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雨後拍攝紀實(褚廣崇)

雨後拍攝紀實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雨後拍攝紀實》中國當代作家褚廣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雨後拍攝紀實

7月4日凌晨,北京迎來了一場降雨。

氣溫下降了七八度,高溫乾燥緩解了,體感舒爽了。可是,這雨不停,原定今天的拍攝就會受影響啊。

雨一直在下。早晨還沒上班,文化館的王美懿老師就發來信息:「今天有雨影響拍攝效果,下午如果能停咱們拍攝繼續,雨不停則需要改期。」

望着天上連綿不絕的墨色雲團,看着操場上連續不斷的水圈漣漪,內心焦急。龍王,您這雨什麼時候能停?

近十多天以來,來自天通苑學區「青槐拾光」文學社的王弈婷、劉若熙,來自天通苑學校的穆嘉新、張玉瀟,克服了期末備考的壓力,為「大運河文化帶」的短視頻拍攝做着準備,熟悉稿件內容,背誦講解材料,練習講述技能,輔導老師和家長督促着,也用手機錄了講解視頻看效果,叮囑孩子們講述時,咬字要清楚,放慢語速,別緊張,表情要自信從容……

上午十點多,雨漸漸小了,王老師發來信息:「咱們正常拍攝,我們12:30到達農機試驗站門口。」

趕緊馬不停蹄通知了輔導老師和家長。

蔣老師和小講解員

家長送孩子到了,輔導老師來了,文化館拍攝組相繼到了。試驗站肖經理安排負責對接的小韓也聯繫上了。

文化館王老師為參加拍攝的同學提供了「文化志願者」馬甲,天藍色的,王弈婷、穆嘉新和張玉瀟三人穿上稍微顯大,而劉若熙穿上,直接呈現了袍子的效果,站在旁邊的家長和拍攝組的人都笑了。

根據稿件內容,拍攝組和小韓細緻地溝通了拍攝點位、路線和學生講解順序,13:05,攝像師架好機位,開始拍攝。 先在信仰大道的陽早、寒春的等身像前合影。

穆嘉新,講解小組裡的唯一男孩,首先穿戴好紅領巾,手持外景話筒,精神帥氣地站在了攝像機前面。

「《陽早寒春》稿子內容你都會背了嗎?」攝像師問。

「都會背了!」

「好,就站在這兒,看鏡頭,放鬆點,我說開始你就開始。」

「嗯嗯!」

「預備——開始!」攝像師戴好了耳機,發出了開拍指令。

「走進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中國農機院北京農機試驗站院內,腳下的這條路,筆直悠長,兩側精心栽種的國槐、松柏、翠竹、花卉點綴着四季的風景……」 穆嘉新同學目光自信,語氣平穩,手勢自然,他的講解把在場的每個人都帶進了試驗站的功勳人物陽早、寒春的生平事跡當中。

雨後天晴,烈日當頭,風若蟬翼,悶熱無比。

小講解員的額頭沁出了汗,攝像師的兩頰也掛上了汗珠,王老師一副西域面紗,只留目光犀利從容。蔣榮榮老師一頂遮陽帽,緊盯着小講解員的一舉一動,面露期待的神情。小韓站在攝像師身後,熱情與微笑始終洋溢在他年輕的臉上。在樹蔭下的家長,提瓶拎包,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緊張,也都盯着小講解員。 「好嘞,真棒!」隨着攝像師的一聲誇讚,小穆同學的第一次出鏡終於成功完成。 下一個點位。挪攝像機。找角度。

眾人跟隨,不時有爽朗的笑聲。笑聲傳遞給小講解員,他的臉上浮現出了更多的自信和輕鬆。這是好兆頭,輕鬆的氛圍,能讓小講解員們更好的發揮出水平。 不禁暗暗佩服拍攝團隊的協調能力和氣氛培植能力。

王老師和小韓經過協調後商定,決定讓另外一名攝像師去試驗站學農基地和奶牛繁育中心拍外景,我陪着他一同前往。

離開信仰大道,到了主路,再拐入泥土鋪就的岔路,路面略顯泥濘和濕滑。烈日烘烤地面,眼見着升騰起一層薄薄的蒸汽,熱情無比地迎接着我們。攝像師扛着機子,我們繞過了許多大小水坑,抵達學農基地「謖下學堂」的田間地頭。

玉米,向日葵,綠葉澎湃;包菜,茄子,紫甘藍,線辣椒,木耳菜,甜菜,空心菜,水靈鮮嫩;豇豆,黃瓜,絲瓜,苦瓜,西紅柿,盤架而上,一派生機。 負責園子的大叔介紹說,地里施肥都用牛糞,不用化肥,也不噴灑農藥,堅守傳統種植和管理方式,聽後不禁感嘆:這裡的確是北京農業生產的一方沃土。 攝像師用兩台機子輪換着拍攝,定主題,找角度,推拉搖移,俯仰升降,動作嫻熟,行雲流水,在我這外行看來都是一種享受。

攝像師也給在田間勞作的大叔拍了幾個鏡頭,又邀請幾個和家長一起前來摘菜的孩子共同拍攝。他們肩扛鋤頭走進菜園,和大叔一起鋤草,拔草,分辨哪些菜可以採摘,哪些還不行,看着他們滿臉稚氣,認真跟學的樣子,就會深切感悟干農活的培養和教育功能,才能深刻理解設立「謖下學堂」的真正內涵所在:耕讀有道,後謖有人。

等我和攝像師離開菜園,找到攝影組大部隊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奶牛繁育中心拍攝了。穆嘉新和劉若熙已經完成了任務,滿身輕快,和蔣老師一起躲在陰涼里,看工人給前來排隊進擠奶間的奶牛灑水降溫。負責《牛場初體驗》講解的王弈婷還剩下最後一組鏡頭,她的父母站在離她不遠處,牛場裡樹蔭不多,他倆就在太陽底下那麼曬着。

和我一起返回的攝像師去拍牛場的時候,我沒陪他一起前往。對於陌生的地方,他定會憑自己的審美眼光和專業優勢,發現興趣點,身旁他人的存在反而是一種干擾,這也許是藝術創造時的孤獨美吧。

小韓帶着攝像組有序地定點拍攝,我跟了一陣感覺自己沒有特別的用處,就去大育成牛區找前幾天膽敢舔我後背的那頭奶牛。

投餵飼料的拖拉機噠噠而過,所有牛都撲向欄杆,伸出頭捲動舌頭,大口進食,一時活動擋杆叮噹作響。我跟在車後,一一辨認每個牛耳上的黃色標籤,終於找到了她!這位出生於2021年10月19號的奶牛,見我在她面前突然站定,猛地一驚,繼而平靜下來,清澈烏亮的大眼睛瞪我幾下,又埋頭伸舌卷料,對於那天把我後背當鹽磚舔的事兒,似乎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我返回到擠奶車間旁邊的時候,攝像組經從牛場裡撤出了。一台防抖攝像機在路邊的水泥地上,靜靜地站着,孤零零地,和不遠處成群結隊的奶牛形成了鮮明對比。我蹲在它身邊,陪它等待主人的到來。一名工人在擠奶車間外,手捏着水管子,呲呲地沖洗傾斜的地面,不時地抬手給旁邊的幾頭奶頭也沖一下涼。奶牛們對於這樣的恩惠似乎早已司空見慣,只顧悠閒地反芻,偶爾抬眼看一下待孕的成牛區,回想一陣自己的閨中時光。 等我和攝像師再次找到攝像組,他們已經在拍張玉瀟的最後一組鏡頭了。那裡有幾排粗大的白楊樹,濃密的樹蔭灑下了清涼,可那時陽光仍熾,王老師的西域面紗仍然未摘,保持了一份神秘。小韓終於有地方坐一會了,臉上仍然是最初的那份微笑熱情

張玉瀟坐在一條長椅上,面前的長條桌子上擺着幾個花奶牛的模型,盒裝的鮮奶和酸奶,她手持話筒,正在講解試驗站里的有機農產品:試驗站堅持傳統農業與現代化技術的結合,探索立體循環種養方式,形成特色載體,為社會提供有機綠色的農副產品,素有「牛場裡的工廠」美譽,其「陽春白雪」奶製品新鮮純正,供不應求……

隨着主拍攝像師一聲「好了」,將近四個小時的拍攝終於結束了。

四個小時,對於文化館的攝製組,可能只是他們拍攝「大運河文化帶」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因為王老師告訴我,他們還要趕往五十里之外的流村,趁天黑前拍攝那邊的「西山文化帶」主題,但對於參加拍攝的小講解員們來說,的確是一段奇妙而獨特的人生經歷。他們有機會走出校門,參與「志願北京」,服務社會,反哺社會。他們也會藉此次活動積累寫作素材,深刻感悟人生,但願,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創作出精彩、美妙的文學作品,那將足慰此行。[1]

作者簡介

褚廣崇,生於七十年代,寧夏固原黑城人,現在北京昌平任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