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Epp材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Epp材料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EPP是发泡聚丙烯的缩写(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种新型泡沫塑料的简称。EPP是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是一种性能卓越的高结晶型聚合物/气体复合材料,以其独特而优越的性能成为增长最快的环保新型抗压缓冲隔热材料。EPP还是一种环保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可以自然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基本内容

中文名:发泡聚丙烯材料

性质:新型泡沫塑料

外文名:Expanded polypropylene

耐热温度:-40~130℃

性能及用途

EPP比重轻、弹性好、抗震抗压、变形恢复率高、吸收性能好、耐油、耐酸、耐碱、耐各种化学溶剂、不吸水、绝缘、耐热(-40~130℃),无毒无味,可100%循环使用且性能几乎毫不降低,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泡沫塑料。用EPP珠粒在成型机的模具中可模塑成各种不同形状的EPP制品。

EPP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保险杠芯材、防撞块、顶棚等内衬件,车门填充、头枕、遮阳板等,可节省油耗又提高了乘客的安全系数。

EPP在包装行业已广泛应用,如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尤其在出口产品的包装上,应环保的要求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包装物。由于其无毒又耐温性高,在食品包装和微波加热上也被广泛应用。

市场需求

EPP问世十几年来飞快发展,世界市场1999年时为70,000吨,2008年为200,000吨多。我国2008年用量为25,000吨,但由于其生产技术难度高,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大公司能够生产。我国的EPP市场完全被日本JSP和Kaneka公司所垄断,他们苏州和无锡建有工厂,每吨售价(不含税)在4,0000~6,0000元,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生产方法

(一)釜内浸渍法

把PP小珠粒放入釜内在一定温压下用丁烷浸泡,然后突然降温降压使其膨胀发泡,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实际相当复杂,只有日本公司掌握,据说投资很大且不转让技术。日本JSP和Kaneka公司在无锡苏州建有工厂,保密十分严格。釜内浸渍法所用的PP小珠粒一般都是用拉条冷却法生产,产量低又麻烦。

(二)挤出法(德国)

把高熔体强度PP及成合剂等投入挤出机内,熔化后加入发泡剂(如丁烷),使其充分分散均匀,再经过冷却从模孔挤出,由于突然降压而发泡,及时切断成小珠粒,加之急冷而定形。三年前成都浦江市进口德国Berstirof公司一条产量80Kg/小时的珠粒生产线花费1000万元,至今试车尚未成功。

生产原理

一般EPP珠粒先要在载压罐内载压(即使珠粒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然后用压缩空气经喷枪注入到EPP成型机的模具内,通入蒸汽使EPP珠粒进一步膨胀并表面熔接到一起而成型。冷却后模具再经过一定温度下稳定化处理,即得到EPP产品。

EPP的原料

所用的不是一般的聚丙烯(PP),而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

一般PP的分子是素状的(既无枝叉)必须经过一定的后处理,使其分子变成枝叉状的俗称PP接枝(一般的接枝会发生降解,达不到使其具有高粘性高熔体强度的目的)。已知有北欧化工、巴赛尔可生产HMSPP。[1]

参考文献

  1. EPP材料简介 课件爱问文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