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嚴斐,原籍江蘇北京長大,生於1916年。嚴華胞妹,周旋之前小姑。當年,在歌壇有'傻大姐'的稱號。晚年從天津'人藝'話劇院退休,於2014年11月4日在天津辭世。

嚴斐
出生 1916年
北京
職業 演員
知名於 曾天津人藝第一代資深演員
知名作品龍鬚溝
雷雨
釵頭鳳
駱駝祥子

嚴斐[1]

人生格言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目錄

個人簡介

98歲的嚴斐於2014年11月4日在天津辭世,她見證了中國最早的歌舞戲劇時代,如今帶着那段流金歲月的名人軼事和世界告別。"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嚴斐大半個世紀的舞台生涯,由她的一句話加以概括。從13歲考入黎錦暉創辦的明月歌舞劇社,到成為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第一代演員,一生愛戲的她在舞台上從不覺得累。而關於她和嚴華、劉瓊、周璇、王人美等人的故事,也只需輕輕拂去表面的灰塵,便呈現出動人的光澤……聽嚴老本人當年的講述,以及他家人的深情追憶,也通過《流光舊影--嚴斐回眸》作者王文淑的記述,我們擷取了嚴老生前的舊事和隻言片語,這位藝壇"傻大姐"傳奇般的經歷確實令人驚嘆。

身世悽苦和哥哥在天津重逢兄妹結伴闖上海

嚴斐出生於北京,她的身世不幸,父親死後,母親無力撫養他們兄妹四人,一家人四散分離。有"小蘑菇"稱號的嚴斐,10歲時就在王府井大街一家唱片社當"售貨員",實際就是小童工,一天幾乎沒有閒着的時候。但小小年紀的她卻從不知什麼叫累,成天一副快活的樣子,她喜歡從來往顧客的交談中獲知社會上有趣的事,其中一個瘦高的青年人給嚴斐印象最深。此人對樂器十分在行,精通樂理,嚴斐藉機在旁聽他的教導,看他操練樂器。這個人在無形中充當了嚴斐的啟蒙老師,使她幼小的心靈萌發了一種願望:長大了我要搞文藝。而那個瘦高的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胡琴大師楊寶忠,即京劇名家楊寶森的哥哥。

嚴斐也是幸運的,她在唱片社工作期間結識的三位大學生在了解到她的遭遇後,決定湊錢供她上學,改變了她學徒的命運。因為嚴斐從小就愛唱愛跳,她13歲時,恰逢我國早期著名音樂家黎錦暉中華歌舞團的基礎上重新組建第二個文藝團體,即上海明月歌舞劇社(簡稱"明月社")。明月社當時在北京招生演出,偶然見到這個消息的嚴斐再也坐不住了,她推開了考場的門,成為第一批考生,並憑藉自身良好的發揮如願以償地被錄取了。

明月歌舞劇社路過天津臨時決定做幾天的逗留演出,嚴斐恰巧與在此當學徒的哥哥嚴華相逢。兄妹相見,不免勾起辛酸的家事,不知何日才能一家團聚。後來,嚴華也加入了歌舞劇社,兄妹二人一同去了上海。

結識周璇"她條件不是最佳,但特別吃苦"

嚴華到劇社後如魚得水,他普通話說得好,音樂感又強,經人一指點,便顯出驚人的才華,在劇社成了"台柱"。一天,一個矮小瘦弱的小姑娘周小紅被領進了劇社,正與要出門的嚴華走個對面。這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苦孩子,可學藝卻有一股韌勁。嚴華教她國語正音,誰能想到這個滿嘴"上海官話"、唱歌奶聲奶氣的小姑娘,日後會成為聞名全國的"金嗓子"周旋,還成了嚴斐的親嫂子。

周小紅性格內向,開始時總是不聲不響地做事,這與嚴斐的性格正相反。有一天,趁排練場沒人,周小紅悄悄地打開鋼琴蓋,用小手去觸摸白色琴鍵練習指法。嚴斐見狀走過去問她:"你怎麼不彈出聲?"周小紅小聲地說:"我不夠這個格。""為什麼不夠格,難道鋼琴只許他們彈?"嚴斐可不管這一套,雙手一用力,興致勃勃地彈了起來。經常看別人彈琴,周小紅有點入門了,她接受能力很強,聽完了譜記在心上,並不厭其煩地反覆苦練,後來比嚴斐彈得還好。同是坎坷的命運,使她們更能理解彼此的不易,理想與友誼由此紮根於這對姐妹的心中。

對於世紀明星周璇,嚴斐6年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回憶,"初見周小紅時,她特別靦腆,低着頭不愛說話。哥哥(嚴華)還曾說,這樣的女孩子怎麼能做明星呢?確實,周小紅剛來的時候普通話說得不好,聲音也很纖細,先天的條件不如白虹和歐陽飛莉,但她很肯吃苦。之後黎錦暉讓章錦文教她識譜,嚴華教她正音,王人美指導她跳舞,周小紅的進步越來越快。"周璇如何最終能成為一代巨星?嚴斐告訴記者:"周小紅當時每天天不亮就在僻靜的過道里練發聲,穿着單薄的衣服在屋裡練形體。冬天的上海不生爐子,但她每每練得滿頭大汗。"

嚴斐還記得周璇的第一次登台並不是唱歌,而是在歌劇《三蝴蝶》扮演擬人化的小太陽,她在台上呼風喚雨,活潑可愛。還有一次演《特別快車》,嚴斐自己演小動物,而女主角王人美卻臨時"失蹤",從沒有排練過的周璇臨時救場大獲成功,從此慢慢成為明月社的主角,和嚴斐、歐陽飛莉白虹一起成為明月社的"四小天王"。

情定劉瓊"失去他是我一生的損失"

在中國老一輩電影藝術家中,劉瓊的名字叫得很響,早在上世紀30年代,他便活躍在影壇和話劇舞台。而他,亦是嚴斐的前夫,當年二人的浪漫情事曾轟動上海灘。

1933年,明月社解散,17歲的嚴斐在新華歌舞劇社當演員,在食堂經常遇到一個男青年,他高高的個頭,像一棵挺拔的白楊樹,清澈、脫俗,身上有一種貴族氣質,吸引了眾多女性的目光。而大大咧咧的嚴斐卻沒有注意這些,二人見面也只是習慣性地微笑致意,視同熟友。劇社女演員王人美和嚴斐是好友,王人美的丈夫金焰很喜歡這個會演戲又活潑的小妹妹,親切地喚她阿斐。一天,嚴斐來到王人美家,看到金焰正和那個在食堂見面點頭微笑的高個子大學生說話,男青年抬頭看見她也愣住了,兩個人臉上都露出驚喜的神色。金焰為他們互相做了介紹,而這次意外相遇,卻為這對互有好感的年輕人點燃了愛情的火花。同嚴斐的交往使劉瓊也漸漸地迷上了演戲,共同的愛好把他們連得更緊。1934年,經金焰的極力推薦,劉瓊進入聯華影片公司,開始了演藝生涯,兩個人在事業上比翼齊飛。

由於演戲有了固定收入,這對有情人決定結婚。事先大家知道這對新人囊中羞澀,便想出一個好主意,由著名喜劇明星韓蘭根殷秀岑負責把門,誰來參加婚禮就收一塊錢,朋友們調侃說:"這哪裡是結婚,簡直是綁票。"

婚後,嚴斐和劉瓊的生活很快有了轉機。劉瓊出演《茶花女》男主角阿芒,影片一上映引起轟動,劉瓊猶如噴薄的朝陽在中國影壇上升起。他們告別了貧窮,住洋房的日子是他們婚後最幸福浪漫的時光。就在這時,關於劉瓊的緋聞不時傳到嚴斐耳朵里,她沒想到另一個女人趁機進入到劉瓊生活中。愛情出現了裂痕,那個女人公然提出要二人離婚。嚴斐回到上海便感到事態的嚴重,劉瓊講出了他的難處,嚴斐左右為難,但最後還是決定忍痛割愛。導致她和劉瓊分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婚後一直無子女,這引起了劉瓊母親的不滿,劉瓊是獨生子,又是出了名的孝子,家庭對他的壓力也是不可低估的。離婚的場面也同結婚一樣富有浪漫色彩。嚴斐同劉瓊一起請了公司里的一些朋友,當眾互換了一封事先準備好的信,裡面裝着各自簽名的離婚協議書。然後大家喝酒、聊天、打撲克,氣氛融洽而友好。離婚後,劉瓊將那套洋房留給了嚴斐作為補償。1946年初,劉瓊離開了住處,從嚴斐的生活里消失了。

多少年後,嚴斐想起此事,內心還很憂傷。老朋友金焰生前曾對她說過肺腑之言:"劉瓊不是花花公子,從骨子裡是個重感情的人,你們之所以走到這一步,阿斐你是有責任的。"嚴斐回憶起和劉瓊相處的日子時說:"劉瓊是個好人,他謙和、溫順,對事業滿腔熱情地追求,對朋友坦誠真摯,沒有一般男人獨斷專行的作風,就算離婚也處處替別人着想,從不強加於人,這或許是別的男人做不到的,失去他是我一生的損失。"

人藝生活"演員這個職業給了我太多幸福和快樂"

回憶在天津人藝工作的日子,嚴斐臉上洋溢着孩子般純真的笑容。她爽朗地說:"70年舞台生涯,我大部分時間是在天津人藝度過的,如果時間能倒流,我仍會選擇演員這個職業,因為它給了我生命中太多太多的幸福和快樂。"

在天津人藝參演過大大小小几十個劇目的演出,嚴斐對每一個角色都記憶猶新。到劇院後,嚴斐主演的第一部戲是由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編劇、方沉導演的話劇《龍鬚溝》,她在劇中扮演窮苦市民王大媽。為了演好角色,嚴斐一個人跑到南市老三不管地段和舊社會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交談,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以彌補自己與角色的差距。一句普通的台詞,她也要反覆推敲,從中揣摩王大媽的內心思想,語調掌握在什麼程度才合適,足見她的認真態度。導演方沉說:"這樣的演員真讓人放心。"1980年3月,天津人藝為慶祝她舞台生活50年召開了座談會。黃貽鈞喬奇等三十餘位上海的老朋友為她送來了一幅常青翠柏的國畫,新鳳霞則為她畫了一幅枝葉繁茂、果實茁壯的南瓜。吳祖光親筆題字:"秋光無限好,瓜是老來紅。"著名學者李霽野為她題詞:"戲劇生涯五十年,人間甘苦賴君嘗。韶光莫嘆忽飛逝,藝術才華金石堅。"[1]

代表劇目

她與趙路、沙惟、趙大民、方沉等導演合作的《龍鬚溝》《雷雨》《釵頭鳳》《家》《駱駝祥子》《日出》

長居天津 嚴斐一直很幸福

新報訊 記者 王軼斐 天津人藝第一代演員、老藝術家嚴斐於本月4日晨在天津去世,享年98歲。這位堪稱藝壇活化石的老人,帶着無數光影往事成為「逝去的傳奇」。據悉,嚴斐的告別儀式將於明日舉行。

嚴斐出生於江蘇,長於北京。她是周璇前夫、知名演員嚴華的胞妹,也是演員和導演劉瓊的首任妻子。嚴斐十幾歲時就報考了黎錦輝創辦的明月歌舞劇社,在後來的藝術道路上,她與劉瓊、金焰、田方、聶耳陶金胡蝶、舒適、梅熹、吳茵等演員以及著名導演蔡楚生、袁牧之等人有親密的藝術合作。新中國成立後,嚴斐成為天津人藝第一代演員,她與趙路沙惟、趙大民、方沉等導演合作的《龍鬚溝》《雷雨》《釵頭鳳》《家》《駱駝祥子》《日出》等話劇都成為劇院的保留劇目。

嚴斐的義子張先生告訴記者,嚴老的身體一直不錯,但上月12日不慎摔傷造成股骨頭骨折,入院進行保守治療後,身體卻日漸衰弱,最終還是沒能從病榻上站起來。張先生說:「母親從摔傷那天起就不能說話了,因此也沒留下什麼願望,天津人藝在她生前一直在計劃為她的百歲生日舉辦大活動,最終未能成行,這可能是老人最大的遺憾吧。」天津人藝院長鍾海表示,人藝一直將嚴斐看作自己的老大姐,在生活上儘可能地給予她幫助。她的離開,確實讓天津乃至全國戲劇界感到深深惋惜。

嚴斐幾年前曾經接受新報記者採訪,細數她與劉瓊、嚴華、周璇的往事,提及上世紀90年代她還登台出演天津人藝的話劇《好大一個家》,嚴老還向記者表露了渴望再上舞台的願望。嚴斐退休後長居天津第一老年公寓,天津人藝的新老同事和其義子也經常去看望她。她曾動情地說:「我要感謝天津人藝,感謝天津劇協。我9歲就沒有了家,現在卻有這麼多人關心我,我覺得自己現在終於有了家,我在這個家裡生活得很幸福!」在嚴斐90歲高齡時,天津人藝為她舉辦了一場生日宴。當時,幾十年的好朋友秦怡、黃宗江、丁聰都發來賀信,天津人藝授予嚴斐「老藝術家」稱號。她舉起紅酒和老朋友把酒言歡,對於自己年輕時「傻大姐」的綽號,她感嘆:「我想起了老朋友丁聰寫給我的一句話,『半個世紀的舞台生活,你不傻![2]

視頻

光影記憶 | 嚴斐:結髮劉瓊

視頻

ASK VC |中國最早的MTV 歌曲媽媽的年味 周旋/嚴華/嚴斐 演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