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亞歷山德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亞歷山德羅(法語: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語:A-Lịch-Sơn Đắc-Lộ/亞歷山德羅?,1591年3月15日-1660年11月5日),又譯亞歷山大·德·羅德,是法國出身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在十七世紀初遠赴當時的交趾支那進行天主教的傳教任務,對越南天主教的奠基與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

簡介

亞歷山德羅出生於法國的亞維農,1612年4月24日,年僅21歲的他進入耶穌會,成為一位見習修道士,立志為傳教工作奉獻自己的一生。

為傳播天主教信仰,亞歷山德羅在1619年遠赴中南半島,於1620年抵達河內,加入一個早於1615年已經在當地成立的耶穌會宣教團。當時越南正值鄭阮紛爭時期,亞歷山德羅花費了十年時間,周旋在此時由鄭主控制的後黎朝朝廷中。亞歷山德羅給耶穌會的文書中誇大的宣稱他讓超過六千名的越南人民改信天主教,然而亞歷山德羅始終未能使當時的越南主政者接受天主教信仰。

在這十年中,亞歷山德羅出版了後來被許多越南學者用來創造新的越南文字系統的《越葡拉詞典》。在此基礎上創造的新的系統主要使用羅馬字母,就是現在的越南國語字。

驅逐

1624年,他被派到東印度的交趾支那。1627年,他前往越南東京工作,直到1630年,鄭主鄭梉意識到天主教信仰傳播的威脅,開始驅逐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德羅也被驅逐出境。

亞歷山德羅被逐後,到了澳門居留,教授哲學十年。之後,他再次回到越南,不過這次他轉移目標,前往當時由南方阮主控制的中部順化周邊,幷在當地傳教長達六年。天主教信仰在當地的快速傳布引起阮主阮福瀾的疑忌,將他判處死刑,不過之後獲減刑為驅逐,於是再次遭到流放。

外方傳道會

1649年,亞歷山德羅返回羅馬,為了遠東宣教工作,請求傳信部派教區代牧(vicars-apostolic)遠赴遠東訓練和任命當地的教士,並同時要求增加遠東傳教的資金。不過傳信部對他的請求並沒有興趣,於是亞歷山德羅前往法國徵求志願者。這些人屬於一個叫「好朋友」的小團體,這個團體的人員後來成立了巴黎外方傳教會。巴黎外方傳教會的神學院於1663年開始訓練傳教士,教宗與傳信部後來也在1655年接受了亞歷山德羅的要求。1658年,兩位「好朋友」的成員被任命為越南首兩位宗座代牧區的宗座代牧(Apostolic vicariate),一位是陸方濟(François Pallu),另一位是朗培·德拉莫特(Pierre Lambert de la Motte),他們也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始祖。

陸方濟後來在交趾支那工作,德拉莫特在越南東京工作。這兩位教區代牧在遠東工作,標誌着羅馬天主教在遠東工作的一個新階段。

1665年,遠東區本地神學院在阿瑜陀耶開學,這使亞歷山德羅的早年工作在遠東得到穩固。

晚年

亞歷山德羅後來被派到波斯,並於1660年在波斯的伊斯法罕逝世。

學術成就

羅德在越南期間完成了第一部越南語天主教教義詰問以及第一部拉丁文-葡文-越南文辭典,這部辭典在很多地方使用羅馬字母拼音拼寫越語發音,幷在日後被許多越南學者廣泛地應用于越南書寫系統的改良,不過羅馬式越文在當時仍未普及,只限於少數的越南天主教徒使用。直到法治時期,越南展開文化改革的民族主義運動,其中之一便是推行羅馬式越文。改革派的越南民族主義者認為越南要真正獨立,一定要「反法」、「脫漢」,為達成目標,讓社會大眾認同一套簡單的文字工具,使群眾有機會吸收新知識,讓教育得以普及。越南民族主義者極力推廣羅德所創的越文拼音系統,因此改良後的越南國語現在成為了越南主要的文字書寫系統。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2],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視頻

亞歷山德羅 相關視頻

2016天主教肇源堂聖誕小品天堂門外清晰版
波蘭人信仰天主教,他們在過復活節時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