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江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江,別稱:潯陽,是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有「三江之口」「天下眉目之地」之稱。

九江被定位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新引擎、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長江中游航運樞紐之一和國際化門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江西省區域合作創新示範區,九江都市區是江西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三大都市區之一。[1]

建制沿革

夏、商、春秋、戰國

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期,分別屬吳國、楚國,有「吳頭楚尾」之稱;戰國時多有變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敗越,屬楚。

商代設艾侯國,建都於修河上游,所轄範圍大致為今修水、銅鼓、武寧、永修一帶;武王克商後,除艾侯國,設艾監。

春秋後期至戰國期間,在分封諸侯國之外,出現了縣邑,江西境內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轄區範圍大致與艾侯國、艾監相等。

秦、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就有九江郡,轄區範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彭澤西南,包括湖口、彭澤、都昌及安徽東流一部);第五歷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九江市區及九江縣、星子縣、瑞昌市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縣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銅鼓2縣);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東,包括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奉新5縣);第十六鄡陽(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縣和波陽縣各一部)。同時,設立尋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其江南轄區一部在今九江境內。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設建昌縣。中平年間(184~189),分艾縣置西平縣;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吳(今宜春奉新)2縣。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設西安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各縣分屬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吳、西安、彭澤)、鄱陽(鄡陽、歷陵)、廬江(尋陽)4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西安縣為豫章縣。元康元年(291),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10郡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興元年(304),分廬江郡尋陽縣、武昌郡柴桑縣合立尋陽郡,治尋陽縣(江北),屬江州。

東晉咸和年間(326~334),先後將尋陽郡治、尋陽縣治由江北遷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將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駐尋陽。至此,州、郡、縣三級政權同治尋陽。義熙八年(412),尋陽郡改名為江州郡;省尋陽縣,併入柴桑。

九江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廢鄡陽,併入彭澤縣。元嘉元年(424),廢歷陵,併入柴桑縣;二年(425),廢海昏,併入建昌縣。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澤置太原僑郡,轄晉陽、和城、天水3僑縣及彭澤;分柴桑置汝南僑縣;尋陽郡治遷入湓城(今九江市區)。太平二年(557),分江州為二,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太原、高唐、齊昌、新蔡4僑郡。陳永定三年(559),置豫寧郡,治豫寧縣,轄艾、建昌、永修、新吳、豫寧5縣。天嘉六年(565),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唐、五代十國

隋開皇三年(583),彭澤易名龍城縣。九年(589),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僑郡、僑縣:廢太原郡,並晉陽、和城、天水、彭澤4縣為龍城縣;廢豫寧郡,並永修、豫寧、新吳、艾4縣入建昌;廢尋陽郡,並柴桑、汝南2縣立尋陽縣;十八年(598),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復名彭澤縣。大業二年(606),廢州設郡,形成郡、縣兩級行政建制;廢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為彭城縣,隨後又改為湓城縣。三年(607),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復設豫寧縣。

唐初,江西地區屬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潯陽縣;廢郡復州,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3縣。五年(622),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割鄱陽縣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復置西平縣,與豫寧縣並存;設置浩州,轄彭澤、都昌、樂城、廣晉4縣;復置永修縣;析建昌設龍安縣(今安義境內);八年(625),廢浩州,省樂城併入彭澤縣;廢湓城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廢楚城並潯陽縣。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復設新吳縣。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轄洪、饒、虔、吉、江、袁、信、信、撫8州、37縣,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3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確立州、縣兩級建制,改潯陽郡為江州。寶應元年(762),豫寧復名武寧縣。貞元十六年(800)分武寧建分寧縣。

五代南唐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寧、奉新置靖安縣;二年(938),升湖口戍為湖口縣。三年(939),江州設奉化軍;升赤烏場為瑞昌縣;改潯陽縣為德化縣。

宋、元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開寶八年(975),江州降為軍事;寧縣復稱分寧縣。大觀三年(1109),江州升為望郡。

南宋紹興二年(1132),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寧縣為義寧軍。隆興元年(1163),廢義寧軍,復為分寧縣。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1277),罷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軍為南康路,轄縣未變;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元貞元年(1295),升建昌為州,屬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寧縣為寧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改南康路為西寧府,次年改稱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南康府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寧縣、武寧則屬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復升寧縣為寧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義縣,隸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制。1912年改義寧州為義寧縣。1914年,全省設4道,轄81縣,其中潯陽道轄20縣。同年,為避免道、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義寧為修水縣、建昌為永修縣。1926年廢道,各縣均直屬省政府。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撤銷,併入九江縣。

1932年以後,江西省設行政督察區,其區劃變更頻繁,數量時有增減。以1935年全省設8個行政督察區,今九江境內各縣隸屬關係為:武寧、修水、永修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都昌、彭澤、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九江在民國以前,商業發達,幾度繁華,曾為富庶之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轄潯陽區、廬山區、郊區三區。

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併,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轄潯陽區廬山區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都昌縣彭澤縣湖口縣星子縣德安縣永修縣瑞昌縣

198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瑞昌縣撤縣設市,設立縣級瑞昌市,由九江市代管。

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縣級共青城市,由九江市代管。

201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星子縣,設立縣級廬山市,由九江市代管。同時將廬山區牯嶺鎮劃歸廬山市管轄。以原星子縣和廬山區牯嶺鎮的行政區域為廬山市的行政區域。原來的廬山區更名為濂溪區。 將駐濂溪區賽陽鎮的廬山雲霧茶場(含剪刀峽景區入口)、廬山茶科所,駐蓮花鎮的蓮花林場,駐海會鎮廬山茶場管理範圍劃入廬山市牯嶺鎮管轄。 從濂溪區海會鎮析出高壠、廬山水泥廠、五星、雙壠、銀門、谷山、青山等7個村(居)委會,設立濂溪區高壠鄉,鄉政府駐高壠居委會。將調整後的濂溪區海會鎮(海會、廬星、彭山、長嶺、五洲、光明等6個村(居委會))劃歸廬山市管轄。將調整後的廬山市蓼花鎮更名為廬山市星子鎮。

201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函〔2017〕104號文件已同意撤銷九江縣,設立九江市柴桑區,以原九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柴桑區的行政區域,柴桑區人民政府駐沙河街鎮廬山北路168號。

行政區劃

九江市下轄: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瑞昌市、共青城市、廬山市等3區、7縣、3縣級市。

此外,九江市設立以下縣級管理單位: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廬山風景名勝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九江市地處贛北,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鄱陽湖、京九鐵路三大經濟開發帶交叉點。介於東經113°57'~116°53'、北緯28°47'~30°06'之間,全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18823平方公里,占江西省總面積的11.3%。

九江地理區位優越,襟江傍湖,水運發達,長江過境長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億立方米,直入長江的河流流域面積3904平方公里,萬畝以上湖泊有10個,千畝以上31個,全省最大水庫柘林水庫庫容達79.2億立方米。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內,面積近300萬畝。

九江市處於江、湖、河交匯之位,扼長江與鄱陽湖走廊之咽喉,與南昌、武漢、合肥、長沙等省會城市相距不遠,是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省區域性重要支點中心城市。

九江市,處於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東與上饒市鄱陽縣和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毗鄰;南接南昌市新建區、安義縣和宜春市靖安縣、奉新縣、銅鼓縣;西與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和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通城縣、通山縣和黃石市陽新縣搭界;北與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黃梅縣及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望江縣隔長江相望。

地形

九江地勢地貌較為複雜,呈東西高,中部低,南部略高,向北傾斜的趨勢,主要以江南丘陵為主,形成以丘陵、山地、濱湖平原、沿江平原等多元化地形地貌綜合體。平均海拔32米(市區海拔20米),九嶺山海撥1794米,為九江境內最高點,濂溪區姑塘鎮鄧橋村化纖廠碼頭蛤蟆石附近的鄱陽湖底,海拔-9.37米,為九江境內最低處。

九江總面積18823平方公里,丘陵占50%,山地占15%,平原占5%,水域占30%,耕地365.22萬畝,俗稱「三水四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氣候

九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無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霧日在16天以下。九江春季回暖較早,但天氣易變,乍暖乍寒;從初夏到6、7月的梅雨期間,降雨集中,大、暴雨頻繁,5、6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毫米左右,極易導致洪澇災害的發生;出梅後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往往晴熱乾燥,不少年份高於攝氏35度的高溫日長達20多天;秋季氣溫較為溫和且雨水少;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不過隨着溫室效應,暖冬現象明顯。

水系

九江是座靠水的名城,水資源十分豐富,地表水資源136.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41.8億立方米,可開發的水力資源32.9萬千瓦。長江過境長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億立方米,直入長江的河流流域面積3904平方公里。

境內主要有修河、博陽河、長江三大水系,萬畝以上湖泊有10個,千畝以上31個,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庫庫容達79.2億立方米。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是省內諸河入長江的總通道,又是廬山西海水量的調節器,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內,面積近300萬畝,沿湖12個縣區,其中九江有6個。[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5年08月,九江地處江南古陸成礦帶與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交匯地段,已發現的礦種有金屬,非金屬,能源礦產三大類80種,已探明儲量的有44種,其中金、銻、錫、螢石儲量居全省首位,銅居第二,鎢居第三,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崗石、瓷土等蘊藏豐富,礦產潛在價值在千億元以上。1990年起跨進全國"萬兩黃金市"之列,最高年產量達1.7萬兩,主要生產基地有瑞昌洋雞山,修水土龍山金礦。

植物資源

九江市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九嶺山山脈、幕阜山山脈,面積達85.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6.3%,活立木蓄積量2538萬立方米,毛竹6196萬株,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37種,主要有南方紅豆杉、樟木、杜仲、銀杏、柳杉等。截至2015年08月,有國家級森林公園三個,省級森林公園四個。

動物資源

截至2015年08月,九江市動物資源有候鳥類115種,兩棲類11種,哺乳類20種。永修縣吳城鎮的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有越冬候鳥126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白鶴有840隻,天鵝3000多隻,占世界首位,被外國專家譽為中國的"第二長城"。彭澤縣桃紅嶺梅花鹿自然保護區是稀有野生動物梅花鹿棲息之地,有梅花鹿150隻以上。九江有魚類109種,名貴魚類有中華鱘、鰣魚、銀魚、彭澤鯽、蝦虎魚等,中華絨鰲蟹也是特產之一。

水資源

九江依山傍水,襟江帶湖,是眾水匯聚之地,水資源十分豐富。截至2015年08月,九江市地表水136.5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141.8億立方米,可開發的水力資源32.9萬千瓦。長江過境長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億立方米,直入長江的河流流域面積3904平方公里,萬畝以上湖泊有10個,千畝以上31個,全省最大水庫柘林水庫庫容達79.2億立方米。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內,面積近300萬畝。[4]

人口

根據九江地區發掘的古遺址和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晚期,境內已有原始先民居住。修水縣山背村一帶的古遺址,是已知最早的九江先民居住點。

九江人口姓氏眾多。民國三十五年統計,境內公民姓氏有單姓257個,複姓3個。解放後,隨着人口流動的加快,九江的姓氏不斷增多。20世紀80年代末,境內姓氏有單姓473個,複姓6個。

九江自漢以來,向為漢民族聚居區,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在散居的少數民族中,以回族人口居多。明景泰九年(1450),陝西回族將領馬哈直調任九江總兵,其隨帶部屬均為回族子弟;清道光元年(1821),陶奎臣、趙振卿分別調任九江守備、城防營管,其隨從也均是回族,由此漸有回民就地落戶。咸豐年間,河南回民馬春生、安慶回民馬萬和又先後來九江定居,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各地遷入九江的回民約80戶、200餘人。民國初年,回民增加到100餘戶400餘人,大多分布在九江城區。1949年解放時,約有回民200戶,900餘人。1969年從浙江建德遷入九江市的移民中,約有畲族800餘人,大多安置在武寧、德安兩縣。

至1990年,九江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傣、黎、畲、高山、水、土、達斡爾、仫佬、毛難、錫伯等24個少數民族6637人,占總人口的0.16%。他們分布在全市的各個縣、區、市,其中廬山區780人,潯陽區2662人,柴桑區181人,武寧縣1001人,修水縣216人,永修縣304人,德安縣301人,星子縣45人,都昌縣520人,湖口縣65人,彭澤縣158人,瑞昌市404人。

至2018年,九江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傣、黎、畲、高山、水、土、達斡爾、仫佬、毛難、錫伯等24個少數民族6637人,占總人口的0.16%。均分布在全市的各個縣、區、市,其中潯陽區2662人,濂溪區780人,柴桑區181人,武寧縣1001人,修水縣216人,永修縣304人,德安縣301人,廬山市45人,都昌縣520人,湖口縣65人,彭澤縣158人,瑞昌市404人,共青城市77人。

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492.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79.3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78%,比上年末提高了1.51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8.82%,比上年末提高1.2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6.09萬人,出生率12.41‰,比上年下降0.73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97萬人,死亡率6.04‰,比上年下降0.03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6.37‰,比上年下降0.7個千分點。[5]

經濟

綜述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121.0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2.05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509.81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1399.19億元,增長9.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6.8:48.4:44.8;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0%、49.2%和48.8%。全市人均生產總值63584元,增長7.9%。

2019年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541.5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3.87億元,增長6.0%。全年稅收收入456.31億元,增長6.3%,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84.3%。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51.89億元,增長17.2%。

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5%。其中八大類商品「六漲兩跌」,食品煙酒類上漲7.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9%,衣着類上漲1.7%,居住類上漲1.7%,生活用品和服務類上漲1.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9%,醫療保健類下降0.8%,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5%。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2.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下降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下降0.1%。

第一產業

九江農業生產具有優勢,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農業的主要種植作物有水稻、棉花、大豆、玉米、花生、油菜籽、芝麻、茶葉、苧麻等二十多大類別。水稻、棉花、油菜、苧麻、茶葉屬江西省的重要產區之一,其中棉花產量占全省三分之二。林、牧、副、漁業生產在全省也占有相當位置。1949年以來以來,九江的農田基本建設成就顯著;農業機械擁有量迅速增長;農業科學應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向前發展。90年代初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永修、修水、都昌、德安四縣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彭澤縣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湖口為全省油菜生產基地。農墾事業是九江一大特色,在全省農墾戰線占有重要位置。它集農、工、商、運、建、旅遊、服務業於一體,全面開發,綜合經營。

2019年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78萬公頃,下降0.9%;糧食產量151.26萬噸,下降1.5%。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1.20萬公頃,下降3.6%;油料產量20.30萬噸,下降1.9%。棉花播種面積2.63萬公頃,下降7.7%;棉花產量4.04萬噸,下降8.1%。

2019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0.63萬公頃,森林撫育面積3.75萬公頃。

2019年全年肉類總產量16.11萬噸,比上年下降6.4%。生豬出欄178.83萬頭,下降11.3%;生豬存欄72.16萬頭,下降25.2%。全年水產品產量46.47萬噸,增長2.9%,其中名特優水產品產量20.10萬噸,增長5.1%。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農業企業656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7家,省級龍頭企業86家,市級龍頭企業345家。實現銷售收入1193億元,同比增長5.7%。2019年底全市共有「三品一標」637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13個,有機食品257個,綠色食品61個,農產品地理標誌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736家,家庭農場發展到3533家。農業產業化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農戶36萬戶次,帶動農戶總收入12億元。

第二產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九江工業基礎薄弱,市區只有棉紡、織布、印刷、麵粉、火柴等幾家小廠和一些手工業作坊。各縣區也只有一些土法榨油、軋花、釀酒等小型家庭手工業。可稱之為企業的僅56家。1949年後,九江逐步建成具有相當規模、門類比較齊全、內部結構趨於合理的工業體系。擁有紡織、機械、建材、採礦、冶煉、造船、石油加工、化工、電力、電子、食品等幾十個行業,企業戶數達2千餘家。鄉村工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礦產、建材、服裝、紡織、化工、機械等9大支柱產業,有40多種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機械工業主要產品有柴油機、金屬切削機床、鍛壓設備、工業電爐、食品機械、木工機械、汽車拖拉機配件、高低壓電瓷、礦山機械、冷藏集裝箱等38大類160餘種產品系列。

石油化學工業主要產品有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瀝青、燒鹼、鹽酸、漂白粉、聚氯乙烯、氮肥、磷肥、農藥、塑料及其製品等。

電力工業火電、水電皆備,以火力發電為主。九江發電廠擁有全省第一座超高壓發電機組。建材工業由新中國成立初只能單一生產磚瓦發展到生產水泥及其製品、建築陶瓷、玻璃纖維、花崗石、人造纖維板等多種產品,初步形成了一個品種多,用途廣,較完備的建材工業體系。

由於地處長江岸,九江造船工業歷史較為悠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江的造船業獲得新生,得到發展。1990年,全市共有造船工業企業30家,具有建造一萬噸級以下種類船舶、船用機械、導航儀器及其他機電產品的能力。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現代化造船工業基地之一。

1919年的「久興紗廠」,為江西現代紡織工業之始。新中國成立後,紡織工業得到長足發展,現已成為全市工業的重要支柱。1990年末,紡織工業企業達120多家(含鄉鎮企業),形成棉紡、棉織、毛紡織、麻紡織、化纖、印染、針織、絲綢、紡織器材、服裝等門類齊全行業配套的現代紡織工業新格局。

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同比增長8.4%。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1.1%;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7.5%。

2019年全年發電量237.71億千瓦時,增長23.3%;原油加工量786.6萬噸,增長2.6%;紗47.33萬噸,下降4.7%;服裝1.63億件,增長14.6%;水泥1683.24萬噸,增長0.2%;粗鋼629.73萬噸,增長4.5%。

2019年全市186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12.37億元,增長3.2%;實現利潤497.02億元,下降0.6%。

2019年年末全市入園投產工業企業1482家,比上年末增加85家;安置從業人數25.80萬人;主營業務收入4833.46億元,增長4.9%;實現利潤總額408.74億元,下降3.1%。

2019年全年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51.38億元,增長5.3 %。全年資質內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624.18億元,增長15.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96.6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2.6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082.9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3.65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4.5%,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9%,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1%。非國有投資同比增長6.6%。全市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7.7%;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

2019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51.42億元,同比增長5.5%。商品房竣工面積116.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7%;商品房銷售面積737.37萬平方米,增長8.9%;商品房銷售額454.61億元,同比增長12.6%。

國內貿易

2019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8.9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339.3億元,增長10.9%。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4.01億元,增長11.3%;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97億元,增長12.4%。分行業看,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46.55億元,增長13.2%;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92.43億元,增長11.2%。

2019年,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汽車類實現零售額97.8億元,增長1.5%;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23億元,增長19.3%;糧油、食品類42.9億元,增長12.8%;石油及製品類54.4億元,增長6.1%;金銀珠寶類5.8億元,增長2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22億元,增長44.5%。

對外經濟

2019年全年進出口總額349.7億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出口291.2億元,下降0.8%。

2019年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達23.5億美元,增長8%。實際利用省外2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1041.5億元,增長9.8%;其中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940.3億元,增長8.2%。

金融和保險業

2019年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3809.01億元,比年初增加437.2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908.56億元,比年初增加249.9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1010.25億元,比年初增加72.21億元;廣義政府存款650.88億元,比年初增加6.1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237.21億元,比年初增加108.1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933.19億元,比年初增加413.82億元,其中住戶貸款餘額為1521.73億元,比年初增加298.1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為1404.43億元,比年初增加131.1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7.02億元,比年初減少15.50億元。

2019年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71.87億元,增長12.2%。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7.52億元,增長19.9%;人壽保險保費收入44.35億元,增長7.9%。賠款支出23.67億元,增長2.5%。其中財產保險賠款支出15.11億元,增長15.8%;人壽保險賠款支出8.56億元,下降14.7%。[6]

社會

科學技術

2019年全市縣以上獨立研究開發機構13個。全市共組織實施市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57項,其中國家級23個、省級132項,市級102項。市本級科技三項經費投入2600萬元,與上年持平。全年受理專利申請9473件,授權專利6121件。

教育事業

2019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當年招生3.53萬人,在校生9.83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23所,在校生2.97萬人。普通中學288所,在校生32.82萬人,其中高中在校生11.33萬人,初中在校生21.49萬人。普通小學576所,在校生39.01萬人。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97%,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99%。成人高等專業學校招生1.38萬人,在校生3.26萬人。

高等院校:九江學院、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九江職業大學、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南昌理工學院共青校區、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校。

成人教育:九江學院(內設)、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內設)、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內設)、九江職業大學(內設)、九江廣播電視大學。

普通中專:九江科技中專學校、江西省通用技術工程學校、九江市衛生學校、江西省財務會計學校(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中專部)、九江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九江職業大學中專部。

重點高中:九江一中、九江同文中學、九江三中、九江學院潯陽附中、都昌一中、彭澤一中、瑞昌一中、湖口中學、德安一中、永修一中、修水一中、共青城中學等

體育事業

2019年年末共有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3個(國家級15個、省級8個),晨晚鍛煉健身活動點3000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28個。

九江體育中心選址在鶴問湖東側,占地700畝,總建築面積145920平方米,包含「四館兩場」即5000座的主體育館、游泳館、綜合訓練館、網球館,30000座的主體育場和田徑訓練場,以及一批全民健身體育設施和體育公園,總投資近3億元。建成後的體育中心,能承辦國際、國內單項體育賽事和省、市綜合性運動會。

文化事業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5個,博物館(紀念館)25個。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發射台1座,千瓦級數字廣播電視發射台9座(注含千瓦調頻發射台3座)。全市廣播電視台13個,廣播人口覆蓋率98.8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95%。

醫療衛生

醫療: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九江學院附屬醫院,九江市中醫院,九江市中醫院南院,解放軍第171醫院,九江市婦幼保健院,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九江市第九人民醫院,九江市石化醫院等。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656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25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醫院、衛生院床位23506張。全市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8663人,其中醫院、衛生院22306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51人,婦幼保健機構2420人。在醫院、衛生院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中,有醫師7706人,註冊護士10340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76元,比上年增長8.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496元,增長9.6%。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2元,增長8.9%;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446元,增長12.4%。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50.20平方米,農村居民平均每人年末住房面積56.04平方米。

社會保障

2019年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50萬人,城鄉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125.5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8 %。

2019年全市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6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0.55萬人。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19億元,增加1.17億元。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6.42萬人,增加0.02萬元。年末,全市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1.02萬人(不含離退休人數),減少7.89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63萬人(不含離退休人數),增加0.8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93萬人,增加0.2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5.3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2.3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89.89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2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29.65萬人(含新農合)。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6.48萬人。全市完成省下達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36218戶,其中:城市棚戶區35879戶,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324戶、國有墾區危舊房改造15戶。

2019年年末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床位2.59萬張(2.55萬張養老床位、400張兒童床位)。國內公民辦理收養登記43例,港、澳、台中國公民辦理收養登記0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76億元,接收社會捐贈3490.85萬元。

郵電事業

2019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5.55億元,增長0.3%。年末電話數42.38萬戶,下降9.1%;其中市內電話29.29萬戶,下降4.2%;農村電話11.56萬戶,下降19.0%。年末移動電話用戶463.21萬戶,增長4.1%。互聯網用戶達137.27萬戶,增長14.3%。

資源環境

2019年,全市自產地表水資源量116.6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1%。年平均降水量1213.9毫米,比上年下降9.7%。2座大型水庫年末蓄水量46.36億立方米,比上年末減少1.39億立方米。

2019年全市市、縣級環境監測站14個,環境監察部門15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47天為優,254天為良,54天為輕度污染,8天中度污染,2天重度污染。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2.5%。全市已批准國家級生態鄉鎮27個,生態村1個。已建成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6個。

應急管理

2019年,全市各類事故總起數703起,死亡185人。其中:採礦業2起,死亡2人;商貿、製造業及其他27起,死亡26人;建築業16起,死亡16人;交通事故起數658起,死亡141人(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運輸事故275起,死亡91人)。[7]

交通運輸

概述

長江是中國最大、最長的東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鐵路是中國最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陸上運輸大通道,兩條大動脈在九江市區交匯,九江成為承東啟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

九江港是長江流域十大港口之一,年客、貨運量分居長江各港口第二位和第四位。鐵路有京九、大沙、合九、銅九和昌九城際鐵路「五龍」會聚九江;公路有昌九、福銀、杭瑞、大廣、彭湖、九景等高速公路以及105國道、316國道穿境而過。九江廬山機場按4C級機場設計,可停泊波音737等各種大型飛機。

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九江是東部沿海開發向中西部推進的過渡地帶,是京九、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的交叉點,處於極為重要的位置。從長江流域的格局看,九江是滬、漢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又是長江段贛、鄂、湘、皖四省結合部;從京九沿線看,九江是唯一的水陸交通樞紐,溝通東西南北;從江西省的發展看,九江是唯一通江達海的外貿港口城市,是聯結全省與長江開發帶和沿海開放帶的「北大門」。

2019年全年旅客運輸量9143萬人,比上年下降4.5%,其中,公路旅客運輸量7591萬人,下降6.8%;鐵路旅客運輸量1484萬人,增長8.7%。貨物運輸量17908萬噸,比上年增長7.8%,其中,公路貨物運輸量14939萬噸,增長8.1%;鐵路貨物運輸量1406萬噸,增長5.5%。

鐵路交通

九江位於江西省北部,是江西省的北大門,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其鐵路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多條鐵路的交匯點,江西省綜合性交通樞紐中心,根據最新頒布的「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九江將會有京九鐵路、武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武九客運專線(2016年通車)、九景衢鐵路(2017年通車)、合安九客運專線(2019年通車)、阜岡九客運專線(規劃中)、昌九客運專線(預計2018年開建)、咸宜吉鐵路(規劃中)、常岳九鐵路(規劃中)、池九城際鐵路(規劃中)等多條線路經過九江。

九江站

九江站,始建於1916年,擴建於1996年,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長虹大道60號,隸屬南昌鐵路局九江車務段管轄,現為一等站。是中國南方鐵路重要的樞紐站和客運站,以9站台12線,位居江西省第二。

客運服務有: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不辦理貨運營業。京九鐵路(北京-香港九龍)、合九鐵路(合肥-九江)、武九鐵路(武漢-九江)、銅九鐵路(銅陵-九江)均連接九江站。2010年,昌九城際鐵路(南昌-九江)正式運營開通,武九客專(武漢-九江)計劃於2016年通車,九景衢鐵路(九江-景德鎮-衢州)計劃於2017年通車。

廬山站(九江南站)

廬山站,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沙河街鎮,建於1910年,是京九鐵路、昌九城際鐵路、武九鐵路、武九客運專線的客運車站,隸屬南昌鐵路局九江車務段管轄,二等站。


根據九江鐵路的規劃,未來將會有武九客運專線(2016年底通車)、合安九客運專線(2020年通車)、昌九客運專線(預計2018年開建)、池九客運專線(規劃中)、阜岡九客運專線(規劃中)等高鐵接入。

2016年,合安九客專將開工建設,屆時廬山站將同步擴建。

公路交通

九江是江西省交通樞紐中心,公路四通八達,總里程3753公里,南昌--九江汽車專用公路(昌九大道)已經建成通車,為城際快速通道,按雙向六車道的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規劃,設計速度80km/h。

九江汽車總站擁有發往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安徽、湖南、陝西、海南、廣東、山西、河南、山東、北京、福建等14省、市的經營客運班線117條。擁有進站作業車輛556台,日均班次700餘班,日均發送旅客1.1萬人次,最高峰達2.5萬人次。

九江—瑞昌—碼頭鎮的九碼快速通道已於2010年5月通車。市內已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油路。

國道:105國道、316國道。

高速公路:九江繞城高速、昌九高速公路、G70福銀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九瑞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永武高速、彭湖高速公路、修平高速、都九高速、東九高速公路。

民航交通

九江廬山機場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距市區33公里,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有完備的飛行保障設施設備,可以起降B737、B757、A320等大中型客機,1996年6月18日通航。機場建有12000平方米的候機樓。航線曾開通至北京、上海、西安、廣州、廈門、杭州、成都、濟南、武漢、海口、深圳等城市。

為解決當前九江機場跑道老化,航班限載,機型單一等發展瓶頸,實現九江民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經市政府同意,將於近期對九江機場進行跑道加厚及開展助航燈光改造工程。民航局已與相關部門協調並達成協議,九江機場已於2015年3月21日正式停航,正在擴建改造。

水運交通

九江港,是江西省最大的水運碼頭港口,為江西省第一大碼頭,是長江十大碼頭之一。位於長江中下游岸的九江市區,地處黃金水道長江與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的交匯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5º58′36″,北緯29º43′56″,順長江東至上海856公里,西到武漢269公里,是國家內河主樞紐港之一,是江西省唯一通江達海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該散貨碼頭擬建於三角線散貨港區西段,是該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九江對外通商歷史久長,1858年,九江和漢口、南京、鎮江等城市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九江港是江西唯一的對外口岸,自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外貿港口以來,港口建設日新月異,1992年7月批准九江港正式對外國籍船舶開放,溝通了九江與世界的聯繫。2008年後,九江正式開放為對台直航港口。

公共交通

公共汽車:九江市公共交通主要以九江公交集團線路為主,九江公交現開通運營的線路達50餘條,其中郊區線路5條,跨省公交線路1條。2003年,九江公交集團引進雙層巴士運營,填補了當時江西省尚無雙層公交的空白,2010年,九江市引進12米長度公交,標誌着九江公交從此邁入12米時代。九江公交大多數票價實行一元通票制,其中,雙層車和空調車2元,跨省際17路公交車按站計費。

出租汽車:九江市出租車擁有量為1487輛,分屬全市十幾個出租車公司,以本地生產的利亞納、大眾為主,以及捷達、鈴木、起亞為輔,車輛外觀顏色主要以綠與白為主色調,出租車起步價為7元/2公里,後每公里2元。

軌道交通

九江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5條主線(含1條支線),分別為1號~5號線、1號線支線,遠景總長約149km,設站89座,其中換乘站9座。

1號線: 起點為威家鎮廬山北門站,經廬山大道、長虹大道、長虹西大道、財富大道、八里湖大道、江州大道、廬山北路、廬山南路到達沙河鎮廬山高鐵站。線路全長約31km,共設站19座。

1號線支線:起點為1號線廬山新城站,經廬山新城和怡芳苑南側規劃道路向東至芳蘭村附近設鄱陽湖西站,線路全長6.6公里,設站3座。

2號線: 起點為蓮花鎮站,經十里大道、前進西路、長虹大道、長江大道、九瑞大道、龍開河路、潯陽路、廬峰東路、花果園北路、濱江東路至煉油廠。線路全長約23.38km,共設站18座。

3號線: 起點為九江火車站,沿廬山南路,長城路、九瑞大道、省道S304、銅城大道、赤烏大道、人民南路、瑞南線至瑞昌南火車站。線路全長約39.46km,共設站21座。

4號線: 起點為八里湖大道市政府站,經興城大道、九園路、濂溪大道、木樨路、前進東路、青年路、德化路、潯南大道後接入荷花壠站,線路全長約13.38km,設站12座。

5號線:起點為通江西路赤湖東站,經通江東路、通江大道、賽城湖大道、環湖路、環湖南路、雙瑞路、規劃經一路、至終點廬山高鐵站,線路全長約35.2km,共設站16座。

本次線網規劃同時對廬山旅遊軌道交通進行了初步規劃,廬山旅遊軌道交通由3條線組成,分別為索道旅遊線、環廬山旅遊線、廬山市支線。線路總長約85.4㎞,設站21座。

索道旅遊線:由軌道交通2號線蓮花鎮站,經國道G105、發展大道、規劃經一路至規劃廬山高鐵站西廣場地下設終點站和1號線、5號線實現換乘。線路全長約16.6km,車站4座。

環廬山旅遊線:由索道旅遊線賽陽站,經國道G105、環南山公路、省道S212、縣道X242、環山公路海公段、環山公路姑塘段至廬山大道設終點廬山北門站和1號線實現換乘。線路全長約59.4km,車站12座。

廬山市支線:由環廬山旅遊線秀峰站,沿省道S212、秀峰大道、秀峰大道東路敷設至廬山市市區。線路全長約9.4km,車站5座。[8]

文化

方言

九江地區境內方言複雜,有贛語、江淮官話、客家話等語言。

潯陽區、濂溪區、柴桑區、瑞昌市等地區(屬江淮官話—黃孝片);

德安縣、永修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廬山市、共青城市、修水縣、武寧縣等地區(屬贛語—昌都片、屬贛語—昌靖片);

另外部分武寧縣西南部鄉鎮、修水縣南部鄉鎮還有使用懷遠話(屬客家話-銅鼓片);

飲食

九江市地處贛、皖、鄂、湘四省相接之處,依江偎湖,物產豐富,在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各大菜系在此都有設點,飲食業可謂是相當發達,沿街而過,幾乎可找到全國各大菜系的酒店、飯莊等;另外,九江菜也是贛菜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多年以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講究辣、爛、脆、嫩。

宗教

九江,真儒過化之境,人文鼎盛之區。宗教歷史源遠流長,宗教門類齊全完備,宗教文化鮮明獨特,在中國宗教史和長江流域文化史上占有獨特而突出的地位。

近代學者胡適有過精闢點評:「廬山有三處史跡代表三大趨勢:(一)慧遠的東林,代表中國『佛教化』與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二)白鹿洞,代表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三)牯嶺,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國的大趨勢。

設施

截至2015年末,九江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15個,公共圖書館15個,博物館(紀念館)17個。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發射台1座,千瓦調頻發射台2座。全市廣播電視台13個,有線電視用戶60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97.4%,電視人口覆蓋率98.66%。

戲曲

九江採茶戲,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是一種江西省的漢族戲曲劇種。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區為瑞昌、九江、湖口、彭澤、德安等縣市。曲分南河、北河兩個流派,本劇為流傳九江縣一帶的南河派採茶戲。聲腔分為平板、花腔、漢腔、雜腔、曲牌等五大類。原演出時,不用弓弦樂器伴奏,而以打擊樂,樂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員在樂隊前台演唱,眾人後台幫腔。

九江文曲戲是流行於贛、鄂、皖三省邊界的一個有名劇種,以其清新婉約而引人入勝。文曲戲的前身是「坐唱」。這種「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詞調兒」、「曲子」;湖北黃梅、廣濟叫做「調兒」、「曲子」;安徽的東至、宿松叫「兒家腔」、「文南詞」。

九江彈腔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屬於贛劇支派之一。清道光年間,南昌高腔、亂彈合演之贛劇班社向贛北發展,在德安、星子紮根,後以星子為主要活動基地,流行於星子、九江、德安一帶。主要聲腔為二凡、西皮,兼有青陽腔及民間小曲。

青陽腔,又稱「池州腔」,因產生安徽池州青陽而得名。九江地區主要在湖口縣一帶流行,又叫湖口青陽腔,藝術上繼承了弋陽腔乾唱,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不託管弦,「其節以鼓,其調喧」及「一唱眾和」的特點,但更為熱烈、豪放。角色體制有生、旦、淨、末、丑、外、貼7個行當,後來又增加了小、夫兩個角色。其表演講究「文戲武唱」,娛樂性、趣味性強,火爆熱鬧,常穿插表演竄刀門、盤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藝。青陽腔中還有各種紙質面具,在舞美上極具特色。1999年,湖口縣被省文化廳授予「戲曲之鄉」,2000年和2008年,國家文化部又兩度授予湖口「中國民間藝術(戲曲)之鄉」。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黃岡、安慶、九江等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弦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

報刊

九江本地的報刊有:九江日報、潯陽晚報、九江一周等。

九江市市花定為「荷花」,荷花因為「迎驕陽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成為聖潔代表,友誼象徵和使者。荷花,又名蓮花,與九江淵源頗深,山有蓮花峰,洞有蓮花洞,佳作有《愛蓮說》,廟有蓮花驛寺,池有蓮花池。

樟樹

九江市市樹確定為樟樹,是因為樟樹根深葉茂,四季常青,象徵着堅韌不拔、吉祥如意。樟樹也是九江市現存古樹最多的樹種之一。[9]

地方特產

九江市主要特產有廬山三石、武寧棍子魚(又叫馬頭魚)、廬山鮮筍、廬山雲霧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湖口豆豉、彭澤鯽、九江茶餅、修水哨子、瑞昌山藥、湖口糟魚、黃老門生薑等。

風景名勝

九江,自古為江南著名的遊覽勝地,素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圖畫」之美稱。境內山水風光迷人,名勝古蹟薈萃,眾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230多個景點景觀星羅棋布,構成以廬山、鄱陽湖為主體,融古今高僧、名士妙文、書院翰香、建築藝術和政治風雲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散布於廬山、鄱陽湖之間的其他風景名勝舉不勝舉:有「地下藝術宮殿」美稱的彭澤龍宮洞,有「禪農並舉」而名傳天下的永修雲居山真如寺,有堪稱經典傑作的千年古橋——觀音橋,以及市區的煙水亭、潯陽樓、琵琶亭,九江縣的岳母墓、獅子洞等。

九江風光

九江境內的風景名勝已經形成五區(牯嶺景區,山南景區,潯陽景區,沙河景區,永修景區)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遊覽線)的整體格局。1982年8月,以廬山為中心包括九江市區及星子、湖口、彭澤等縣主要景點組成的廬山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批准並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至1986年,九江市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37處,市級24處。

九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景點可達2000處。石鐘山、鞋山、落星墩、軍山、印山、扁擔山隔水相望,各具姿態;冬季,吳城沙岸湖洲,萬隻候鳥雲集,白鶴天鵝群蔚為稀世奇蠢觀,曾被海外客人譽為「中國第二座萬里長城」,都昌老爺廟是朱元璋所建定名為定江王爺廟,鄰近的鄱陽湖水域是著名的鄱陽湖百慕大三角所在地。九江不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別開,如彭澤的龍宮洞、就河的獅子洞與湧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等。九江北面長江,南屏廬山,東臨鄱陽湖,西望幕阜山,得盡山傍水抱之寵;城內甘棠湖水光瀲九,岸柳成蔭。煙水亭、琵琶亭、潯陽樓、能仁寺、天花宮、浪井、九江長江大橋、九江長江二橋、九江長江三橋、鎖江樓、雲居山、98抗洪廣場、龍源峽等景點可發思古之幽情。

魏晉南北朝時,高僧慧永、慧遠,名道士陸修靜等曾先後來到九江,尋覓淨土,築舍修行。從東晉至清末到九江和廬山為官,訪友,遊覽,隱居的著名文人雅士多至500餘人。

1996年廬山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6年被批准為中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19年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22014.1萬人次,增長18.2%。其中境外遊客56.05萬人次,增長18.8%;國內遊客21958.05萬人次,增長18.2%。全年旅遊總收入為2147.56億元,增長17.8%;其中外匯收入2.2億美元,增長14.7%。

廬山,又名「匡廬」,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山體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並稱「四大避暑勝地」。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五老峰南麓,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與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因朱熹和學界名流陸九淵等曾在此講學或辯論而成為理學傳播的中心。幾進幾出的大四合院建築,布局相當考究;從建築材質結構上看,石木或磚木結構,以明、清建築為主,屋頂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2000年開始,白鹿洞書院每年出版一本《中國書院論壇》,每年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

東林寺

東林寺,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東距廬山牯嶺街50公里。因處於西林寺以東,故名東林寺。東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 (384年),為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院之一。東林寺是佛教淨土宗(又稱蓮宗)的發源地,也被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視為祖庭。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國家著名佛教道場、江西省三大國際交流道場之一。東林寺自建造以來,至2014年已有1600多年歷史,滄桑歷盡,屢廢屢興。此外,九江還有能仁寺、西林寺等寺廟。

鄱陽湖

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其餘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饒市境內,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內。匯集贛江、修河、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

鄱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萬隻候鳥,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來此越冬。如今,保護區內鳥類有300多種,近百萬隻,其中白鶴等珍禽50多種。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

潯陽樓

潯陽樓,中國江南十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區的九華門外的長江之濱。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於唐代江州刺史韋應物的詩中。隨後,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而真正使潯陽樓出名的是古典名著《水滸傳》。小說中的宋江題反詩、李逵劫法場等故事使潯陽樓名噪天下。

煙水亭

煙水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之一,相傳為三國時名將周瑜的點將台故址。唐代詩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詩句 「別時茫茫江浸月」,稱「浸月亭」。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在九江講學時,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頭水色薄籠煙」詩句,名「煙水亭」。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亭皆毀。至明末,重建煙水亭於浸月亭舊址。

琵琶亭

琵琶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長江大橋東側,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建於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歷史,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長江一段)頭,有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訴說身世,觸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贈之,亭名由此而來。

鎖江樓

鎖江樓,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區東北郊一公里處的長江南岸(九江長江大橋旁)。這裡原有一組古建築,由江天鎖鑰樓(即鎖江樓)、文峰塔(即回龍塔)以及四條鐵牛等許多附設建築組成,現僅存鎖江樓塔。

長江之濱,九江市東北隅,傲然屹立,高聳藍天,瀟灑古樸,偉岸氣昂,塔影鎖江,風雅微妙。塔高35米,造就七層,六面錐狀,青磚砌身,石鑿拱頂,宛如撐天大柱突兀江畔。塔內原有木梯,沿梯盤上,登臨頂端,極目環顧,北瞰遠山渺黛,南視古城幽雅,仰觀藍空蔚媚,俯看碧江波粼,正如當年懸掛在此對聯所云:「百荻波光當岸繞,黃梅山色過江來。」是為潯陽十景之一。此處原系一回龍磯,江岸突起躍出江面30餘米,流水至此漩轉激湍,常有行船在此處遭難。

真如寺

雲居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西南部,原名歐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山頂真如寺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發祥地,總面積21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69.7米。

屬宗教遊覽、休閒觀光的山嶽型自然風景名勝區。雲居山自然風光秀麗,尤其是被譽為人間仙境的百花谷景區更為突出,沿途奇山異石,溪水瀑布,古寺牌樓,僧侶塔林,名勝古蹟比比皆是。山上空氣清新,植被繁茂,近2000多種天然植被,千年古杉樹、千年古樟樹、千年古銀杏樹、千年古桂花樹、千年古櫟樹及近千年的伯樂樹、香果樹、羅漢松等樹木比比皆是,盛夏酷暑氣溫僅為22度。[10]

著名人物

九江名人

九江是文學家陶淵明、黃庭堅、白鷺洲書院創始人江萬里以及建築家雷發達的故鄉;東晉時,荊、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潯陽人。同時代的周訪、周楚、周撫一家兩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功勳。北宋將領王韶(德安人),南宋將領余玠(修水人),曾率部與吐蕃部落和蒙古軍作戰有功,分別官至樞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運動中,九江湧現了維新志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武寧人李烈鈞湖口起兵,反對帝制維護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還有餘慶鰲、蔡公時、蔣彝、許德珩、吳征鎰、袁隆平、潘際鑾、楊叔子、杜宣、畢必成、黃遠生、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蔡若虹、萬昊、沈德詠、樊友山等名人。

城市榮譽

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港口城市

全國園林綠化城市

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活力休閒城市

「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10強稱號

2012「最中國創意名城

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2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2014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

2014中國最美文化旅遊城市

2014中國最美生態旅遊城市

2014中國最美人文休閒旅遊城市

2016年9月19日,九江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

2018暢遊中國100城

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2018年12月21日,九江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 「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城市排名

2018年9月,九江入選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排名第49位。

2018年12月,九江入選「2018中國陸最佳商業城市榜」,排第97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