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江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江亭,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自古為一渡口,秦漢之時即設有亭長,是我國最早的驛站之一。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兵敗自盡,烏江亭由此聞名古今。

歷史人物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年末,漢王劉邦撕毀與項羽在廣武(今河南滎陽縣東北)訂立的以鴻溝為界的"楚河漢界"和約,與韓信、英布、彭越會師追擊項羽。韓信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設下十面埋伏,引誘項羽陷入重重包圍,並令漢軍學唱楚國的歌曲,瓦解楚軍鬥志。項羽聞聽四面楚歌,以為劉邦已盡取西楚,悶悶不樂地與夫人虞姬對酒唱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好好安慰一番對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遂拔劍自刎,人稱霸王別姬。虞姬死後,項羽帶着僅存的八百江東子弟兵連夜突圍。後有灌嬰五千追兵,項羽南渡淮河,且戰且走,一口氣跑到烏江,這時項羽只剩下二十六人。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項王乃欲渡烏江。烏江亭長……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而項羽卻說"天之亡我",並說"且籍(項羽名籍--作者注)與江東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即使江東父老可憐他讓他當大王,他都獨愧於心,無顏見江東父老。[1]

概述

烏江在秦漢時為歷陽縣的一個亭。按秦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游徼。……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東城舊址在定遠東南三官集附近,"項羽過東城的目的是要強渡烏江渡口回江東老家去。四潰山北側就是從西北面的陰陵逃往東南東城直至烏江渡口的秦時驛道",這個三官集從地圖上看離烏江的直線距離不超過一百公里,這一帶秦漢時多丘陵、沼澤,因民"稀而曠",且驛道已到江邊,烏江屬東城是交通的需要。這就是歷陽與烏江、江浦一帶當時分兩邑的大致態勢。

歷史事件

到了秦時,烏江已是長江下游的重要渡口。項羽西渡伐秦,由此過江,《史記》曰:"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東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東陽,在今天長縣西北,離烏江不遠,可以推斷,項羽西渡,該由烏江渡江。戰敗逃亡,又"乃欲東渡烏江",應是老馬識途。漢興,作為地域,人口不斷增加;作為下游渡口也越來越重要。《太平寰宇記》載:"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仁椐烏江以討吳。"《續通典》載: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東城界置烏江縣。"當時的烏江縣大體上由東城地域析出,也包括堂邑的一部分地域。江浦縣誌載:"晉太康六年,於縣境西南置烏江縣,治烏江鎮,隸揚州淮南郡,領今縣城以西地區。"對照和縣誌書[[《歷陽典錄》[[,"烏江令,二漢無,晉書有,太康地誌屬淮南","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分淮南陽郡之烏江、歷陽二縣置歷陽郡"即太康六年(公元285年)至永興元年烏江與歷陽均屬淮南郡,到永興元年烏江縣就歸屬歷陽郡了。從此烏江、烏江縣就和歷陽、和州密不可分了,因為烏江離歷陽的距離畢竟只有二十公里。兩晉,烏江縣一直屬歷陽郡。

南北朝時,征戰連年,更替頻繁,長江沿岸更是用兵之地,烏江的建置也多變。

劉宋:"孝武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以烏江並懷德二縣立臨江郡,前廢帝永光元年(公元465年)省臨江郡,懷德即住郡漢烏江還本。""永初十年(公元421年)公淮東為南豫州……"臨江郡及烏江縣屬南豫州。

齊:"南豫州,歷陽郡,歷陽、龍亢、雍邱。","臨江郡,烏江、懷德、贊部,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罷並歷陽後復置","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太祖以兩州損費甚多省南豫。永明二年(公元484年)割揚州宣城、淮南,豫州歷陽、譙、廬江、臨江六郡復置南豫州。"臨江郡及烏江縣仍屬南豫州。

梁:"烏江梁置江都郡。"

陳:"烏江縣陳改為臨江郡。"

北魏:"魏書志,烏江縣屬臨滁郡,無歷陽縣。"

北齊:"歷陽郡後齊六和州。","烏江縣齊改為齊江郡。""梁末,侯景亂。江北之地,盡屬高齊,六為和州。改臨江為齊江,以和州領歷陽,齊江二郡及後又省齊江並烏江併入歷陽一郡。"

北周:"大象初(公元579年),盡取陳江北地併入歷陽。","烏江縣周改為同江郡。"

隋:"烏江縣……開皇初(公元581年)郡廢大業初置屬歷陽郡,有六合山。"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南北朝這160年裡,烏江有120年(公元461年至公元581年)的郡治歷史。名稱、建置的變化均與戰爭勝負,地域易主有關。臨江、江都、齊江、同江,郡名都有"江"字,這充分說明烏江在南北朝時,作為長江渡口、沿江屏障的戰略地位之重要。

隋、唐:烏江縣均為縣建置屬歷陽郡或和州。《新唐書?地理志》雲:"和州歷陽郡上……烏江縣上……"。

五代:烏江隨和州先後屬吳、南唐、周。"吳、南唐、周有。","和州領縣三,歷陽舊縣、烏江舊縣、含山舊縣。"

宋:烏江屬和州。《宋書?地理志》:"和州上。……南渡後為姑孰、金陵藩蔽。……烏江縣中。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廢為鎮,七年(公元1137年)復。"

元:烏江屬和州。《元史?地理志》:"和州中……烏江縣中……"

明:裁為鎮。《明史?地理志》:洪武初(公元1368年)省州(指和州)入縣。二年(公元1369年)復改縣為州,乃屬廬州府。七年(公元1374年)……東北有烏江廢縣。……"從此烏江縣就成了鎮的建置。烏江從太康六年到洪武初共有1083年治縣歷史。明、清一直為鎮建制,屬和州或歷陽

明初,烏江廢縣為鎮後,其地域也就不是原烏江縣地域,大致縮小到現和縣烏江鎮地域。江浦縣志載:"明初烏江縣入和州,屬廬江府;……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劃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4鄉及六合縣孝義鄉,滁州豐城鄉置江浦縣"。所劃出的地域正是今江浦縣城以西至駐馬河邊原烏江縣的大部分區域。[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