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2019年文化观察选粹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2019年文化观察选粹》,编者金浪,责编王朝军,定价48.00,ISBN号9787537860932,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1],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2]的重要工具。

目录

内容简介

在由六个专题所提供的对于文化热点事件的观察中,新的国家想象与社会伦理困境之间的反差可以说是2019年文化领域的显著特点。作为中国崛起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中已然出现了突破西方叙事话语以及重新定义个人与国家之关系的探索努力,不过,在关于写作的社会责任、家庭伦理想象、以自我为核心的历史与现实认知等方面,文化领域又不断暴露出处于急遽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在遭遇的难题与危机。

目录

“咪蒙系”的倒塌:流量时代的写作伦理

《寒门状元之死》:为了1 0万+,你们要“杀死”多少“高中同学”?

咪蒙系的坏不在造假,而在于把年轻人赶上孤岛

咪蒙为什么能够野蛮生长?

“毒鸡汤”:一种时代的话语符号修辞

用真实打动世界

——非虚构写作的“力量”与“内核”

安心做“好卢瑟”

“毒鸡汤”:速朽媒体中的时代景观

——以“咪蒙”为例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开启

《流浪地球》:中国电影“科幻元年”是如何开启的?

《流浪地球》虽好,但“降维打击”了原著的价值观

电影《流浪地球》,真的“阉割”了大刘原著吗?

在刘慈欣的科幻里,有他对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

《流浪地球》:“先天特色”和“后天不足”的社会想象力标本

《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电影的全球叙事

《都挺好》:事关中产焦虑的家庭想象

《都挺好》难道不就是一部狗血爽剧吗?

从刘慧芳到苏大强,国产剧父母形象流变

《都挺好》:如何对“大团圆”结局说不?

《都挺好》:从婆媳关系到原生家庭,国产伦理剧的矛盾变迁

《都挺好》完结,到底哪里“都挺好”?

《都挺好》,结局并不好

原生家庭与女性伦理困境

——电视剧《都挺好》的叙事背景与倾向

看《长安十二时辰》时,我们在看什么?

有人看了有人看蒙了,是什么引发了《长安十二时辰》的

“审美隔离”?

《长安十二时辰》:视听中焕发的传统文化之美

机器系:《长安十二时辰》的技术谱系

十二时辰:终点暖昧引发的混乱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道具”是如何“穿越”的?

《长安十二时辰》背后的中产情绪投射:一场遥远的盛唐想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抗争幻象中的自我救赎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少年英雄

《哪吒》的精神分裂是我们时代的症候

“丑哪吒”的形象、类型与价值观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影逻辑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的颠倒与中国故事的转向

“哪吒”:从无我的抗争到有我的抗争

《我和我的祖国》:重新定义“主旋律”

《我和我的祖国》,好与不好

《我和我的祖国》:“命题作文”的技术评定

——有惊喜,无意外,比的就是行活儿

《我和我的祖国》:重新定义“我”和祖国的关系

——“我”与祖国的深情私语

“献礼方法论”

《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让王菲来唱?

《我和我的祖国》:个体视角下的国家主义与集体主义叙事

参考文献

  1. 人类的思想家有哪些——世界十大思想家排名,传统文化杂谈,2019-11-15
  2. 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道客巴巴,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