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榔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榔皮

中文學名: 丁榔皮
別   稱:松楊木皮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傘形目
科:山茱萸科
屬:棶木屬
種: 棶木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毒   性:無毒

丁榔皮[1],中藥名。為山茱萸科燈台樹屬植物棶木Swida macrophylla (Wall.)Soják的樹皮。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山東台灣西藏及長江以南各地。具有祛風通絡,利濕止瀉之功效。常用於筋骨疼痛,肢體癱瘓,痢疾,水瀉腹痛。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性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棶木,又名毛棶木。落葉喬木或灌木,高4-15m。一年生枝赤褐色,疏生柔毛,有稜角。葉對生;葉柄長1.6-3cm,上面有淺溝,基部略呈鞘狀;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8-16cm,寬4-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側脈5-7對,弓狀彎曲。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長8-9cm,寬9-11cm;總花梗紅色,花小,白色至黃色;花萼裂片4,齒三角形,外面被柔毛;花瓣4,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雄蕊4,花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花柱短,棍棒形,宿存。核果球形,成熟時藍黑色,核骨質,扁球形,兩側各有1條淺溝及6條脈紋。花期6-7月,果期8-9月功能主治[2]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谷林中。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山東、台灣、西藏及長江以南各地。

藥材性狀

乾燥樹皮呈不規則的板片狀,長寬不一,厚約5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有縱溝紋及皮孔,內表面淡灰黃色,略光滑。質脆,易折斷,斷面淡黃白色。氣無,味微苦。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利濕止瀉。主筋骨疼痛、肢體癱瘓、腰腿痛、痢疾、水瀉腹痛功能主治[3]。 養血、安胎、活血、止痛。治血瘀、外傷。

綠化:利用種子育苗繁殖,其葉片會出現蒸白斑的變異現象,是很有發展前途的觀賞樹種。

栽培技術

種子採集

燈台樹種子成熟期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份,要選擇生長發育良好、無病蟲害的30 齡以上優良健壯母樹採集果球,當核果呈紫紅色至藍黑色時剪摘果枝,或用竹竿擊落果穗,在地面收集。果球採回後堆漚2d~3d,待果核皮變軟時搗去外皮,用肥皂水揉搓或用5%的鹼水去油質,漂出果肉果皮及雜質,將取得的種子置於通風乾燥的室內進行貯藏,以備來年使用。

種子催芽

燈台樹種子具有生理後熟作用,種子不催芽直接播種育苗雖然也能發芽出土,但發芽率低、出苗不齊、出苗時間長,幼苗生長不健壯、抵抗能力弱,不宜于田間管理。因此燈台樹種子播種前須先經過精選,再進行低溫層積催芽,就可有效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節省種子,降低育苗成本。其方法是:11月下旬在土壤結凍前選地勢高、排水好、土質疏鬆的背風陰涼處挖寬1m、深60cm~80cm 的坑,坑長視種子多少而定,並將坑底整平,鋪一層10cm 左右厚的濕潤細砂,再將精選種子與濕沙按1:3 的比例混合後堆放在坑內,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鬆手即散為宜,並在中心豎一束秸稈,上鋪20cm 左右粗砂子,再覆土踩實堆成丘狀。層積催芽階段需以後定期檢查翻動,以防種子發熱霉爛。如缺水,可噴霧保持濕潤。翌年3 月中下旬發現有30%~40%種子咧嘴或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育苗

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為育苗地。秋翻、春翻地均可。秋翻地可在土壤結凍前進行,深20cm~25cm,結合翻地施足基肥,基肥一般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如廄肥、土糞等,施45t∕hm2~75t∕hm2;春翻地可在土壤解凍後進行,深度15cm~20cm。翻地要求深淺一致,不留生格。採用高床,床面寬1m、長10m,高於步道20cm,步道寬30cm左右。為了便於採光,苗床方向以南北向為宜。結合作床施硫酸亞鐵粉末225kg∕hm2~300kg∕hm2 進行土壤消毒。作床時揀盡石礫、草根,要求床面平整,土粒細碎,上虛下實。在小隴山林區燈台樹播種應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氣溫升至15℃以上、土壤表面溫度在9℃~10℃時進行。採用條播,隨開溝、隨播種,撒種要均勻。要求條距20cm~30cm,條溝深1cm~2cm,條幅6cm~8cm,播種量60kg∕hm2~90kg∕hm2。播後先鎮壓一次,再覆土,覆土厚度2cm。播種結束後,床面用遮陽網覆蓋,並及時噴霧灑水,保持床面經常濕潤

撫育管護

幼林連續撫育3 年4 次,頭一年2 次,後兩年各1 次。

參考資料

  1. 丁榔皮,便民查詢網
  2. 丁榔皮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丁榔皮功能主治,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