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九子連環草

中文名稱:九子連環草

拉丁學名:Calanthe discolor Lindl

界種:植物界、蝦脊蘭種

門科:被子植物門、蘭科

性味歸經:味辛、微苦,性微寒

分布區域:華東、西南地區

九子連環草中藥材名。為蘭科蝦脊蘭屬植物蝦脊蘭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全草或根莖。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瘰癧,癰腫,咽喉腫痛,痔瘡,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別稱:珠串珠、夜白雞、九節蟲、串白雞,硬九頭獅子草、肉連環、連環草

目錄

形態特徵

陸生植物。莖不明顯。葉近基生,通常3枚;

葉片倒卵狀長圓形,長15-25cm,寬4-6cm,先端急尖或鈍而具短尖,基部楔形下延成柄。花葶從葉叢中長出,長30-50cm;

總狀花序疏生數朵至10餘朵花,花序軸被短柔毛;花苞片披針形,長5-10mm;萼片紫紅色,卵狀披針形,長約1.3cm,先端銳尖或細尖;花瓣比萼片小,倒卵狀匙形;唇瓣與萼片等長,玫瑰色或白色,3深裂,中裂片卵狀楔形,先端2淺裂,前部邊緣略具齒,上面具3條褶片,側裂斧狀,稍向內彎,全緣;距纖細,長6-10mm,先端彎曲;子房被短柔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1]

植物種屬

蘭科蝦脊蘭屬植物蝦脊蘭.

分布區域

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或溪溝邊濕地。

藥用價值

一、

功能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主要用於瘰癧,癰腫,咽喉腫痛,痔瘡,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相關論述

1、《重慶草藥》:治癢子,瘰癧,兼清胃熱,解煩熱。

2、《全國中草藥匯編》:活血化瘀,消癰散結。主治淋巴結結核,癰瘡腫毒,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3、《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白喉,扁桃體炎,關節疼痛。

臨床應用

1、治瘰癧,瘡毒:(九子連壞草)全草9g,水煎服;另取鮮根狀莖適量,搗爛敷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痔瘡及脫肛:九子連環草15g,研末,調菜油敷患處。(《貴州草藥》)

3、治跌打損傷:(蝦脊蘭)鮮根狀莖6-9g(除根須,括去栓皮),水煎,黃酒沖服;或曬乾研成細粉,用黃酒送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採收加工

6-7月花後採收,鮮用或曬乾。[2]

二、

拼音Jiǔ Zǐ Lián Huán Cǎo

別名珠串珠、夜白雞、串白雞(《貴州民間方藥集》),硬九頭獅子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肉連環(《四川中藥志》),連環草(《重慶草藥》),九節蟲、一串紐子(《貴州草藥》。

出處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蘭科植物蝦脊蘭或三棱蝦脊蘭的全草或根莖。春季或夏季花後採收。

原形態

蝦脊蘭

多年生草本,高25~30厘米。地下莖呈假鱗莖狀,節多,鬚根長。葉倒披針狀長圓形,長約14~20厘米,寬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漸狹呈柄狀,2~3枚相抱合摺疊。花莖長20~80厘米,總狀花序,具花20朵左右;外花被紫褐色,卵狀披針形,內花被淡紫色到紅紫色,唇瓣扇形,3深裂,中間凹進,有距。蒴果,果柄下曲。花期5月。

生山坡、林下肥沃地帶。分布華東、西南地區。

三棱蝦脊蘭與上種相似,但花數較少,僅約10朵左右,花朵較大,紫綠色,距長於花被裂片。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辛,無毒。"

功能主治散結,解毒,活血,舒筋。治瘰癧,扁桃體炎,痔瘡,跌打損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榘》:"外用治九子瘍,消傷腫。內服可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

②《四川中藥志》:"散結核瘡毒。"

③《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治白喉,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複方

①治九子瘍:㈠九子連環草,醋磨搽患處,每日三次。㈡九子連環草五銹,燉肉吃;另用九子連環草二錢,韭菜一錢。搗敷患處。(《貴州草藥》)

②治痔瘡及脫肛:九子連環草五錢,研末,調菜油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3]

參考資料

  1. 九子連環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九子連環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九子連環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