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電信博物館

中國電信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42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通信行業綜合性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隸屬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目錄

歷史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成立中國郵電博物館籌建處。1999年8月30日首次對外接待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代表團。2001年9月,更名為現在名字,隸屬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同年10月30日,中國電信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截至2012年有館藏文物17000多件,展出面積7000多平方米[1]。2012年,該館宣布「本館因內部裝修暫時關閉」。

中國電信博物館對外開放初期,設有通信史廳、科技科普廳等。通信史廳展示了自3000多年前通信活動萌芽到當代電信發展成果。陳列通信藏品千餘件,包括清末圖案電話機、共電式人工交換機、韋斯登重錘式發報機等。2008年,中國電信博物館推出「中國電信專題展覽」,分為企業形象展示、商務領航、電子政務、信息田園、個人信息化、我的e家等板塊[2]

館舍簡介

中國首座通信專業綜合性博物館。位于海淀區學院路42號。2001年對外開放。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展出面積7000餘平方米,設通信史、科技科普、電話卡和綜合4大展廳。博物館藏有文物1.7萬件。2003年收藏北京平治東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務智能電話、首款中文Smartphone CECT Mio 8380手機等。中國電信博物館是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綜合性博物館,是全國通信文物主要的收藏、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是進行文化學術技術交流的社會公益性文化基地。

中國電信博物館是國家通信行業綜合性博物館,是展示中國通信發展歷史、傳播電信科普知識的文化場所和全國電信文物收藏、研究、保管的專門機構。中國電信博物館隸屬於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承擔着企業溝通社會服務客戶的職責。

中國電信博物館將努力成為全面展示我國通信歷史文化和通信發展成就的窗口;成為未來通信科技前端技術的精品廊;成為對青少年進行通信科技科普教育的第二課堂;成為溝通通信企業與廣大觀眾用戶的橋樑;成為聯結通信運營與製造企業的紐帶;成為國際通信業界之間科技與文化交流的基地。中國電信博物館正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迎接着八方來客。

特色展館

①通信史廳。展示中國的通信發展歷史,包括古代、近現代和當代三個部分 。陳列中國通信發展的歷史圖片資料,反映從3000多年前通信活動的萌芽到當代電信發展的最新成果。陳列通信藏品千餘件,有清末的龍圖案電話機、韋斯登重錘式發報機、共電式人工交換機等。

②科技科普廳。普及通信科技知識、演示通信原理、介紹通信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及趨勢。主要演示項目有程控交換、數字通信、微波通信、移動通信、衛星通信、數據通信、光纖通信、多媒體通信等系統。觀眾可以動手操作通信設備。

③電話卡廳。展示中國發行的電話磁卡和IC卡。

④綜合廳。用圖片文字展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信事業發展的成就。

中國電信專題展覽為在全國人民喜迎奧運的良好氛圍下,向國際國內觀眾宣傳中國通信行業的良好企業形象,向廣大觀眾普及現代電信知識,進一步的推進社會信息化水平,中國電信博物館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已於近期推出「中國電信專題展覽」。本次展覽主要分為企業形象展示、電子政務、商務領航、信息田園、個人信息化、我的E家等幾個板塊。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信息化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巨大影響。

視頻

中國電信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觀中國電信博物館
走進上海電信博物館感受通訊發展史(看看新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