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2014年悉尼人质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14年悉尼人质事件,是指2014年1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45分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一家巧克力品牌瑞士莲(Lindt)所属的咖啡馆发生的人质劫持事件,约有数十人被劫持。发生人质劫持的咖啡屋位于马丁广场,是悉尼市最为繁忙的中央商业区。

简介

2014年悉尼人质事件,是指2014年1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45分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马丁广场一家巧克力品牌瑞士莲(Lindt)所属的咖啡馆发生的人质劫持事件,约有数十人被劫持。发生人质劫持的咖啡屋位于马丁广场,是悉尼市最为繁忙的中央商业区。广场附近有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以及多家商业银行,同时靠近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议会。电视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咖啡屋的窗户中伸出了写有白色阿拉伯文的黑色旗帜,上书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据此事件开始时曾有猜测此事是"伊斯兰国"所为。之后警方公布了劫持者的姓名,劫持者Man Haron Monis是一名伊朗裔难民,自封"神职人员",有着一系列暴力犯罪前科。

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当地警察和联邦警察已经赶到现场处理人质绑架事件,并称咖啡馆绑架事件"令人十分不安"。在之后的电视讲话中阿博特称,"目前我们还不清楚绑匪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澳洲警方已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

经过

澳洲东部时间上午9点44分,事件发生在马丁广场53号的瑞士莲巧克力咖啡厅。遭劫人质高举印有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的"伊扎布特"组织黑旗(最初在新闻报道中被误认为是伊斯兰国的标志)。据报一名人质被枪手用作人体盾牌,枪手留有胡子,穿着白衬衫,头戴黑色头巾,手持一把猎枪。咖啡厅的自动门在围攻前被关闭。

据悉尼2GB电台播音员雷·哈德利(Ray Hadley)的讲述,枪手要求跟总理对话;而澳大利亚电视10台与人质通话时,人质转达劫匪提出的两个要求:向咖啡厅送一面"伊斯兰国"的旗帜,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直接通话。。此外,有进一步的指控报告,表明枪手在悉尼周边有四台"装置"。然而,新南威尔士州警务督察长安德鲁·斯奇皮奥内(Andrew Scipione)表示在调查中并未发现所谓的"装置"。两名女性人质已与媒体接触,传达枪手的要求,但新南威尔士警方依照人质要求,不会将其发布。

下午3点37分许,现场传出声响,两名人质在大楼正门入口处出现,紧接着第三名人质从大楼一侧的消防通道逃出。媒体表示,人质身份未被公布,除了逃脱的,但细节尚未公布。警方证实三名人质全数逃脱。下午4点58分许,两名女人质从大楼的另一个入口跑出,亦逃脱,并与战术行动小组警员接触。

人质数目

人质的确切数量目前尚未清楚。初步估计有13人。然而,其他来源的初步估算高达50人,而新南威尔士州警察署副署长凯瑟琳·伯恩斯(Catherine Burn)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警方的人质估计数目低于30人。根据逃脱人质的报告,主管部门表示,餐馆里的人质不超过10人。美联社报道一名男性人质逃脱后被送往医院,情况乐观,但未公布进一步的细节。

强攻

澳大利亚东部时间12月16日凌晨2:00左右,在现场发生巨响以及叫喊声,同时部分人质跑出咖啡馆,之后在2:10左右在场的武装警察突击咖啡馆,与劫持者发生交火。最终新南威尔士警方确认事件中死亡三人,包括劫持者和两名人质,其他四人受伤送医,包括一名面部被击伤的警员。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警方称在强攻之前一直没有认为人质有伤亡危险,但由于"发生某些变化"(未解释细节),导致警方专家判断必须立即攻入咖啡馆营救人质。

反响

紧急疏散

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西太平洋银行及澳新银行宣布,位于悉尼市中心商业区的分行关闭。另外,因早前在悉尼歌剧院发现一个可疑包裹,悉尼歌剧院也启动了疏散措施,警方同时疏散了澳洲储备银行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议会等地的群众,同时呼吁马丁广场一带的民众留守室内,并且远离窗户。以悉尼市中心为圆心半径1公里内的学校被封锁,民众不能自行出入。

交通安排

事发后,附近的火车与公共汽车已经停驶,道路被封锁,数百人被拦在警戒线之外。澳洲航空也将原定降落于悉尼的航班改为备降于其它地点,但途经悉尼上空的其它航班未受影响。

国际反应

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印度等国政府纷纷表态,向澳方表示慰问。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通过简报获知了这一消息。

其它

因悉尼的人质挟持事件,澳大利亚财长霍基宣布推迟发布年中经济和财政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