在所有的动物神中,龙最受人们宠爱,最具有生命力。

据古代神话传达室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形象的“蛇身”是龙的原始雏形,中国先祖夏后氏的领袖禹的出世与黄龙相关。因此上古图腾时代,华夏社会先把龙当作神敬奉。至今,世界上仍把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角、牛头、蟒身、鱼鹰爪,口角有须,凳下有珠。它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动作雨,能降妖除魔,龙是神灵、权威和尊贵的象征,人们把龙神为神圣、吉祥、喜庆和无所畏惧之物。

历代龙凤的纹饰

宋代耀州窑为宫廷烧制的青釉盘、碗上,有刻划龙凤对舞的纹饰。

元代磁州窑有在罐腹两面开光内分别绘龙、凤纹。

明、清两代宫廷用瓷上、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龙凤纹饰尤为多见。

明万历五彩龙凤纹笔盒、清康熙斗彩龙凤纹盖罐等都是典型之作。

乾隆粉彩龙凤纹盒的盖面上饰龙凤对舞戏珠的纹样,别有情致。

错金银云纹犀尊,盛酒器,西汉,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县,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龙图腾

龙的形像出现得很早,仰韶文化中的陶器上就有接近蜥蜴、壁虎状的龙纹,传说炎黄二帝所在的部落联盟即以龙为图腾,因此龙后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也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动物形象特征的组合体,比如马首、鹿角、鸟爪、蛇身、鱼鳞等,古代文献也有种种关于龙的构成的记载,但大体以蛇状为主要特征。

从青铜器上的龙纹看,主要有以下五种形态:爬行龙纹、卷体龙纹(又称蟠龙纹),两头龙纹、双体龙纹、交体龙纹。

爬行龙纹的龙作爬行状,在青铜器上最为常见,一般张口鼓眼,扬尾奋爪,显示出矫健昂扬的生命力。卷体龙纹一般为圆圈状,龙头居中,龙身做环状盘旋。龙头出现在正面时,一般较宽大,鼓眼突出,有髯奋扬,龙鳞闪闪,让人不寒而栗。两头龙纹为一条龙体,两端各有一个龙头,有的龙头交叉,一上一下相向而视,龙身呈对角斜线,避免了单调呆板,有的双体龙纹是龙首在中,向两侧各自展开一条龙身,而交体龙纹一般是用作青铜器的地纹,成网状有规则地互相交叉。

龙是一种吉祥的神物,在神话传说中它掌管雨水,这可能与远古时代洪水泛滥有关,中国的神话中有共工治水、大禹治水,都说的是洪水泛滥。正是由于对水灾的恐惧和不解,人们认为有一个水神,便才创造了司水的龙。龙以蛇为原型,可能又与上古存在著以蛇为图腾有关,图腾是动物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的产物,许多上古神话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都是人面蛇身,如:“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

《史记》;“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总之,远古时代人类把蛇都看作是神物,并把它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祖先也变成了人面蛇身的神物,可以对风雨雷电施加影响,寄托了控制、驾驭自然的愿望。龙铸于青铜器上,就与它的这种功能有关,祭祀天地时,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其中主要项目。这些神物铸于器,器就是神器,饕餮纹的盛行也是同样的道理。随著宗教在青铜器上的撤退,青铜的外衣便换上了更加人性的图案和世俗生活的场景,而这些神性图案便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凤图腾

凤也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而演化出来的一种神物,它最早是上古东夷族团的图腾玄鸟。东夷族当时比黄帝、炎帝族的文化更先进,虽然蚩尤率东夷与炎黄作战失败,东夷被征服,东夷族的玄鸟图腾仍流传下来,并逐步融合了其他氏族文化,演变成凤的形象,它不仅有鸡、鹰、鸟的成分,还融合了兽、鱼、蛇等形象。在古史传说、部落神话、古代岩画、陶器上都有关于凤的形象的描述。

东夷部落的首领舜,传说也是凤凰所变,商人的祖先契也属于东夷部落,传说是其母捡食一枚玄鸟蛋所生,《国语·周语》也说周的兴起,是因为“凤鸣歧山”之故,所以,凤纹在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器上,都有大量的铸刻,特别是西周时期,一般纹饰趋向简化,但凤纹反趋向华美,并一改商代晚期的小鸟纹为回首、垂冠的大鸟纹,整个西周时期,凤鸟纹长盛不衰,成为当时青铜礼器纹饰的显著特征。

龙凤呈祥纹

龙为鳞虫之长,凤为百鸟之王,都是祥瑞之物。龙凤相配便呈吉祥,习称“ 龙凤呈祥纹”。

龙给人威严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敬畏;凤象征著和美,安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截然不同。凤纹在青铜器上的流行,使青铜器开始具有了一些人性的色彩,世俗的愿望开始占据著宗教巫术的地盘。

除了龙凤纹,还有一些几何纹,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包括了方格纹、网纹、云雷纹、窃曲纹、瓦纹、波曲纹、重环纹、鳞纹、瓦楞形直纹、涡纹、连珠纹等,也常常出现在一些青铜器上。

龙凤图案基础风格的演进

龙凤图案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装饰纹样,在青铜器、瓷器、帛画、玉器、刺绣等各类工艺品或者是在古建筑、民间艺术等方面影响深远。本文通过龙凤图案中对线条和图形运用风格人于,力求从中详细的阐述其发展历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特点。[1]

商周龙凤:简拙粗犷,威严庄重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画的纹饰,最初出现的都是抽象的简拙的几何纹,其中线条是组要的构成元素,由各式各样的曲线以及三角纹组成简单的图形等。而新石器时代陶器中的几何纹样,是通过对真实的动物形象观察,抓住动物主要的特征和某种理念、意向结合起来展现,从而产牛出带有某种原始巫术的图腾含义的几何纹样,但是在这个时期龙凤图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从商朝开始,龙凤图案逐渐开始定型。分别经历了夔龙期和玄鸟期。商州时期的龙凤图形造型较朴素简洁的,线条勾勒简单稚拙,一般龙的形像作环曲状,头部和尾部有时候相接,身上刻有简单鳞纹。商龙威严、庄重、拙朴而粗犷,充满了原始的韵味,商周风华美且威猛,刚丁柔两种气质并存。最具代表性的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玉龙,其中龙形图案就是极具立体感和牛动感,是这一时期龙形图案的艺术精品。随著时代变迁,周龙活泼轻逸,曲线流转,牛机勃勃。商周龙图形变化严格对应青铜器,在龙头、龙尾多变化,求突破。整体上取侧面对称排列或者均衡处理,搭配纹饰上多以雷纹为主,使得整个画面效果层次丰富,主题突出,更加具有装饰性。

秦汉龙凤:夸张动感与单纯,古拙描绘

  汉时期,政权统一,针对这一特殊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同自己的政权地位,这一时期的龙凤被赋予了政治意义,在整个大环境下,龙凤图案形态姿态简单纯朴,整体形象粗轮廓。龙凤图形整体偏向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不用特意地勾画,强调夸张,装饰性极少被应用。与此同时,南于国力处丁昌盛时期,神学的兴起使得龙凤图案与神话传说、天国故事、吉祥文字等融合在一起,所以龙风构图采用满而紧的形式,满中求序,紧中求疏。在装饰上利用平视法和散点法,使得凤图形栩栩如牛,充满著磅礴的气势。此时期的造型艺术风格为秦汉后龙凤图形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六朝隋唐:细致而饱满,典雅豪放

  六朝隋唐时期佛教兴起,随著社会、思想的变迁,必然影响到艺术表现于法,龙凤与神佛融为一体,南北朝时期,龙凤造型修长潇洒,飞速奔腾,超凡脱俗。线条描绘饱满、精致、流畅。稚拙粗犷的龙凤纹样逐渐被削弱,龙头出现了双鹿角,龙发也向后披散,这一时期的龙凤形象艺术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即使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对图案的影响进而改变也有取舍并不是全部接受,这一时期龙凤形像风格写实而多变,典雅且奢华。

宋代以后:清秀典雅与细致

  宋代时期,这一时期对发展龙凤图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过去图案设计还有所保留,但是又有许多新的发展。龙的艺术形式更具有美感,凤的体型也变得苗条纤细。宋朝以后,于工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行业分工更加的细化,手工业者得到了更好的地位提升。龙凤图案清新脱俗,秀丽高雅。期间在神佛影响下,形成莲花、忍冬藤、风轮、夏草、宝相花与龙凤图案映承。随后,龙凤图案逐渐与建筑物有关。例如,宫廷寺庙、皇宫、黄陵等,还有在官服等级也有所体现。后期,元朝的建立,其豪放的风格也影响到龙凤纹细腻秀美的风格,回归到传统,呈现豪放之美。明清时,龙凤图形多用曲线,颇有舞姿。到了明清中后期,龙图形开始抽象化,凤图案在此时期开始变得婉转柔美。从龙凤形象无论从装饰角度看,在构图、形象、用线、审美方式以及在于法上简明概要,突出神韵。构图布局上的疏密错落有致,用线粗细次序井然对比明显,鲜明的反映了大众的审美。

龙凤图案色彩的演变

  色彩是最原始的审美形式,我国古代社会对色彩的敏感度与现代社会中色彩的单纯美化相比更加的复杂,包含更多的历史、政治、文化和内涵。

  最早出土的史前陶器受制丁制作工艺的,原始龙凤图案基本为红褐色。在玉器龙凤图案秉承天然颜色和质地,却在造型上独树一帜。主要代表是商周安阳出土的“商代玉凤”就是早期凤凰的代表,凤凰依附丁玉料颜色成黄褐色,整体形象端庄大气。春秋战围时期,漆器盛行使得龙凤纹成黑,红色为主,效果较为醒目,整体沉稳而不失大气。唐代后,丝绸之路大门打开,优秀的工匠们既要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外又大胆吸引外国元素,色彩由单一化向多色发展。到了宋代,其代表龙凤色彩主要被捕绘成黑、褐两色,整体十练简洁。明清后期,以红绿色花纹点缀青花器上较为普遍,龙凤图案一般以蓝色和红色相互映衬。到了后期,龙凤图案被更多地运用在建筑物上,一般以青、绿、红三色做底色衬以金色,看起来华贵非凡。[2]

龙凤图形符号的现代艺术表现

  随著历史长河中优秀的艺术创造者在日常牛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灿烂的民间艺术瑰宝,其中龙凤图形便是其中之一。龙凤图案符号在现代艺术中也有著广泛的运用和表现。

服饰设计

  龙凤是服装织锦团花中的主要图形符号,织锦龙凤被面曾经是结婚的必备用品。2l世纪在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国家元首都身著装饰有龙凤图案纹样的新唐装在世人面前亮相。龙凤文化在服饰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龙凤图案作为中国传统元素的代表作,也成为各大时装设计大师于中炙于可热的设计元素。[3]

民间工艺

  在民间工艺中龙凤形象带有及重的乡土气息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地被应用出现在刺绣、剪纸印染、布玩泥塑、陶瓷、石刻、竹木雕刻、草藤编织上。民间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创意,用牛动夸张的形式语言,赋予它们新的牛命力以及文化底蕴。特别是春节元宵等民俗节日,庙会上演的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龙戏凤等节日,也在装点和渲染著节日的热闹气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