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遠征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遠征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陸軍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出國作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1],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中國遠征軍。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3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0,000人,傷亡接近200,000人。

組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陷於歐洲戰場無力他顧,對於英國的戰略方針而言在遠東地區首要之務就是保衛輸出最多資源的殖民地印度,並將其餘殖民地視為保衛印度的戰略縱深;但是對於中華民國而言,緬甸為爭取國外援助的最後生命線,如果滇緬公路不保外援即無法輕易進入中國,與日本的對戰也將陷入補給不足之劣勢,因此中華民國方面極力爭取與英國間的軍事同盟以保障作戰資本。

為此,1941年春,英國邀請中國軍事考察團赴緬甸、印度、馬來亞考察。幾經協商,在同年的12月23日於重慶簽訂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中國遠征軍就是根據中英軍事同盟而組織的。

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的西藏雲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着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西亞後,開始入侵緬甸[2]。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間,日軍進攻重鎮曼德勒,企圖切斷滇緬公路。此時,在英國依照協定求助由中華民國組建遠征軍協防緬甸,遠征軍司令長官由羅卓英擔任(而後在史迪威的壓力之下,由杜聿明接任代理),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當時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

視頻

中國遠征軍 相關視頻

松山戰役 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中國遠征軍片!
此地埋葬10萬中國遠征軍,70多年無人問津,如今英雄歸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