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導演

王冀邢  

演員

陈小艺 /茹萍 / 侯天来 /谷智鑫 / 汪裴 / 黄品沅 / 徐震 / 刘莹 

簡介

根據馮德英同名小說改編。1937年,膠東半島王官莊大地主王唯一霸占了貧農馮仁義家一畝地。馮不服找地主說理,被活活打死。地主怕馮的兒子德剛鬧事,欲將其押人大牢。德剛聞訊星夜離開王官莊,逃往關東。馮的妻子馮大娘善良、忠厚、膽小怕事,丈夫死後,帶着一個兒子三個女兒日子過得十分悽苦。1940年,日寇對山東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掃蕩,英勇的山東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和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馮大娘的女兒娟子拿出了父親留下的獵槍,參加了民兵。在地下黨負責人姜永泉的領導下,王官莊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剷除了村裡的日偽政權,處決了大地主、漢奸王唯一。娟子在鬥爭中經受了鍛煉,當上王官莊的婦救會長。馮大娘在鬥爭中提高了覺悟,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不僅支持娟子參加民兵打鬼子,而且親自送二兒子德強參加了八路軍。日寇為加緊對根據地的掃蕩,指派王唯一的叔伯兄弟、漢奸王柬芝來到王官莊,以小學校長身份進行秘密活動。區婦救會會長趙星梅來到王官莊調查王柬芝的活動,同時發現自己在兵工廠工作的未婚夫德剛就是馮大娘的大兒子,她向馮大娘講述了德剛在兵工廠為保護機器英勇犧牲的經過。馮大娘忍住悲痛,暗下決心要為抗日工作貢獻一份力量。[1]


《苦菜花》是以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半島崑嵛山區的王官莊為背景,以仁義嫂一家的遭遇為中心線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抗日根據地軍民在反掃蕩中所進行的不屈不撓的英勇鬥爭,表現了根據地人民那種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親的形象。


作品所塑造的母親--仁義嫂的形象,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個比較完整而豐滿的革命母親英雄形象,具有相當的典型意義,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人物畫廊增添了一個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同時,也標誌着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懷着無限的深情來塑造母親的形象的,鮮明地刻畫了母親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徵:慈愛心腸和革命意志。[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