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头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头山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酉阳县宜居乡境内,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也是渝东南最大佛教朝觐圣地。龙头山海拔高1800余米,面积4000亩,是酉阳第二高山。东接阿蓬江,西望龚滩贵州沿河,历史上曾与佛教名山梵净山齐名。大明时期,以龙头山飞灵寺为龙头,修建云台寺(又名龙头寺、金顶寺)、鸣经寺、铁牛寺、毛栗寺、灵光庙、川主庙、野猪庙、土主洞、扬子鳄等20余座古寺奇观,闻名于川鄂湘黔等省市。解放前,朝山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长达数月。大概是因为“飞灵寺”历史的悠久和它的灵气。 [1]

每年农历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龙头山香客逾万,登高朝山拜佛,旅游观光,其中不乏来自百多里以外的贵州、湖南、湖北的香客。现有天梯、舍身桥、天生三桥、石林、高山草场和三皇洞飞灵寺、金顶龙头寺等自然人文景观。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

中文名: 龙头山

地理位置: 重庆市酉阳县境内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重庆市

湖南龙王山

龙头山有一终年不绝的山泉,被称为龙王涎液,晶莹甘冽,纯净可口。山泉汇集成溪,自幽深山谷流向山口,宛如银钩,斗折曲行,跌宕而下。小溪上曾经有座小桥,桥头有个天然石洞,口小中空如瓮,泉水滴入洞内,叮咚悦耳,常年不断,当地人称之为滴水洞或吊水洞,这就是滴水洞之名的最初来源。整个山谷亦因此成名,被称为滴水冲。滴水冲似乎不如滴水洞顺口,久而久之,村民便将此山冲称之为滴水洞。

登上龙头山,只见山脊一片怪石嶙峋,形似龙鳞,嬉藤逐木,神妙多姿,如同天然石画。立于龙头上远眺:西南,碧镜千面,良田万顷;东面,木梓、祝融两山相夹;东北,韶山冲建筑群鳞次栉比;南面,韶峰如柱,直耸云霄。近处翠绿丛中,陡然兀立一尊高达20米的青色巨石,旁无所倚,大小两块毗连,形如母亲搂抱孩子在依偎亲昵,当地称为“观音石”,又名“观音抱子”。此石顶部平坦,可坐三五人,因在龙头下,故也有称登龙台的。

在龙头山麓龙涎汩出的山坡,桃树婆娑。早春二月,满树繁花,或白色,或粉红,如织锦,似彩霞,美不胜数。烈日炎夏,樱桃挂满枝头,白里透红,芳香扑鼻,诱人垂涎。

广西省龙头山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境内,是大明山脉主峰,海拔1760米。也称龙头山。

龙头山耸立天边,傲然不群。关于龙头山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古代壮族一位贫穷老人,无儿无女,一年寒冷的冬天,他在野外捡到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花蛇,拿回家饲养,小花蛇渐渐长成一条小龙,取名为“独龙”(壮语的意思为一条公龙)。老人视“独龙”为亲独生子,对它照料有加。老人过世后,“独龙”独自垒石,堆成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把老人安葬在山顶。那座山就是如今的龙头山。每年清明节到农历三月三期间,龙头山顶浓云密雾久聚不散,即使周围晴空万里也依然如此,人们都说这是“独龙”回来给老人扫墓了。三月初三过后,浓雾不吹自散,那是“独龙”又返回海里去了。明代武鸣县进士李壁为此曾写诗赞道:“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南峙亦为天子锷,东来宜匹丈人峰;要知此地生豪杰,尽是英灵气所钟。”。

黑龙江龙头山

海林市龙头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旧街乡龙头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据新编《海林县志》载,“这一带丘陵有一小脉西出至海浪河东南岸,称龙头山。”龙头山是一座突立的孤山,九峰环峙,海拔305米,是山山相连的罕见景观,也是宁古塔旧城的象征。山体西侧陡立,为清初流人方拱乾命名的“放雉崖”。

牡丹江龙头山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与海浪河汇流处,属张广才岭余脉,高出水面20多米,背依老黑山(海拔528.8米)。龙头山顶为一平台,有龙头山古城遗址,为渤海国时期重要军事要塞,辽、金时继续沿用。城呈三角形,周长1800米,南北两侧无城墙,各以江河断崖为屏障;西侧筑有弧形土墙,长625米,高1.5米;城址东北角筑有套城,城墙为土石结构,长60米,高1.5米。两道城墙外均有护城河。龙头山对面牡丹江东岸有海浪古城;海浪河北岸有凤凰山古城,三城构成鼎足之势。龙头山古城遗址,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龙头山

位于贵州省普定县猫洞乡柯拖村和大关口处,此地周围峰恋雄伟,连绵不绝,山峰直插云间,长达2000多米,山顶到地面海拔1000多米。中间是村庄。这里的人们常年住于此地,并命名为龙头山。至因这座山峰像是一条巨龙,把村民的家园都包围了起来,似乎在保护着他们,像是他们的守护神一样。

听老人们说,这里以前是红军的跟基地,山上还有遗留下来的围墙和瓷器,当年红军和敌人在这里打过仗。这里是围墙搞13米,架枪口,守望塔等等。登上龙头山山顶,可以看到与之相邻的很多村庄,放眼望去,风景明媚,那一座座重岩叠嶂的山脉,姿态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还有座公鸡山,相传古时候天飞来神物,就是龙和公鸡(人们说公鸡山好听,就以此命名了,原来是叫‘金鸡’。)

福建龙头山

龙头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境内。龙头山脉绵延10多公里,最高峰龙头山(亦称鸾峰山)位于松溪县北部,毗连浦城、浙江龙泉、庆元,海拔1349米,为松溪县最高山峰,方圆约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5℅,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植物资源

山上有170多种珍稀植物,有楠木、红豆杉、香樟村,可食用的植物的蕨菜、薇菜、黄花菜等有几十种;可食用菌类也丰富,猴头、黑木茸、棒蘑、榆黄蘑等;最为珍贵的是:有几处已有800多年前的野生茶树,生长出来茶叶芳香四溢,四味绵簪,口感极佳。每到清明节,山顶上几千亩的杜鹃花竟相开放,如炎如霞,绵延数里,无比壮观;

动物资源

有100多种飞禽走兽,兽类有猕猴、穿山甲、野猪、狍子、山鹿等;禽类有野相思鸟、山鸡、松鸭、白头翁、白鹭、花尾鸡等,其中娃娃鱼最为珍贵。

革命老区

周边的村庄曾是中共闽浙边委驻地,革命先辈游击队长陈贵芳曾在此山开展斗争,除了红军、游击队在此山驻足外,嵩峰亭里还留下了抗日红军书写的标语,溪东乡所辖建制村基本都是老区村,无数的革命先烈在此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人文景观

浙闽两省界碑屹立此间;明朝万历进士,御史巡抚魏睿(松溪人)曾题诗《登鸾峰绝顶》,早已闻名遐迩。山顶有鸾峰仙阁一座,始建于南宋景炎年间;山腰有白云禅寺(古称鸾峰庵),均有700多年历史。“弥勒菩萨”笑坐山门,神龛里的“华佗”,“张仲景”、“如来”、“十八罗汉”栩栩如生,疾针、铸炉、碚炉置放庙门,每逢香日,有近万名香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此寺烧香祈福,香炎鼎盛。

视频

《走进龙头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