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津镇,地处清流城区,东接清流县嵩口镇,西邻宁化县,北连嵩溪镇,南与田源乡毗邻,省道204线、307线贯穿境内,永宁高速公路清流互通口设在供坊村,距镇政府4公里;浦梅铁路和兴泉铁路贯穿镇内,站点拟设在供坊村。2017年,龙津镇行政区域面积22100公顷,常住人口38712人。镇政府驻地设在长兴南街17幢,距三明市区120公里,距连城机场72公里,是清流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辖4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112个村民小组。[1]

中文名: 龙津镇

外文名: Longji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面 积: 22100 公顷

政府驻地: 长兴南街17号

电话区号: 0598

邮政区码: 3653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38712人(2017年)

著名景点: 莲花山

车牌代码: 闽G

历史沿革

以流经城区的龙津河取名。后晋时为宁化麻仓里清流驿。宋属折桂乡,清道光间称坊郭里。民国34年为城厢镇,设8保。1950年2月仍为城厢镇。1953年镇撤销,为第一区驻地。1958年改称城关公社,同年改称火箭公社。1961年复称城关公社。1981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城关公社的2个居委会和渔沧大队划出设龙津镇,同时城关公社更名为东华公社。1984年,东华公社改为东华乡。1990年,龙津镇辖2个(可能是4个,待查)居委会和城南、城东、蔬菜3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东华乡辖南岐、横溪、严坊、大路口、桥下、俞坊、供坊、下窠、拔里、暖水、基头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县城长兴南街17号。2006年,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

【邮编】365300【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423100:~001 121渔沧社区 ~002 121长兴社区 ~003 121凤翔社区 ~004 121翠园社区 ~201 122城东村 ~202 121城南村 ~203 122蔬菜村 ~204 122大路口村 ~205 220横溪村 ~206 220严坊村 ~207 220南岐村 ~208 122桥下村 ~209 220供坊村 ~210 220俞坊村 ~211 220下窠村 ~212 220拔里村 ~213 220基头村 ~214 220暖水村

2006年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

自然地理

龙津镇地处闽西北,位于清流县城区,由原清流县城关公社划分为现镇建制,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过境公路有省道洋万线,龙津河穿镇流过,辖城东、城南、蔬菜三个行政村和渔沧、长兴、凤翔、翠园四个居委会。清流县辖镇,县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境西北端,西邻宁化县。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长兴南街17号。主要山峰有笔山,海拔961.1米;东华山579米。G72泉南高速和204、307省道公路过境。境内有“龙津望月”、“西桥横笛”、“北渡孤舟”、“灞涌金莲”等四景,名胜古迹有裴尚书门楼、金莲寺、西山公园、古城墙遗址等。辖区内有耕地15017亩、山地25.1万亩、林地21.4万亩、毛竹5万亩、水果0.8万亩;木材蓄积量达83.7万方米,水资源丰富,水路达15公里;地下矿藏丰富,石灰石储量达12亿吨,石英石储量达2.1亿吨,钾长石储量达46万吨,辉绿岩储量达100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350423100:~001渔沧居委会 ~002长兴居委会 ~003凤翔居委会 ~004翠园居委会 ~201城东村~202城南村 ~203蔬菜村 ~204大路口村 ~205横溪村 ~206严坊村 ~207南岐村 ~208桥下村 ~209供坊村 ~210俞坊村~211下窠村 ~212拔里村 ~213基头村 ~214暖水村

经济发展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00万元,企业总产值9365万元。2004年,龙津镇以做大做强中心城镇为工作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出发点,以龙翔工业园区为招商引资为立足点,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彩印厂项目、服装加工厂项目、菜籽油加工项目、竹木制品玩具厂项目、桃园新村开发建设项目。农业主要以种植毛竹、水果、蔬菜、花卉、苗木为主,养殖以生猪、肉牛、淡水鱼、家禽饲养为主,加工业以豆腐皮为主。全镇年产蔬菜3200吨,豆腐皮产量100万斤,食用菌生产100万袋;水果以蜜雪梨为主,产量100万斤;生猪饲养1万头,肉牛3000头,黄羊1000头,家禽10万只,淡水鱼20万斤。2017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亿元,比增3.6%;规模工业产值39.52亿元,比增17.1%;固定资产投资20.63亿元,比增22.3%;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3元,比增9%;财政总收入1739.91万元,比增26.5%。

视频

县领导在龙津镇现场办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