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華水塔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華水塔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也就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89°24′~102°23′,北緯31°39′~36°16′之間,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目錄

基本內容

名稱:中華水塔

源自: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

中華水塔

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水塔」。 三江源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長江水量的25%、黃河水量的49%、瀾滄江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這裡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區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為有效保護這裡的生態系統,日前,中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在青海正式啟動。

三江源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長江水量的25%、黃河水量的49%、瀾滄江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這裡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區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屏障,「三江源」是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對我國的生態狀況及國民經濟發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的治理保護中擔負着重要責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保護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系統、生物物種及其遺傳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西藏陝西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等10餘個省、市、區,總面積5.451×106km2,占全國總面積的568%;1998年總人口28510萬人,占當年全國總人口的22.84%,西部地區位於亞歐大陸腹地,是中國的西部邊疆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本區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又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其生態環境具有能深刻影響全球自然環境變化的巨大生態效應,並由此而廣泛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青藏高原是歐亞大陸主要江河的發源地,我國的母親河黃河、長江和流經六國的瀾滄江——湄公河、恆河、印度河等國際河流均發源於此。這些大江大河是中國和亞洲幾十億人民的生命源泉,曾孕育了人類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也是現代文明得以為繼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三江源地區有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青藏高原群山起伏,河流眾多,有着獨特的高原特色。這裡的湖泊濕地面積在10000km以上,其中面積在500km以上的河流80多條,是重要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源,號稱「中華水塔」。這裡地廣人稀,經濟、文化和交通目前還比較落後,是受環境污染小、自然生態保存最完整的高山草甸區。這裡植物種類繁多,有80餘科400屬近1000種,僅野生藥材就有上百種,如知名的藥材蟲草、麝香、鹿茸、貝母、牛黃、熊膽、干鹿角等。這裡野生動物種群大、數量多、區系複雜,有獸類76種、野生鳥類70多種。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白唇鹿、雪豹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熊、猞猁、盤羊等;珍稀鳥類黑頸鶴、金雕、藏雪雞等。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沙金、銅、水晶等。

因此,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變化,不僅會嚴重影響西部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還會通過大氣環流和江河水流的水汽循環,直接影響中下游地區的生產和生活,影響我國中、東部江河中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和全國可持續發展,也影響周邊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近些年來,我國長江、黃河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如長江中下游的洪澇災害,黃河下游斷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乾旱缺水已嚴重製約中下游地區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江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中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心腹大患,而這些又與上游和江河源頭地區生態退化、植被破壞密切相關。

長期以來,青藏高原被稱為生態「處女地」。但受嚴酷自然條件的制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由於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類活動的雙重作用,這裡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草場嚴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地沙漠化面積擴大,冰川、濕地退縮,生物多樣性銳減。據1998年統計,這裡有退化草地2.5×10,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37.8%,其中近10%的退化草地已淪為裸地,即「黑土灘」。大面積優質草場的退化是這裡面臨的首要問題。同時,鼠害肆虐加上土地沙化也不容忽視。據調查,三江源地區每公頃高原鼠兔平均洞口為1624個,每公頃有鼠兔120隻,每年消耗牧草4.7×109kg,相當於286萬隻羊一年的食草量。鼠害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牧草,同時鼠類的啃食、掘洞等活動造成了大面積的裸地,加速了退化草地的發生。另一方面,過度放牧和濫采亂挖,也加劇了土地嚴重退化、草場沙化。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當地各民族的生存與發展,造成了本地區畜牧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程度不斷加大,經濟發展落後;同時還嚴重影響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生存與發展。[1]

參考文獻

  1. 中華水塔搜狐網,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