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子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子香
圖片來自圖行天下

丁子香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英語:clove)也叫雞舌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一個種,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乾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採摘,曬乾。原產於印度尼西亞,是一種香料[1],乾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做為一種食物香料,現在已經被引種到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目前出產丁香的地區主要有印度尼西亞、桑給巴爾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也出產丁香,2005年,印度尼西亞生產了全世界80%的丁香。

丁香是一種常綠喬木,高達10至20米,橢圓形,單葉大,對生,革質;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徑約6mm;紅色,聚傘花序,花蕾初起白色,後轉為綠色,當長到1.5至2厘米長時轉為紅色,這時就可以收穫,萼托長,花萼花瓣4;果實為長橢圓形,名為「母丁香」。

另外,木犀科丁香屬植物一般稱為「丁香花」,與本種沒有直接關係。

功效用途

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 主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腎虛陽痿,腰膝酸冷,陰疽。

  • 經脈

歸脾經、胃經、肺經、腎經。

  • 主治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腎虛陽痿,腰膝酸冷,陰疽。

①《藥性論》:治冷氣腹痛。
②《海藥本草》:主風疳匿,骨槽勞臭。治氣,烏髭發,殺蟲,療五痔,辟惡去邪。治奶頭花,止五色毒痢,正氣,止心腹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口氣,反胃,療腎氣,奔豚氣,陰痛,壯陽,暖腰膝,殺酒毒,消痃癖,除冷勞。
④《開寶本草》:溫脾胃,止霍亂。(治)壅脹,風毒諸腫,齒疳匿。
⑤《本草蒙筌》:止氣忒、氣逆。
⑥《綱目》:治虛噦,小兒吐瀉,痘瘡胃虛灰白不發。
⑦《本草正》: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匯》:療胸痹、陰痛,暖陰戶。
⑨《醫林纂要》: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⑩《本草再新》:開九竅,舒鬱氣,去風,行水。
⑾《藥材學》: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子宮疝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感想末敷貼。
注意禁忌
不宜與鬱金同用。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②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
③《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丁香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2]。也可以作為藥用,中藥也有丁香花蕾入藥,藥名「公丁香」,性溫,味辛。[3][4] 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療燒傷,作為牙科的止痛劑。丁香還可用來解酒醉。[5]

曹操諸葛亮書信中也提到,「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6]唐代雞舌香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用於烹調和入酒,也用於製造丁香油。[7]宋代稱丁香為雞舌香,用於口含。宋代臣子向皇帝起奏時,必須口含其除口臭。[8]

具有防腐劑及殺菌劑的特性,還可協助消化作用。精油局部被應用於減輕牙痛和嘴部疼痛。

參考文獻

  1. 《齊民要術》說「雞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呼為丁子香」。《夢溪筆談·藥議》中說:「余集《靈苑方》論雞舌香,以為『丁香母』蓋出陳氏《拾遺》,今細考之,尚未然。」
  2. Dorenburg, Andrew and Page, Karen. "The New American Chef: Cooking with the Best Flavors and Techniqu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2003.
  3.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 Third Edition by Dan Bensky, Steven Clavey, Erich Stoger, and Andrew Gamble 2004
  4.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teria Medica, Third Edition by Dan Bensky, Steven Clavey, Erich Stoger, and Andrew Gamble 2004
  5. 《雲仙雜記》記載:「飲酒者嚼雞舌香則量廣,浸半天回則不醉」。
  6. 《魏武帝文集》
  7. 美愛德華·謝弗 《唐代的外來文明》 吳玉貴譯 陝西師範學院出版社 171 -172頁 ISBN 7-5613-3257-2
  8. 《夢溪筆談·藥議》:「余集《靈苑方》,論雞舌香以為丁香母,蓋出《陳氏拾遺》。今細考之,尚未然。按《齊民要術》云:「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日華子》雲『雞舌香,治口氣。』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其氣芬芳。此正謂丁香治口氣。」沈括在編輯《靈苑方》時,認為丁香即雞舌香。但他在《夢溪筆談·藥議》中,澄清當時世傳的雞舌香並非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