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90式战车 (日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90式战车 (日本)
图片来自mdc.idv.tw

90式战车(きゅうまるしきせんしゃ)是日本政府为了取代61式战车[1] 及部分74式战车而开发的陆上自卫队第三代战车

90式坦克在日本防卫省中的英文名为“Type-90 tank”。

火炮系统

90式战车装置德国莱茵公司120毫米滑膛炮,此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授权生产,日本制钢所制造的标准型滑膛炮。滑膛炮没有膛线,弹头阻力小不旋转,使用穿甲弹时需靠弹翼获得空气动力稳定,利于用细长弹头增强穿甲力;滑膛炮身压力也比线膛炮小可采薄壁型,从而实现火炮整体轻量化。90式充分利用滑膛炮提供的这些优点减低车重以便于行驶日本的桥梁和雪地。90式战车120毫米炮为44倍口径外装热护套,配有排烟器,左前侧式炮口基准仪。

火控系统

90式战车火控系统曾领先全球几年。系统包括雷射测距仪、火控电脑、热成像仪、车长和炮长观测装置;瞄准器可以在行车中稳定,增强观察和捕捉力,不但实现先进战车必备的行进间射击,还能提高定点射击精度。1996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演习中,90式对2KM外的M60坦克靶作行进射击时,“命中率几近100%”给在场的美国军人留下深刻印象。

弹药系统

弹药采用日本自制的自动装弹机,但是有意见认为尽管使用装弹机节省了空间和操作人力,但在维护坦克时则会因此欠缺人手。同时,装弹机的18发炮弹打完后,如果不至车外进行补弹,就只能由射手或车长,利用存放在车体内的炮弹手动装弹,如此则无异于与传统的装填方式。

可用炮弹有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穿甲性能与美军贫铀弹相当,在2公里射程上能穿透700毫米厚纯钢板。

装甲防护

90式采用世界主流的复合反应装甲,但炮塔正面依然采用类似豹2的垂直部署的装甲(韩国K2也是如此)而不是欧美主流的倾斜角度得到厚度加权数,其原因有二;日本认为减少炮塔宽度减低中弹机率重要性高于倾斜装甲提供的额外厚度加权数,而窄型的炮塔就很难再装备倾斜式造型。二是因为倾斜式要覆盖同样正面面积时要更多面积,会增加车重,90式非常严格控管车重甚至有许多地方被认为装甲不够,但这是为了考量自卫队因为规模小要防卫较大领土时需要机动性,和日本国内多山环境下桥梁承载限制考量下的结果。此外,对于现代APFSDS来说,普通的倾角表面已经没有作用。

动力系统

引擎和传动装置是一体化的动力包件,传动装置有带闭锁离合器的三菱变矩式行星齿轮自动变速箱,通过电液控制实现灵活的变速。

引擎采三菱重工自制两冲程水冷V型涡轮增压柴油引擎,输出功率811千瓦。三菱10ZG32WTmb柴油机,为二冲程、水冷,布局为90度V型10缸,全长1430㎜ ,全宽1190㎜,全高1010㎜,重量2565kg,排量为21470cc,最高出力1500马力/2400rpm

由于74式的操作经验良好,液压悬吊装置来控制车姿也继承到90式的设计中(74式的液压悬吊系统可调整前后左右高度,而90式仅有前后)。能进行纵向车姿变换,在日本到处是林山野峦、斜坡弯道的地形下,这有利于弥补射击时的俯仰角(陵线射击)。以小间隔配置负重轮,用扭杆降低振幅,对于在丘陵地行驶极有利。燃油箱为1100公升,最高速度7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340公里。引擎备有潜水装置具有涉两公尺深水能力。

为了应对苏联压力,90式都部属在位于北海道的第7师团。

参考文献

  1. 61式战车,forum.gam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