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體溫調節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目錄

名詞解釋

體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是指溫度感受器接受體內、外環境溫度的刺激,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相應地引起內分泌腺、骨骼肌、皮膚血管和汗腺等組織器官活動的改變,從而調整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恆定的水平。

人體的體溫調節是個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的最終目標是核心溫度,以心、肺為代表。而機體的內、外環境是在不斷地變化,許多因素會干擾深部溫度的穩定,此時通過反饋系統將干擾信息傳遞給體溫調節中樞,經過它的整合作用,再調整受控系統的活動,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體熱平衡,達到穩定體溫的效果。

方式

行為性

行為性體溫調節即動物通過其行為使體溫不致過高或過低的調節過程。如低等動物蜥蜴從陰涼處至陽光下來回爬動以儘量減小體溫變動的幅度。人在嚴寒中原地踏步、跑動以取暖,均屬此種調節。人類能根據環境溫度不同而增減衣着,創設人工氣候環境以祛暑禦寒,則可視為更複雜的行為調節。 [1]

自主性

自主性體溫調節即動物通過調節其產熱和散熱的生理活動,如寒顫、發汗、血管舒縮等,以保持體溫相對恆定的調節過程。

機制

產熱過程

機體代謝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只有20~25%用於做功,其餘都以熱能形式發散體外。產熱最多的器官是內臟(尤其是肝臟)和骨骼肌。內臟器官的產熱量約占機體總產熱量的52%;安靜時骨骼肌產熱量約占25%。運動或使役時,肌肉產熱量劇增,可達總熱量的75%~80%。冷環境刺激可引起骨骼肌的寒顫反應,使產熱量增加4~5倍。產熱過程主要受交感-腎上腺系統及甲狀腺激素等因子的控制。因熱能來自物質代謝的化學反應,所以產熱過程又叫化學性體溫調節。

散熱過程

體表皮膚可通過輻射、傳導和對流以及蒸發等物理方式散熱,所以散熱過程又叫物理性體溫調節。輻射是將熱能以熱射線(紅外線)的形式傳遞給外界較冷的物體;傳導是將熱能直接傳遞給與身體接觸的較冷物體;對流是將熱能傳遞給同體表接觸的較冷空氣層使其受熱膨脹而上升,與周圍的較冷空氣相對流動而散熱。空氣流速越快則散熱越多。這三種形式發散的熱量約占總散熱量的75%,其中以輻射散熱最多,占總散熱量的60%。散熱的速度主要取決於皮膚與環境之間的溫度差。皮膚溫度越高或環境溫度越低,則散熱越快。當環境溫度與皮膚溫度接近或相等時,上述三種散熱方式便無效。如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則機體反而要從環境中吸熱。變溫動物即常從環境中獲得熱能。

皮膚溫度決定於皮膚的血流量和血液溫度。皮膚血流量主要受交感-腎上腺系統的調節。

蒸發是很有效的散熱方式。每克水蒸發時可吸收0.58千卡的汽化熱。常溫下體內水分經機體表層透出而蒸發掉的水分叫做無感蒸發。其量每天約為1000毫升。其中通過皮膚的約600~800毫升;通過肺和呼吸道的約200~400毫升。一般在環境氣溫升到25~30℃時,汗腺即開始分泌汗液,叫做出汗或顯汗——可感蒸發。環境氣溫等於或高於體溫時,汗和水分的蒸發即成為唯一的散熱方式。出汗是人類和有汗腺動物在熱環境中主要的散熱反應。無汗腺的動物如狗等,主要以熱喘及流涎等方式來增加蒸發散熱。汗腺分小汗腺和大汗腺兩種:小汗腺分布於人體全身皮膚,以手掌、足跖和前額最密。猴、貓、鼠等的汗腺主要分布於足跖部,它受交感神經的膽鹼能纖維支配。大汗腺開口於毛囊的根部,分布於動物全身皮膚,而人類則較不發達,局限於腋窩、外陰部等處,它受腎上腺素能纖維支配。出汗反射也分兩類:1.由溫熱刺激引起的為溫熱性發汗。2.由精神緊張或疼痛引起的為精神性發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