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上塘鎮,地處豐城市北郊,距省會南昌50公里,離贛江碼頭5公里,贛粵、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全鎮現轄5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44.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835人(2017年),通用贛語,均為漢族江右民系。該鎮是豐城市鄉鎮人口最多的經濟重鎮,是豐城「一城五區」之一的循環經濟示範區。並且煤礦資源豐富,為豐城摘得了「江南煤海」的稱號,以煤礦產業的發展經濟飛速發展。[1]

中文名: 上塘鎮

外文名: Shangta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江西省豐城市

地理位置: 贛中

面 積: 44.85 km²

電話區號: 0795

郵政區碼: 331141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6835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建新煤礦,希望廣場

機 場: 南昌昌北國際機場

火車站: 豐城站,豐城南站

車牌代碼: 贛C

方 言:贛語

民 系:江右民系

目錄

建制沿革

上塘最早於1963年設鎮,

1968年升格直屬豐城縣管理,都只是作為一級行政管理機構,沒有行政區劃意義。

1971年12月劃歸豐城礦務局管轄,將曲江的坪湖大隊、上塘大隊和尚莊的田西大隊劃歸上塘鎮管轄,上塘鎮才真正成為具有行政區劃的建制鎮。 上塘設鎮以後,鎮以下仍然實行大隊、生產隊兩級管理體制。

1973年,對大隊規模作了適當調整:分上塘大隊為建新、上塘兩個大隊,分田西大隊為金家、田西兩個大隊。全鎮設坪湖、建新、上塘、金家、田西五個大隊,共轄47個生產隊。

1984年,國家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分開,縣以下恢復鄉鎮政權制。鄉鎮以下,改大隊、生產隊為行政村和村民小組。上塘鎮共轄五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59個自然村。

2008年,上塘鎮由企業管理劃轉為豐城市地方政府管理,按照省人民政府規定:「新設立的上塘鎮行政區域管轄範圍為原豐城礦務局上塘鎮管轄範圍,轄上塘、建新、坪湖、金家、田西5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上塘鎮的現行行政區劃,下轄11個社區,5個行政村,55個村民小組,59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上塘鎮,位於豐城市西部,距省會南昌僅50公里。以煤炭資源著稱。離贛江碼頭5公里,贛粵、滬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44.85平方公里,2012年被評為江西省魅力鄉鎮十強。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民族

常住人口96835人(2017年),基本上為江右民系。

大型企業

大型國有企業豐城礦務局位於其境內,礦務局始建於1957年,原屬中央直屬的94家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之一,1989年列為地級單位管理,也是1992年經國務院六部委批准的全國500家大型企業之一,2003年公布的全國煤炭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84位,是江西省重點骨幹企業。礦區人口8.6萬人,其中在冊職工1.8萬人。礦區東西長約2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5億多噸,可采儲量1.65億噸,煤層氣儲量超過50億立方米,可開採的資源在全省煤炭行業占絕對優勢。煤種以焦煤為主,兼有瘦煤,是江南重要的主焦煤生產基地。豐城礦務局現管轄曲江公司、坪湖煤公司、建新煤礦和尚莊煤業公司四對主力礦井,現有生產能力為220--250萬噸,原煤產量占江西省國有煤礦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設計年產量為90萬噸的石上礦井正在積極的籌建之中。主要產品有冶煉精煤、優質動力煤、篩選煤、混煤、洗混煤等。聯營的年產30萬噸的集豐焦化廠2004年5月正式投產。全局已形成以煤為主、發電、建築材料、煤氣、焦炭、裝飾材料、機械製造等多業並舉的產業格局。本着「擴張主業,打造全省煤炭生產的企業,把煤炭做大做強;主輔分離,抓住非煤不放,用三年時間再造一個豐礦」的發展思路,豐城礦務局正在抓住新一輪發展的機遇,勵精圖治,改革創新,力抓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協調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朝着煤炭產量突破300萬噸、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目標闊步前進。

經濟發展

2013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5.8億元,其中鎮本級財政收入1.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50元,鄉鎮綜合排名連續五年位於全市前列,被評為江西省魅力鄉鎮十強。如今的上塘正呈現出民生改善最快、經濟轉型最活、城鎮建設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良好發展態勢。

所獲榮譽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視頻

美麗泗洪上塘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