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Panta.Q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Panta.Q本名郭曲
国籍 中国
知名于 音乐人、电子音乐制作人、DJ
知名作品对不起
什么鬼
战马

Panta.Q,本名郭曲中国音乐人 、电子音乐制作人 、DJ 。毕业于武汉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代表作品:《对不起》 、《什么鬼》 、《战马》 、《熊猫人永不为奴》 、《依然》 、《从没》 、《Jungle Rules》 、《不冷不热》 、《空袭》 、《冷暖》 。2018年,以制作人身份参加《即刻电音》 。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郭曲

外文名称 Panta.Q

民族 汉族

职业 音乐人、电子音乐制作人、DJ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 《对不起》、《什么鬼》、《战马》、《熊猫人永不为奴》、《依然》

视频

电子音乐原创领军Panta.Q,携新作《熊猫人》让张艺兴发呆足有三秒钟

人物经历

2017年9月,电影《王牌特工2》的推广曲《冷暖》(原名:不冷不热),词、曲、制作均由音乐人Panta.Q完成 。

2017年11月,Panta.Q和Julia Wu合作表演了《依然+Crazy》电音曲目。

视频

Panta.Q随音乐舞动,蹦蹦跳跳非常嗨,这首歌很好听,可以给十分!

获奖荣誉

2016年,制作的单曲《什么鬼》是首个被录入伯克利音乐学院年度专辑的中文歌

2018年1月,作品《依然》获评"网易云音乐十大热门单曲"之一

2018年1月,登上新浪"微博之夜"盛典表演电子音乐秀

2018年8月,登上"2018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Panta.Q的 “尖端科学实验”  

在《即刻电音》的盲选阶段,选手们需自行挑选关键词应战。听到主理人给出的关键词“原创领军”之时,电音圈内备受瞩目的熊猫人Panta.Q第一个站了出来。

Panta.Q的 “尖端科学实验”

“我做音乐时间很长,但作品很少。”

视频

Panta.Q remix电音版朴树《平凡之路》(2018丛林电子音乐节)

对Panta.Q来说,制作电子音乐仍像是“尖端科学实验”,需要“看运气”。“这其实跟灵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喜欢不断地去打磨一个很细小的东西,直到我觉得很满意为止。因为做音乐本身确实是一件很困难、很挣扎的事情,所以自己出歌比较少、比较慢。” 10月16日,Panta.Q邀请好友周深一起合作的全新单曲《对不起》在网易云音乐上线,19分钟评论999+,并取代前一年十大金曲《依然》的热门位置。

在一次次 “尖端科学实验”的创作背后,是一个执行力超强、想到什么就一定要想办法实现的“狠角色”。在Panta.Q经纪人眼中他是“严格的领袖”,团队中负责视觉的老白则形容他是“行事极端锋利的人”。

新作品《对不起》的封面是一幅油画,亲近又芒远的天与地,不同层次的蓝与黑,极光般的星河中散落着几颗星星,空间探索感密切交错,画面正中央是“对不起”几个字的汉字拼音。对封面的最初构想,来自于Panta.Q的原始灵感,“我要找一个画家,作一幅图。”他很快将灵感触发的“表现行动”转变成了一种“极端锋利”的执行能力。仅用两周,这幅作为新歌封面的实体油画便已成型。

《对不起》的创作周期是半年,在半年时间里做了无数次改动,而最初的灵感来自他在一个失眠的夜里即兴弹出的吉他旋律。“弹着弹着,我觉得不错,第二天又拿出来听,稍微改了一下就得到了现在《对不起》里面的那段吉他旋律,很多人很喜欢。”

尽管作品打磨周期长,创作灵感则时常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特写。他在代表作《熊猫人永不为奴》的作品链接下评论道:“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听到的这个口号:熊猫人永不为奴。单纯觉得很有趣,写段音乐回馈大家。”

“我想把音乐做到我喜欢的样子,然后去当厨师”,在《即刻电音》的舞台上,Panta.Q一本正经地说道。细细想来,音乐制作人与厨师皆是通过对原材料的挑选、设计、整合、制作,用最终成品来满足人的感官需求,并提供营养。他曾用理性的思维,贯通感性的音乐,那么对于成为与音乐人本质相通的厨师一角,又有何难?

在Panta.Q身上,有一种热诚,也许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他的狂热Raver身份,“在音乐现场,我就是玩的最嗨的那批人。”而这种感染力通过创作辐射开来,他对生活偶尔的戏谑自嘲却不会影响对待作品的严肃态度。

既然有尝试,便会有失败。“我想做的事情,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把它完成。如果我花了很大的代价,它仍然让我不满意,那这个代价不能成为我丢弃它的理由。”

视频

panta.Q郭曲因病退赛,张艺兴竟泪洒现场,粉丝要心疼了!

从武汉大学到伯克利音乐学院

“其实最初我没有想过要做电子音乐,我也没有想成为一个DJ、电子音乐人,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学生时代,成绩优异的Panta.Q却也是每个班级都会有的淘小子,聪明机敏也让老师们头痛,“在音乐节现场,我就是玩得最欢的那批人。”

武汉大学时期,Panta.Q曾组建过一支新金属乐队。大三那年,Panta.Q决定报考伯克利音乐学院,当年中国学生考伯克利的通过率并不高。半路出家的他内心十分焦虑,觉得自己“吉他技术还不够好”。对于这次跨界,他准备了足足两年。

武大毕业那一年没考上,于是Panta.Q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打开伯克利大门的“钥匙”。“我找到了所有能帮助我的人,去美国参加伯克利夏令营,问他们怎么考上的,包括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以及学长,然后第二年我就顺利地考上了,因为真的准备得很充分。”

电音传奇人物Skrillex的作品令Panta.Q感到惊喜,并从此迷上Dubstep。于是他开始研究电子音色,一度令同学误以为“隔壁在装修”。后来,他在一些音乐平台网站上传自己的作品,慢慢开始被一些人关注,甚至催更。直到2015年,朋友举办的丛林电音节邀请他“一起试一试”。谈到这次电音节初体验,Panta.Q羞涩一笑,“2015年,丛林电音节办的不太好,表演得也很青涩,没有留下太多影像资料。”

2016年,事情开始起了变化。丛林电音节日趋成熟,Panta.Q的电音现场也与“检验栏杆”一战成名。迄今为止,丛林电音节已然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国产音乐节品牌之一。

电音综艺“冒险的意义”

视频

Panta.Q告别舞台,一首原创歌曲《对不起》,张艺兴听到流眼泪

2017年,一档嘻哈综艺掀起了音乐圈层文化风暴,电音综艺也在今年接踵而至。作为国内电音圈的代表人物,粉丝们对Panta.Q参加节目的消息早已心照不宣。今年十一月,《即刻电音》导师阵容曝光,而节目的主理人阵容是格外“主流“的张艺兴、大张伟、尚雯婕,特邀主理人ALAN WALKER。

圈层的复杂性,导致节目成为了不少Raver们心目中又一次“被消费的电音文化”,有人开始质疑节目的专业性。在每一种圈层文化的热爱者们眼中,小众文化与主流市场的结合,首先就是带着消费标签的冰冷商业碰撞。

11月6日,Panta Q在公众号发文:《Panta.Q:就即刻电音,我想跟Raver们聊几句》。文中他直言不讳:“显然我们不能决定谁来做导师谁来当嘉宾,也没法阻止综艺剧情的发生,但我能做的是——用优质的作品和表演,在这道大众对于电音的多选题中,强势提供一个我认为的正确答案” 。

纵观中国电子音乐市场,近几年来随着Ultra、EDC等国际电音节品牌的入驻,包括主流平台电音类节目的立项,电音土壤不可避免的开始在中国迈向了商业化进程。有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大中型电子音乐节数量为86场,增长率达168.8%,而2018年的数量或将超过150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年度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为1.97亿,按照增长率45.2%来看,2018年将达到3.58亿,2019年将突破4亿。据艾媒咨询数据,2016年电子音乐节数量为32场,2018年国内电音节数量将超过150场。

这样的背景下,《即刻电音》的出现几乎成为必然。

在Panta.Q看来,《即刻电音》“想要完全保证一种自然的真人秀的感觉”。与此前效果不甚理想的《盖世音雄》相比,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即刻电音》,Panta.Q坦言自己特别喜欢做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挺刺激的,做好了皆大欢喜,如果做不好,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第二次这样大的事情发生。“

“因为像我们这种小众文化,现在有平台,有人拿出这么多时间、资本和其他资源来让我们来做这件事情,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机会。“

在谈到毕业之后为何选择回国发展时,Panta.Q不假思索,因为想做中文音乐,想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好每一首歌。“这种语言文化存在于我们的血液里,对我自己而言,流行音乐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是基于语言文化的,做中文音乐必定要回国。”

在《即刻电音》首期节目的舞台上,Panta.Q在下台前为自己争取了些时间,““我们很多人都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好音乐带到国外,但我不一样,我想把好音乐带回国内,我想留在我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好每一首歌。”[2]

视频

Panta.Q厉害了!弹奏成名曲《依然》,竟把电音节开成了演唱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