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保險策略是中國專有文化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目錄

名詞解釋

保險策略即期權保險策略,又稱保護性買入認沽策略,是指投資者在已經擁有標的證券、或者買入標的證券的同時,買入相應數量的認沽期權。

該策略的成本等於股票的購買成本加上認沽期權的權利金支出成本。由於在保護性買入認沽策略中,認沽期權為買入持倉,即權利倉,投資者只有權利,沒有義務,因此在採用保護性買入認沽策略時,不需要繳納現金保證金,也不會面臨強行平倉風險。

通常情況下,大家習慣把這一策略理解為「為手中持有的股票購買保險」,這也是期權為現貨投資者管理投資風險的最常用策略之一。

5保險策略相關案例分析

在什麼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選擇構建期權保險策略

假設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長期看好,但擔心短期受到大盤拖累或遇到黑天鵝事件影響而股價下跌,那麼可以買入認沽期權,在未來就有權利以約定價格賣出股票,鎖定賣出價格,從而降低股價波動的損失。

另外,當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基於種種考慮無法賣出(如股權質押融資,股票流動性不足等),但又擔心股價下跌,希望對衝下行風險時,可以選擇買入認沽期權。

保險策略的構建

使用場景:持有證券並已經獲取收益,捨不得賣又害怕回調,希望既能持股待漲,又能在回調時保護已有利潤

策略操作:在持有標的證券的情況下,買入該標的證券對應的認沽期權。

策略理由:購買認沽期權後,若到期日現貨市場上標的價格跌至行權價以下,可以按照行權價的價格將標的出售給義務方。

構建保險策略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保險策略時,有三個要點:

1、選擇到期日

期權在到期後如果不行權則價值歸零,因此應根據計劃持股的時長選擇相應的到期日。若決定持股到12月,那麼認沽期權也應買12月到期的期權,避免風險敞口。

2、行權價

根據行權價的不同,保險的效用和成本也有所不同。選擇實值期權,保險效果好但成本也比較高,而選擇虛值期權,儘管成本低了很多,但在買入開倉後較難觸發行權價,無法實現保險效果。通常選擇平值或平值上下一檔的期權構建保險策略。

3、期權合約數量

保險策略建倉時,應確定保險的量,可以選擇等量對沖(如持有10000份現貨就買入一張認沽期權來做保險),也可以選擇中性對沖(根據delta值進行保險以保證整個組合delta接近0)。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保險策略的優缺點

保險策略的優勢包括:

1、與其他對沖工具相比,期權保險策略在鎖定現貨價格下行風險的同時,保留了現貨價格上漲的潛在獲利空間;

2、與其他對沖工具相比,期權的資金使用效率更高,使用更少量的資金就可以實現近似的對沖效果。

保險策略的缺點在於:

1、因時減值對策略不利;

2、波動率下降對策略不利;

3、合約有期限限制,該策略只能在合約期限內提供下行風險保護。

保險策略相關案例分析

舉例說明策略損益情況:

假設期初標的價格S0=4元,行權價K=3.9元的近月認沽期權價格P0=0.05元。通過持有標的和買入認沽期權可構建保險策略。

情況一:若到期時,標的價格高於行權價K=3.9元,認沽期權沒有行權價值,P1=0元,買入認沽期權的損益為:

P1-P0=0-0.05=-0.05元

假設到期標的價格S1=4.2元,標的持倉損益為:

S1-S0=4.2-4=0.2元

此時保險策略的到期損益為:

S1-S0+P1-P0=4.2-4+0-0.05=0.15元

隨着標的上漲,買入認沽的行權價值始終為0元,最大虧損就是付出的權利金成本P0=0.05元,持有標的收益不斷增加。因此,該保險策略理論上向上潛在收益空間無限。

情況二:若到期時,標的價格低於行權價K=3.9元,認沽期權具有行權價值,投資者可以按3.9元將標的行權賣出,此時,保險策略的到期損益為:

K-S0-P0=3.9-4-0.05=-0.15元

包括賣出標的的損失

K-S0=3.9-4=-0.1元

以及買入認沽期權的成本P0=0.05元。隨着標的下跌,買入認沽的行權價值不斷增加,投資者始終能以行權價K=3.9元的價格將標的賣出,在買入認沽期權上獲得標的下跌收益,與持有標的下跌損失相互抵消。因此,該保險策略的最大損失為:

(K-S1-P0)+(S1-S0)=K-S0-P0

=3.9-4.0-0.05=-0.15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