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縷麻

圖片來自搜狐

一縷麻梅蘭芳編演的一出時裝新戲,取材於《小說月報》月刊上登載的悲劇短篇小說。越劇時裝戲。由齊如山編劇。(是齊如山給梅蘭芳編寫的第一個劇本)梅蘭芳在劇中飾小姐林紐芬,於1915年在北京首演。[1]

目錄

劇情大綱

  • 清末林知府把女兒許配給錢道台之子,原是指腹為婚,錢少爺先天呆傻,林小姐學念書後方得知,一直鬱鬱不樂。
  • 當錢家來娶親時,林小姐誓死不肯上轎。林知府為保全封建體面,勸迫林小姐嫁到錢家。
  • 婚後林小姐患了白喉症,錢家上下怕傳染不敢接近她,惟錢少爺日夜伺候在旁。
  • 後來林小姐經過治病緩,而錢少爺卻染白喉死亡。而當時林小姐仍昏迷中,醒來時看見頭上有一縷治喪的麻線,問起才知噩耗,遂悲哀絕望而自盡。

故事意寓

  • 故事的意義在於警世,使人們認識到父母包辦子女封建婚姻的危害性。
  • 此劇上演後反映強烈,效果極佳。
  • 劇中梅蘭芳無論唱、念、做、表,都能緊扣人物與劇情,突破了某些傳統的表演程式。
  • 編演的時裝新戲中,提高了創新精神,成為"梅派"藝術形成的一個組面部分。

故事新編

  • 根據包天笑的同名小說和梅蘭芳京劇本重新編寫,成容於1946年編劇。

改編劇情概況

  • 少女慧芬有一同窗十年的好友君玉,兩人感情甚篤,但她幼時已由父母做主與周家少爺訂了婚約,因父命難違,只得忍痛與君玉分手,嫁到周家。周家少爺生性痴呆,慧芬更是自嘆命薄,暗中叫苦。洞房之夜,慧芬突然發病,婢女丫環見是白喉惡症,紛紛逃走,只有痴呆的周家少爺不怕危險服侍她,慧芬很快病癒,而少爺卻染上惡疾一命嗚呼。慧芬悲痛欲絕,覺得情難報,恩難補,決定與君玉斬斷情絲。

演出狀況

  • 1946年2月23日,雪聲劇團首演於上海明星大戲院南薇導演。袁雪芬飾慧芬、范瑞娟飾呆大少爺。
  • 劇中慧芬的「洞房哭夫」一段唱,是袁雪芬的代表性唱段,與《梁祝》中的「哭靈」、《香妃》中的「哭頭」合稱為「尺調三哭」,唱段除着力渲染悲劇氣氛外,還伴有自譴自責的嘆息音調。
  • 1947年,大中華、醒獅、百代唱片公司曾灌制了袁雪芬、范瑞娟、陸錦花胡少鵬等演唱的唱片。
  • 范瑞娟演的呆大少爺,也別具一格,既可笑又善良,突破了小生行當的局限。
  • 1983年夏,湖州市越劇團將此劇改為古裝劇,赴滬演出於五星劇場。編劇成容,導演商周周雯芳李蓉芳沈愛蓮等主演。
  • 1998年,經胡小孩改編,由中央電視台杭州電視台以古裝形式拍攝成越劇電視劇,梁永璋導演,江瑤顏佳分飾劇中男、女主角。

新編越劇《一縷麻》基本資料

新編越劇《一縷麻》劇情簡介

  • 少女林素雲由父母作主與榮家少爺訂下婚約,因父命難違,嫁到榮家。榮家少爺生性痴呆,素雲更是自嘆命薄,暗中叫苦。洞房之夜,素雲突然發病,婢女丫環見是白喉惡症,紛紛逃走,只有痴呆的榮家少爺榮鵬程不怕危險服侍她,林素雲很快病癒。然而,榮家少爺榮鵬程卻染上了白喉。
  • 隱喻好人總歸有好報,奇蹟發生了。
  • 杭州越劇院演出新編越劇《一縷麻》,根據包天笑發表在1909年小說時報第2期上的同名小說創作改編,其中《洞房》一折部分唱詞採用成容原越劇同名劇。

新編越劇《一縷麻》獲獎情況

  • 2006年參加杭州市新劇目調演,獲「新劇目獎」
  • 2007年參加浙江省戲劇節,榮獲「劇目大獎」
  • 徐銘 獲「優秀演員獎」
  • 謝群英 獲「優秀演員獎」

精采視頻

越劇全劇【一縷麻】 謝群英徐銘

參考文獻

  1. 一縷麻,頭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