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佤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佤族

佤族雲南省獨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耿馬雙江鎮康永德瀾滄盂連等地,部分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原稱「卡佤族」,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

佤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過去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0世紀50年代創造了佤族文字。

起源和歷史

在佤族地區普遍流傳着「司崗里」的傳說。西盟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石洞,「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很早是從石洞裡出來的。傳說從石洞裡最先出來的是佤族。石洞位於阿佤山中部,離西盟縣城以西約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視為「聖地」。而滄源地區的佤族解釋「司崗」是「葫蘆」,「里」是出來,意即人類從葫蘆里出來的。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里」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里」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1]

宗教信仰

西盟等地佤族群眾普遍相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是因為過去佤族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人們無法擺脫自然和疾病所帶來的災難,從而對自然現象和疾病產生恐懼心理,認為山川,河流,生物和他們所不理解的一切自然現象都有「精靈」(或稱「靈魂」、「鬼」、「神」)的主宰,這些「精靈」會給人們帶來安危禍福,於是就對這些虛構的抽象力量加以崇拜。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木依吉」(滄源佤族稱為「梅吉」),把它看作是主宰萬物的最高精靈。它似光、似水、似空氣,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開天的「達路安」,闢地的「達利吉」,管地震的「格拉柔姆」,掌打雷的「達阿撒」,佤族的祖先「格雷諾」,都是「木依吉」的兒子,還有司水的「達娜」,司風的「達務」,司樹的「達瓦」,司谷的「司歐布」以及給人類帶來各種疾病的精靈,都受「木依吉」的差遣。因此,佤族剽豬、剽牛和獵頭血祭,都是為了供養「木依吉」,「拉木鼓」是請「木依吉」接受奉獻,新房子落成還要搭竹凳請「木依吉」坐着觀賞跳舞,以祈求「木依吉」和眾鬼神幫助擺脫自然和疾病所帶來的各種災難。 過去,佤族篤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舉行多次大型的「祭鬼」儀式。於是木鼓就成了一種獨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是一項整個村寨人都要參與的盛大活動。拉木鼓是一般在陽曆1月間進行。屆時,魔巴(巫師)鳴槍並敲擊召集村寨群眾。舉行祭祀和剽牛活動。 古往今來,佤族人民把木鼓當作靈物崇拜,認為敲木鼓可以通神靈,驅邪魔,降吉祥。[2]

服飾特點

佤族服裝承繼原生態的浸染工藝並經腰機編織而成。線料有棉線、麻線、彩色毛線。棉線採用植物紫梗、衣果、山李子汁和麻粟樹皮同煮取水浸染色澤,成色均勻自然。

佤族崇拜紅色和黑色,服飾多數以黑為質,以紅為飾,基本上還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標誌着佤族人粗獷、豪放的堅強性格。 相對來說,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麼特別。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上刺山林圖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長刀或火槍,給人以雄壯威武之感。 而婦女們的裝束特點分明與眾不同。最突出的是頭戴寬約3公分左右的銀箍,留長髮;身着靛青色無領大襟右衽及橫條花筒裙。腰系紅布寬腰帶和數十根細藤圈。耳掛垂肩圓形大耳環,頸戴銀質大項圈,細項鍊。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戴長約五公分傘狀大耳筒,筒頂還刻有各種花紋。有的婦女在耳筒內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幣,出門趕集,隨用隨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區西盟,無論家庭貧富婦女們都有一副寬手鐲,長年套在手腕上。手鐲寬約五公分,多用白銀製成。上面刻有精緻的各種圖案花紋,美觀閃亮,是佤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汲取傳統服飾精髓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佤族現代裝。現代裝美觀大方。女裝有三角領短袖套頭衫,對襟短袖衫,圓領、方形領長袖衫,下配超短或中短筒裙、長筒裙等裙式,較為隨意多變,具有真穿、時尚、休閒等特性。配飾有銀質頭箍、耳飾、各種項飾、手飾乃至腳飾等具有文化及時代特性的飾品。男裝有立領對襟長袖衫,馬褂等,多飾以牛頭圖案或「AV」字樣,配以紅色包頭。[3]

建築特點

佤族聚居的瀾滄江邊、怒山山脈的南段地帶,山巒疊嶂,被稱為阿佤山區。這裡在北回歸線之內,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佤族先民600多年前就遷徙、聚居在這裡,繁衍生息。

佤族的住房,各地區不同。受漢族影響較大的地區,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個別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區的住房構造和形狀與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築材料均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頂端保留樹杈,用以托梁,橫樑上再托上一些細竹子,然後覆以茅草,築成架空的「竹樓」。[4]

傳統節日

、狂歡節

狂歡節佤族習慣稱「臥」(vō),意為盡情玩樂,忘記一切。其它的節日都與宗教有一定的關係,唯有狂歡節是佤族認為是娛樂自身的節日,所以說它被稱為「臥」。

、望(van)

「望」是播種的意思。常言道:「民以食為天」,佤族把播種當成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所以說在播種季節必須要殺牛,最少要殺雞請客,然後打歌跳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齋(jāi)

「齋」可以稱之為新米節,一般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前後,其意識請谷魂回家,請德高望重的老人嘗新米。為了愉悅谷魂就打歌跳舞,甚至談情說愛,預祝豐收,祈求上天的保佑。「齋」是佤族第三大節日,在這個節日當中,一般都是拜望老人、父母、兄弟姐妹的季節,所以說也被佤族稱之為團圓節。

、比牙(biag)

「比牙」象徵收穫的結束,是建房建寨最好的時候。過了這個節,就可以動土興工。該節日主要是供奉梅依吉神為主,請求得到梅依吉的關心和愛護,在來年依然全家幸福,五穀豐登。

、佤族還有很多的節日,比如說祭木鼓節等。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佤族貢象節。它最能夠體現佤族是一個熱愛大自然,努力建設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民族,所以,佤族有一些地方每年都要貢奉大象,認為大象是富裕的象徵。[5]

飲食文化

佤族從事農業為主,喜飲酒、嚼檳榔。嚼檳榔使許多人染成黑齒赤唇,以此為美。飲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節慶、婚喪、待客、議事時,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因而有「無酒不成禮[6]

相關視頻

佤族舞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