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Jxwx/sandbox

於 2020年3月30日 (一) 15:10 由 Cov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生平簡介
老舍頭像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父親因抵禦八國聯軍而殉國,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他長大。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2018年2月8日-14日,國家大劇院製作老舍話劇《西望長安》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目錄

生平簡介

老舍家貧,幼年因滿族貴族的資助,才得入私塾讀書,後考入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完成了五年學業。1918年至1922年間,畢業後的老舍先後任國民小學校長、京師教育局北郊勸學員和天津南開中學教員。

1924年秋,老舍應聘到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講師。這裡為寫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他有了創作的衝動。在倫敦四年多的時間裡,《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三部長篇小說先後問世。這些作品以活潑文風和嬉笑怒駡的人生態度,為文壇刮來了一股清新的風。

1929-1937年,老舍回國,先任教於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大學,後專職寫作,期間共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成為了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奠基人之一[1]

七七事變後,老舍投入到抗戰的洪流中。他在這段時期創作了七個話劇劇本、兩部長篇小說、兩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長詩,向抗戰獻禮。

1946年3月,老舍赴美講學,後因國內內戰爆發而滯留,不得已在美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和《鼓書藝人》。

1949年,祖國變色,老舍作了一個極為錯誤的決定,響應周恩來的召喚──回國。老舍喜悅地回歸祖國的懷抱。出身貧寒的他深知民眾的需要,開始了自己的劇作創作時期。十六年下來,他一口氣寫了26部戲劇,成為新中國主要的劇作家,很受觀眾愛戴。但厄運卻悄悄走來[2]

文革初期,老舍被當成是資產階級知識份子的代表,遭到批判、蹂躪。

1966年8月,不堪受辱的老舍投湖自盡[3]

作品與影響

老舍一生都在探索各種文藝形式,曾寫過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等,堪稱是位文學多面手。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名氣最大的一部,心理描寫細膩,文字淺白,是白話文中的上佳作品,為老舍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貓城記》的對國民劣根性進行了大膽揭露,被翻譯成多種外文,知名度僅次於《駱駝祥子》,被譽為世界三大諷剌名著之一;《四世同堂》是最長篇的百萬巨著,由七七事變寫到抗戰勝利,恰似一部抗戰的人生百科全書。老舍是位擅寫悲劇的能手,在他的眾多悲劇中,《月牙兒》中的母女和《我這一輩子》中的巡警堪稱男女悲劇主角之最,極具震撼力。

話劇《龍鬚溝》上映時在全國引起熱潮,風靡一時,北京市政府因此給他頒發了「人民藝術家」的獎狀。話劇《茶館》被譽為是「東方舞台上的一朵奇葩」。透過這些經典,我們可以看到老舍一生的追求和獨特風格,貫注其中的元素有:充滿諷刺性的幽默、對人性醜陋的批判、畢生都在懷念北京的情感,以及活潑和京味的口語化表達。

老舍也是一位非常能幹的文學活動家。他生前擔任過的職務和擁有的社會頭銜共有124個之多。他的主要貢獻是使文藝界團結起來,和文學普及工作上的卓越成績。

1978年,老舍平反,社會上漸漸掀起了老舍熱潮。他的各種著作不斷出版,每年都有新品種面世。他的話劇又陸續被搬上舞台,得到比他在世時更高的評價。根據他的作品改編而成的電視電影已有14部,老舍成為了最多作品被改編成影視的作家。與此同時,他的作品更廣泛地被翻譯成外文,在國外廣受歡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