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兗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兗州(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

濟寧市兗州區原圖鏈接

簡介

兗州,這顆鑲嵌在祖國華北平原上的明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着極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

兗(yan),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古為九州之一,今稱濟寧市兗州區(九州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

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講學"詩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外文名稱 方言 所屬地區 郵政區碼 地理位置 行政區類別 政府駐地 別名 火車站 面積 氣候條件
兗州市 Yanzhou city 中原官話蔡魯片 山東省濟寧市 272100 山東省西南部 市轄區 新兗鎮 嵫陽 兗州火車站 651平方公里 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電話區號 下轄地區 著名景點 車牌代碼 行政區代碼 人口 機場
0537 7鎮、5街道 興隆塔、天下第一劍 魯H2、魯HF 魯HU 370882 63萬(2013) 濟寧曲阜機場

歷史

地名由來

兗州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先秦著作《尚書·禹貢》。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劃天下之地為九州,兗州即為其一。《禹貢》就是各州向朝廷貢賦的標準。其中最普遍為人們接受的還是大禹定九州。如《史記·夏本記》說,大禹"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衢";《左傳》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說"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還有《山海經·海內經》的"帝乃命禹卒布土定九州"等等。這些記載都把九州和大禹連在一起,這說明了大禹在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在關於大禹治水的傳說中,他的足跡曾經走遍當時的天下。但是,傳說中他曾有鑿開三門峽、開劈龍門等工程,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認為是後人為了崇拜他而創作的神話。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史前那次大洪水最嚴重的災區應是地勢低洼的黃河下游一帶,這一帶才是大禹治水的最主要的工地。安作璋先生曾說:"傳說大禹治水,主要活動地方就在今兗州一帶。"因此,如果說大禹是在兗州劃定了九州,也不無道理。

九州都有哪些,各種文獻的記載也並不統一。《禹貢》所記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呂氏春秋》則沒有梁州而有幽州;《爾雅》則把青州、梁州換為幽州和營州。對大禹劃九州的說法,近現代以來頗有一些學者不以為然,郭沫若、顧頡剛等都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禹貢》成書於戰國時代,九州的概念是當時具有大一統思想的作者對諸雄疆域的托古創製,這些學者的看法已普遍為學界接受。但是,近些年來又有一些學者對此重新進行審視,他們依據考古發掘中對文化類型的分析歸納,得出的結論是:"不管《禹貢》成書於什麼年代,其對於九州的記載都是應有夏代的史實作為依據的。九州不是古代行政區劃,也不是戰國時的托古創製,而是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就實際存在的,源遠流長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區系,反映了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這種看法無疑較前又進了一步。

兗州的這個"兗"字,來源於兗水。兗水又稱濟水,發源於今河南省濟源縣的王屋山中。濟水分黃河南和黃河北兩部分,後來由於水系變化,黃河以南如今已經沒有濟水了。兗水的兗字古代寫作"沇"。在小篆里,"三點水"有時候可以寫成"橫水"而放在"允"字的上邊,後來由篆書向隸書演化時,"橫水"就變成了"六",於是成為今天的"兗"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兗州……小篆作沇,隸變作兗,此同義而古今異形也。"

兗州的"兗"字,還被後人賦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義,那就是端信。此說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的緯書《春秋元命苞》:"兗,端也,信也。"初唐編《晉書》、《隋書》等國家正史,都曾對此轉述引申,例如《隋書·地理志》就說:"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其地兼得鄒魯齊衛之交,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這就更明確地說明,不僅"兗"字有端信的含義,而且兗州人也是端信的人。

說兗州的"兗"字有端信的含義和兗州人有端信的稟性,不是偶然的。兗州人的端信,既是地理條件、自然環境的賜予,又有歷史的淵源。兗州是個好地方。

兗州有十分悠久的農耕文化傳統。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相對封閉的社會結構、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等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方式,塑造了兗州先民遵守規範、敬畏權威、嚴謹認真、誠實淳樸的品格。另外,兗州在地緣上屬於魯文化區域,魯文化也可以稱為儒家文化,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個人的品格修養和道德完善。歷代地方志評論兗州的民風,往往是:"家家自以為顏路,人人自以為由求,人皆知讀聖賢之書,文質彬彬乎過人,弦誦洋洋乎盈耳"(元《方輿勝覽》);"其俗溫厚馴雅,華而不窕,有先聖賢之風"(明《兗州府志》);"土風和厚,家多弦誦,民俗馴謹,無狙獷氣"(清《滋陽縣誌》)。端信,正是這種風氣和精神的概括。兗州的歷史上,確實也出現了不少堪稱端信楷模的人物,像我們後文將陸續介紹到的顏回、范淑泰、牛運震等;相信在今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這種精神將不斷與時俱進,發揚光大。

建制沿革

兗州地圖原圖鏈接

"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

古代的行政區劃往往以地理條件為根據,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夏、商、周三代均有關於九州或十二州的記載,雖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兗州",作為地理概念用語。其地約在今河南東北部、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春秋以後,諸侯國逐漸確立了自己的行政區劃,但由於地理概念的代名詞不太適應作為行政區劃的用語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廢除州名,全國實行郡縣制。

兗州正式作為行政區劃是在西漢武帝設十四州刺史時開始的。

漢代由於"開地斥境",擴大了疆域規模。據《漢書·地理志》載,漢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把全國重新劃分為十四州,設十四州刺史部。兗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設在濮陽,轄山陽(轄瑕丘、橐縣、方與……等)、東郡、陳留、濟陽、泰山、東平六郡國。王莽時期認為漢代的"州名及界,多不應經",把州名作了改動或合併,兗州未變。東漢建武十一年(35),將西漢時期的朔方併入并州,改全國為十三州。兗州治所在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40里),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今兗州屬山陽郡)、濟陽、東平八個郡國,大體範圍在今山東西部及河南東部。

三國時,兗州區域屬魏國。曹操領冀州牧後,為擴大勢力範圍,縮小其他州區併入冀州,兗州轄區未動,仍轄八個郡國。僅將漢時陳留改為陳留國,任城國改為任城郡。據《三國疆域志》載,兗州初治昌邑,後移治廩丘(今山東鄄城縣東)。

晉時,設兗州刺史部,轄濮陽國、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陳留郡、濟陽郡、任城國、高平國(治昌邑,轄瑕丘、金鄉、巨野……等)八郡國五十六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晉滅掉吳國,把全國劃分為十九個州部。永嘉年間設立二十一個州部。兗州均為其中之一,初治廩丘,後移治鄆城(今山東鄆城西北)。晉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淪沒,附屬後趙。戰亂中的兗州黎民百姓,大量南遷,到東晉元帝時便在南方設置了僑州、僑郡、僑縣、僑鄉等,兗州為僑州之一,治所設在京口(今江蘇丹徒)。晉明帝太寧年間(323-325)以郄鑒為兗州刺史,寄居廣陵(今江蘇揚州江都區東北)。康帝建元初(343)寄治金城(今江蘇南京江寧區北)。穆帝永和(345-356)中僑治下邳(今江蘇邳州市東),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陰(今江蘇淮安),孝武帝太元(376-396)中還治廣陵,並割江淮地區為兗州轄境,領十四郡。歷史上稱廣陵之兗州為南兗州。而稱北方鄆城同時存在的兗州為北兗州。北兗州轄東平、高平、濟陽、濟北、任城等郡。

南朝劉宋初年,武帝劉裕平河南,又設兗州於滑台(今河南滑縣),時稱西兗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移治鄒山(今山東鄒城東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徒遷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把兗州區域分屬徐州、冀州,其兗州舊地為魯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復立兗州,治瑕丘,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陸(今江蘇沛縣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齊、梁時,又設北兗州於清江,設南兗州於廣陵。

兗州降魏之後,僑治於淮陰,舊地兗州移治於滑台,後治瑕丘。時稱瑕丘之兗州為東兗州,復曰兗州。而滑台之兗州則為西兗州。北魏孝昌年間(525-527),西兗州又移治於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北魏太和年間(477-499)置南兗州於渦陽(今安徽蒙城縣東北),北魏正光年間(520-525)又移治譙城(今安徽毫州)。當時稱兗州(瑕丘)、西兗州(滑台)、南兗州(譙城)為三兗州。東魏時設兗州於瑕丘,改置南兗州於陳留,西兗州於濟陽(今山東曹縣西北)。北齊時,改清江之兗州為淮州,廣陵之兗州為東廣州。

隋初沿襲前制,開皇三年(583),"遂廢諸郡,行州縣之制"。大業二年(606),瑕丘之兗州改為魯郡,領十縣。西兗州改為東郡,南兗州改為譙郡。

唐高祖李淵立朝後,實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兗州。治所設在瑕丘,領任城、瑕丘、平陸、襲丘、曲阜、鄒、泗水七縣。貞觀十四年(640)置兗州都督府,轄兗、秦、沂三個州。天寶元年(742)改兗州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復為兗州,領八縣,同時設兗海節度使,治瑕丘,隸屬河南道,轄兗、海、沂、密四個州。

五代十國時期,梁、唐、晉、漢設兗州秦沂節度使,屬河南道,治瑕丘。到後周時期,因慕容彥超據兗州時反叛,遂降兗州為防禦州,領六個縣。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兗州升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為襲慶府,治瑕縣,隸屬山東東路,下轄瑕縣(今兗州)、奉符(今泰安)、泗水、襲縣(今寧陽)、鄒縣(今鄒城)、任城(今任城)、仙源(今曲阜)、萊蕪、金鄉、魚台十個縣。

金改設兗州。初置泰寧軍,治嵫陽。大定十九年(1179)改為泰寧軍節度使,隸屬山東西路,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元朝設兗州,治嵫陽,隸屬濟寧路。憲宗二年(1252)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1268)復屬濟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隸濟寧路總管府,轄嵫陽、曲阜、泗水、寧陽四個縣。

明初,嵫陽併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清代仍設兗州府,治滋陽,隸屬山東省。據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兗州府志)記載,兗州府轄一州十三縣。

1913年廢州府制,改道縣制。撤銷兗州府,府所在地改屬濟寧道。

1948年7月,滋陽縣城區稱兗州縣,農村稱滋陽縣。同年12月,市縣合併,稱滋陽縣,隸屬尼山專署。

1962年1月,滋陽與曲阜分治,滋陽縣改稱兗州縣,隸屬濟寧專署。

1984年4月進行行政體制改革,兗州縣隸屬濟寧市,下轄十三區(鎮),三十五個鄉,六個街道辦事處,五個居民委員會。

1992年兗州縣轄五個鎮八個鄉。

1992年8月1日,撤縣設市,兗州縣改稱兗州市。

1995年兗州市轄九鎮四鄉。

2002年兗州市轄十鎮和兩個辦事處,下轄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3個省級經濟園區。

2005年8月17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兗州市將黃屯鎮東稻營、西稻營、楊廠、東張莊、老府莊、金家村等6個村劃歸新兗鎮管轄。

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兗州區。[2]

兗州城區原圖鏈接

行政區劃

2013年10月,兗州區轄3個街道、7個鎮:鼓樓街道、龍橋街道、酒仙橋街道、新兗鎮、大安鎮、新驛鎮、顏店鎮、興隆莊鎮、漕河鎮、小孟鎮,總面積535.1平方千米,總人口51.58萬人。其中,原轄區的黃屯街道、王因街道由國家級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際管轄。[3]

自然地理

位置

兗州位於東經116度49分30秒 北緯35度33分10秒。地處魯西南平原,東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臨水泊梁山,素有"東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稱,是濟寧市組群結構大城市的經濟中心。

氣候

年光照日數2406~2903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124.7千卡/平方厘米,4~10月份是玉米等夏秋作物生長旺盛期,此期大於10℃的輻射量為87千卡/平方厘米。兗州屬半濕潤暖溫帶氣候區,具有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冷熱明顯,四季分明等特點。歷年平均氣溫13.6℃,春季19℃,夏季22℃,秋季20.5℃,冬季-0.3℃。以1月份氣溫為最低,平均-2℃;7月份最高,平均26.4℃,全年≥0℃積溫5025℃,≥5℃積溫4981℃,≥10℃積溫4505℃,≥15℃積溫3747℃,≥20℃積溫3674℃。全年無霜期210~240天。歷年平均降雨量733毫米。

水文

兗州地下水資源豐富,總儲蓄量達20億立方米,是山東省三大富水區地下水唯一尚未大量開採利用的地區。[4]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土壤類型以潮褐土為主,占59.37%,其次為砂姜黑土,占33.01%,潮土占7.62%。2000年土壤耕層容重1.3g/cm,總孔隙度59%,有機質1.4%,全氮0.087%,鹼解氮85.5mg/kg,速效磷27.7mg/kg,速效鉀112mg/kg,極適於玉米、小麥、花生等作物栽培。

水資源

兗州地下水儲量約20億立方米,深層日開採量可達60萬立方米,是山東省三大豐水區中唯一尚未大量開採的地區,水質較好,屬於奧陶系央求溶裂隙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純淨水。兗州西南的南四湖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可利用的地表水量為14.5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兗州煤田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儲量200多億噸,有特大型現代化礦井6對,年開採量3500多萬噸。煤質為低磷、低硫、低灰份、高發熱值的優質氣煤和煉焦配煤,也可作為動力煤。2008年10月,山東省地礦局物化探勘查院在濟寧新發現一處特大型鐵礦,其中顏店礦段資源量達10億噸,潛在經濟價值達1500億元。

經濟發展

綜合

2012年GDP達到506.2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收入30.08億元,增長22.65%;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省市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高於GDP增幅。2012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13.5億元,同比增長11.9%;1-10月份,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1.3億元,增長14.4%;固定資產投資179.4億元,增長22.9%。

第一產業

2006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34.22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17.22億元,增長3.1%;林業產值1.51億元,增長115.7%;牧業產值14.43億元,增長2.34%;漁業產值0.17億元,增長13.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億元,增長47.5%。

201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6.46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農業產值29.85億元,增長15.6%;牧業產值24.54億元,增長19.9%。糧食總產創歷史新高。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9.63萬畝,糧食總產量達46.15萬噸,比上年增加3.72萬噸。畜牧業發展總體向好。年末豬牛羊存欄量38.11萬隻頭,增長18.6%。

第二產業

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上年的160家發展到184家,新增24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51.6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工業增加值73.2億元,增長22.0%。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9.8億元,下降1.9%;集體企業1.2億元,增長9.7%;股份合作企業1.3億元,增長42.4%;股份制企業196.8億元,增長2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36億元,增長40.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6.5億元,增長16.2%。輕工業總產值142.7億元,增長20.4%;重工業總產值108.9億元,增長25.7%。輕重工業總產值比例為56.7 :43.3。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實現產值97.86億元,同比增長28.3%,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9%,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2010年,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一、二、三、四季度分別達到25.4%、27.4%、23.7%和27.4%,穩居濟寧各縣市區之首。全年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736.54億元,增長42.9%;其中,輕工業產值354.08億元, 增長53.8%,重工業產值382.46億元,增長34.2%。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80.49億元,同比增長33.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9%,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總量和占比均居濟寧市各縣市區之首。骨幹企業帶動支撐作用明顯。太陽紙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兩百億、華勤集團超一百五十億,分別達到218.59億元和152.12億元,分別增長57.1%和26.3%。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13.98億元,增長40.0%;實現利潤54.32億元,增長35.5%;實現利稅75.46億元,增長35.1%。

第三產業

2010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17282萬美元,同比增長19.7%,其中,出口37909萬美元,增長22.6%。實際到帳外資9515萬美元,增長14.2%。

2010年,金融機構年末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214.29億元,比年初增加29.84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39.22億元,比年初增加21.74億元。金融機構年末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154.23億元,比年初增加31.04億元,新增額比上年增長9.6%。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62.4億元,比年初增加11.2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10年末共有普通中學28所,在校學生28442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學生15352人;初級中學22所,在校學生13070人;職業中學 6 所,在校學生8543人;小學73所,在校學生3034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4.74%。

科技

2010年共取得各類重要科技成果50項,有6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濟寧市科技進步獎。全年申請專利128件,獲授權專利70件。

文化

2010年末共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7.2萬冊。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

衛生

2010年末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2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5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各2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中等醫學教育機構1個。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619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015人,註冊護士948人。醫療床位2446張。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3人,擁有病床4張。年末共有33.68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年為7.97萬農民報銷醫療費605.95萬元。

交通

兗州被譽為"九省通衢,齊魯咽喉"。京滬、新石鐵路在此交匯,動車組在此停靠,到北京、上海的時間4小時左右,正在建設的京滬高鐵停靠站距兗州僅15分鐘路程。兗州火車站是全國一等貨運站,是魯西南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和貨運中轉站。年貨物吞吐量達1000萬噸,有16股鐵路專用線,為從事煤炭運銷,貨物運輸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公路四通八達,京福、京滬、日蘭高速在附近通聯,公路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東距日照港210公里,西距京杭大運河30公里,水路年貨運量達3000萬噸。距曲阜機場60公里,距濟南機場150公里。

風景名勝

興隆文化園

兗州興隆文化園按照"一園三區"總體布局規劃建設,是以佛教文化資源為基礎,集禮佛、演藝、禪修於一體。西區為禮佛祈福區,由高118米的靈光寶殿、靜心園、觀音園、興隆寺等組成。東區為體驗演藝區,推出大型實景演出《菩提東行》,有8萬平方米的室內大型佛教主題公園體驗樓,區內99米高的合十塔與演藝、主題公園有機融合。南區為禪修休閒區,通過塌陷地生態治理,建設藝術村和度假村。

興隆塔

興隆塔始建於隋朝,因興隆寺而得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空苡磚塔,底基周長48米,高54米,二層外部設平座,二、四、六、七層盲窗修飾,通體區分兩截,上下疊加,呈母子相托狀。下七層粗大深厚,內設台階式磚梯踏步,層間設迴廊,遊人可順梯拾階迴旋而上;兩截間形成2米寬的陽台,四周有石雕欄杆,憑欄遠眺,風物盡收眼底.上六層驟縮細小,挺秀玲瓏,直入雲端;六層空心,設有樓板木梯直至塔頂(現已拆除);塔頂用琉璃瓦製成的蓮台寶相式寶剎,塔內有題名碑記6塊。舊時每年正月十六此處有廟會。唐、宋、明、清歷朝修葺,解放後修繕一新,供人遊覽賞景。

金口壩

金口壩在城東五里泗、沂、府河交會處,系調節河水流量的設置。1966年以前獸河工農兵大橋未建成時,此壩為兗州至曲阜的必經之路。因其所處位置重要,壩身石與石之間均以金屬(鐵)扣接,故名。

西桑園遺址

西桑園遺址位於小孟鎮西桑園村西約200米處的一片高台地上。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00米,面積4萬平方米。1992年,西桑園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因遺址

王因遺址位於王因鎮王因村南一片高地上,長、寬各約200米,總面積4萬平方米。1992年,王因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吳寺遺址

西吳寺遺址位於小孟鎮西吳寺村東南,為相傳趙王河古河道北500米處,高出地面1.5-2米,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1957年發現。1997年,西吳寺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泗河大橋

泗河大橋位於兗州城南泗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長約200米,寬8米,15孔,純以巨石砌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面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緻,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歷時五載,在當時為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歷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為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陽山

兗州市古時曾因此稱為『磁陽縣』。原本有東、西兩個山頭,在當地『磁』、『滋』與『茲』混用,有稱『滋陽山』、『茲陽山』、『茲山村』的,為兗州市道教協會辦事處.

文物珍品

天下第一劍

在兗州博物館陳列的大廳里,有一把碩大、修長的鑄鐵劍,重1539.8公斤,長達7.5米,劍柄上鑄有文字圖案。銘文為:"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金一鳳置"。圖案為:劍的吞口為一個怒目橫眉的怪獸頭形狀,叫"睚眥",傳說它是龍王九個兒子中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性格兇猛好鬥,才作了兵器上的裝飾。據有關專家介紹,這把大劍,無論是重量還是其長度,在華夏現今出土的劍文物中均屬第一。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成為四方來客到兗州參觀的首選項目。

興隆塔地宮文物

兗州興隆文化園原圖鏈接

2008年,在兗州興隆塔地宮內出土石函,石函內有鎏金銀棺、金瓶、舍利、佛牙等珍貴文物,另有一塊"安葬舍利"碑刻。經鑑定,石函、鎏金銀棺、舍利金瓶為國家一級文物,舍利碑刻、玻璃瓶為國家三級文物。石函是安葬佛陀舍利的最外層石棺,此次出土的石函四周和頂蓋上刻有人物圖案和花紋,圖案表現的都是護法神、佛弟子,形象栩栩如生。石函內鎏金銀棺長0.47米、寬0.2米、高0.25米,表面鏨刻圖案豐富,表現釋迦牟尼涅盤的場景及佛教神像,在金棺內發現金瓶、頂骨真身舍利和長約7厘米保存完好的佛牙兩顆,以及大小色彩不一、數量眾多的舍利;金瓶為純金製品,通高0.13米,瓜棱狀,蓋頂端坐一尊弟子形象,內盛裝舍利。專家稱,興隆塔地宮發現的宋代鎏金銀棺圖案內容之豐富,刻畫之精細,可與法門寺唐代單體金銀寶函相媲美,石函上刻畫如此眾多的護法神,也是首次發現,此次發掘成果對古代佛教文化研究以及書法史、繪畫史的研究都是寶貴的財富。

沙丘城碑

此碑於1993年泗河枯水季節在兗州城東南一里許之泗河內出土。石高38厘米,長141厘米,厚22厘米。上鐫文字26行,每行8字,字大約3厘米見方。文字前無標題,後端已殘缺。現有文字基本保持完整,清晰可讀。因文中有"沙丘城"字樣,習慣稱之為"沙丘城碑"。碑現藏兗州市博物館。

金石圖

兗州市圖書館古籍室中,藏有一部著名的古碑帖著作《金石圖》的清樣稿本,為世所獨存,彌足珍貴。該書為兗州人牛運震編撰,內容圖樣(拓片)為山西合阝陽人褚峻仿照原碑帖摹寫縮刻,成稿時間為乾隆八年(1743)。稿本分四冊,為近於正方形的大型開本,35cm×30cm,冊頁式裝裱,每冊封面為褐色絹托裱的樟木板,貼有白色絹書籤,上寫"金石圖"三字,下有兩行小字:"亮濟張廷瑜囑門人念橋許桌題"。序文之後,逐頁內容為古碑帖摹刻拓片及解說配文,所收自周秦石鼓文下及歷朝各代碑帖,幾近百種。在略大於手掌的拓片上,有的縮刻着百餘文或數百文並飾以原物樣輪廓及圖案,或一些剝落損殘之狀,再加上那筆筆不苟、端莊秀麗的小楷說明文字,可謂盡善盡美,洋洋大觀。

著名人物

江公,經學家江公,史佚其名,是漢武帝(前140-前87)時的經學博士。

陳湯,陳湯字子公。西漢元帝時(前49-前34)的傑出軍事將領,被封為關內侯。

儲光羲,儲光羲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年間(718-741)舉進士,任過縣尉一類小官。

畢再遇,畢再遇(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在開禧二年(1206)開始的北伐戰爭中,他任主將,被封左驍衛將軍,武功大夫,鎮江都統制,兼權山東、京東招撫司事,兼揚州、淮東安撫使。

范淑泰,范淑泰(1503-1642)字通也,大來,又字木漸。24歲中舉,次年成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吏科左給事中等職。

牛運震,牛運震(1706-1758)字階平,號真谷,空山,人稱空山先生,是清代著名的循吏和學者,其著作涉及經學、史學、文學、金石學諸領域,有《空山堂文集》9種101卷。

王景禧,王景禧(1867-1932)字燕泉,號石蓀。光緒十六年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兼國史館協修,又任順天鄉試同考官,著作有《金石釋文》《知吾所好齋金石文史考》等多種。[5]

名優特產

壯饃

兗州"壯饃"其直徑約為50公分,厚度達5-7公分不等,每個壯饃,重達10斤以上。

胡辣湯

又名糊辣湯,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湯類食品。有這麼一句話在流傳,"不喝胡辣湯,一輩子不知香"。喝起來清心透脾,舒肝潤腸。[1]

榮譽

2013年 第二屆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2011年 2010年度全省國土資源執法模範縣

2011年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

2011年 全國首批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市

2011年 全國綠色小康先進市

2011年 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市

2011年 全省對外開放先進市

2011年 全省服務業發展先進市

2011年 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市

2011年 省級文明城市

2011年 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市

2010年 2009年度全省國土資源執法模範縣

2010年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0年 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市

2010年 全國農村飲水安全示範市

2010年 全國平安農機建設示範市

2010年 全國文化先進市

2010年 全國義務教育先進市

2010年 全國法制建設先進市

2010年 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

2010年 全省城鄉低保規範化建設先進市

參考資料

  1. 兗州概況兗州區人民政府網
  2. 歷史沿革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網
  3. 兗州行政區劃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網
  4. 兗州自然地理環境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網
  5. 歷史名人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