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為何民間特別忌諱七十三和「八十四這兩個年齡?

民間特別忌諱兩個年齡

來自網絡的圖片

為何民間特別忌諱七十三和「八十四這兩個年齡?在過去,農村裡有很多和生日相關的俗語,而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句就是這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種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1]

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就是這兩個年紀是人生的一道坎兒。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閻王「收走」的。當然了,「閻王請」、「老天收」不過是一種迷信說法罷了。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去世,時年七十三歲。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去世於公元前289年,時年八十四歲。

也就是說,中國兩位聖人分別去世於73和84兩個年齡。

自漢代以來,儒家文化成為了中國主要的治國思想與社會理念,影響中國人至今。所以,孔子和孟子兩位儒家學派的奠基人,也被尊稱為「孔聖」和「亞聖」。

所以,孔子和孟子不只在朝廷里被尊為開宗立派的聖人,在老百姓心中也絕對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

而且,古代民眾生活水平低,醫療條件落後,壽命普遍不長。非戰爭年代,能有五十的平均壽命就算是物質較富餘的盛世了,戰亂的歷史時期就更不用說了,這一點,也能從古人將「古稀」等同於七十歲上看出來。

既然活到70已經是古來稀了,那麼這兩位聖人都沒能超過的73歲和84歲,那我們這些普通的凡人,就更加不要痴心妄想了。這也是這句俗語主要想表達的思想。

除了「73」和「84」以外,在農村還有着「年到五十五,閻王數一數;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的說法,意思和這兩句話是差不多的,就是要在父母六十六歲的時候,給他們買肉吃,以此來向閻王「買命」。

在有的地方,如果家裡有老人恰逢這個年齡,這樣的時候要給老人買鯉魚吃,認為鯉魚善跳,吃了鯉魚之後猛地一竄就能竄過這個關口。

還有的地方兒女會煮兩個雞蛋,把雞蛋放到麥場裡滾幾滾,然後偷偷的讓老人吃掉,這樣表示骨碌打蛋的過了關口,本質上都是希望老人能夠成功衝過這個坎兒的做法。

在今天的物質條件和醫療條件下,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8歲左右,只要生活中注意規律作息,健康飲食,現代人想要活到九十幾、一百歲比古人不知道簡單多少。

而這句看似已經「不合時宜」的老話,其實反映的是古代普遍低壽的歷史背景,各種民間應對習俗,也是寄託了「希望長輩能夠長壽」這一美好願望的實際行動。而敬重孔孟二聖,更是這句話中暗含着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