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萊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萊夫
出生 1912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丁之夏
職業 軍人
知名於 榮獲八一獎章 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榮獲一級解放勳章 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2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知名作品



丁萊夫(1912年-1983年),男,原名丁之夏,山東省廣饒縣高卜紙村人。新中國開國少將。 193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7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2枚)及一級、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人物生平

學生時期

丁萊夫,男,原名丁之夏,1912年出生於山東省廣饒縣高卜紙村人,1920年(民國9年)入本村鄉塾讀書,1931年(民國20年)考入廣饒縣立第一高級小學。從此有機會接觸進步師生,閱讀進步書刊, 並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後任該校學生會主席。1932年,品質惡劣的國民黨員趙晉卿任該校校長。丁萊夫與同學王兆津等發動了"驅趙"學潮。

1933年,丁萊夫考入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在校期間,他勤奮學習,組織進步同學辦刊物,並主管《新亞日報》的副刊《農園》。同時聯絡當時在濟南的廣饒籍同學,組成"廣饒縣旅濟同學同鄉會",宣傳馬列主義,發展抗日救亡力量。

1935年12月,北平學生髮起"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丁萊夫接受中共鄉師支部交給的任務,在學生中組織山東省立濟南鄉村師範學校抗日救國會,並當選為主席。同時,串聯濟南其他學校的進步同學,成立抗日救亡學生會,決定全市學校"一二·一六"總罷課,舉行遊行示威,聲援北平學生反帝愛國鬥爭。反動當局對此驚恐萬狀,當即派兵對學校進行封鎖,並宣布提前放寒假。丁萊夫按照黨的決定,遂即組織學生把抗日救國運動推向工廠、農村。寒假期間,丁萊夫回到家鄉,在本村小學辦起夜校,組織農民學文化,宣傳東北人民奮起抗日的英雄事跡,動員農民組織起來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1936年,國民黨反動政府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鎮壓學生運動,丁萊夫也被列入逮捕名單之中。但他不畏艱險,繼續組織同學秘密集會,並趕印《山東省濟南反日救亡學生聯合會宣言》,痛斥國民黨反動當局和反動校長賣國求榮的行徑。 他在白色恐怖的歲月里,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同年4月,丁萊夫由景慕達李師侗介紹,在學校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

1937年4月,丁萊夫遵照黨的指示,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7年8月5日結業後,奉命挺進敵後,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民運幹事,,9月隨軍挺進晉察冀,發動群眾,開闢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歷任晉察冀邊區阜平縣政府第一科科長,阜平縣政府秘書長,唐縣工人抗日救國會主任,中共唐縣地委宣傳部部長,主編《陣地報》,中共唐縣縣委書記。1941年起任中共北嶽區黨委秘書長,中共第四分區地委民運部部長,中共第四分區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

在解放戰爭中,丁萊夫先後任晉察冀軍區獨立縱隊第一旅政治委員,獨立五十五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兵團政治部組織部長等職。曾率軍兩進綏遠,圍攻歸綏城,參加解放張家口和著名的平津戰役。

抗美援朝

1951年7月,丁萊夫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二十兵團組織部長。1954年5月,任志願軍二十兵團政治部副主任兼兵團黨委代理書記、副書記。1956年11月,升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副主任。在朝鮮的日日夜夜裡,他處處以身示範,戰鬥在最艱苦的地方,幾次重病在身,仍堅持工作。丁萊夫曾被選為志願軍回國匯報團成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1]

援朝回國

回國後,1959年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六軍政治委員。後任六十三軍政委。[2] 1962年11月,丁萊夫任中央廣播事業局黨委第一書記。丁萊夫為發展黨的廣播事業做出重要建樹,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文革期間 =="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林彪、江青一夥為了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向中央廣播事業局進行猖狂的奪權鬥爭。他們把主持廣播事業局工作的丁萊夫作為奪權的最大障礙,多次點名。丁萊夫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原則,忠於職守,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陰謀活動進行堅決的抵制和針鋒相對的鬥爭。由於長期遭受迫害,丁萊夫的身心健康遭到嚴重摧殘。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經中央決定,對強加給丁萊夫的一切污衊不實之詞,全部推倒,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文革之後

1975年9月, 丁萊夫被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主任。任職期間,他堅持黨的原則,積極消除林彪的流毒和影響,勤勤懇懇,忘我工作,直至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1980年,丁萊夫轉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顧問,級別調整為正兵團職。1982年離休。

丁萊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1983年8月28日逝世,終年71歲。

榮譽成就

1955年9月,丁萊夫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一等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丁萊夫為發展黨的廣播事業做出重要建樹,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肯定。

1956年11月,升任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副主任,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本人物評價

丁萊夫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政治工作領導幹部。在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忠於黨,忠於人民,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在白色恐怖的艱苦歲月里,他出生入死,不畏艱險,積極參加黨的地下活動。在革命戰爭年代,他跟隨黨中央、毛主席轉戰南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英勇作戰,勤奮工作,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光輝的貢獻。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積極參加反對林彪、"四人幫"的偉大鬥爭,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十二大制定的宏偉綱領。丁萊夫同志長期從事黨的工作和我軍的政治工作,他堅信共產主義事業必勝,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堅持原則,剛直不阿;他對工作極端負責,嚴肅認真,顧全大局,任勞任怨,深入實際,聯繫群眾,艱苦樸素,廉潔奉公,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深受黨的信任和群眾的尊敬。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林彪、"四人幫"一夥把主持廣播事業局工作的丁萊夫同志作為奪權的最大障礙進行打擊。丁萊夫同志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原則,忠於職守,對林彪、"四人幫"一夥的陰謀活動進行了堅決的抵制和針鋒相對的鬥爭。為此,長期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身心健康遭到嚴重摧殘。粉碎"四人幫"後,經中央決定,對強加給丁萊夫同志的一切誣衊不實之詞,均予全部推倒,徹底平反,恢復名譽。[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