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刀刺在背傳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刀刺在背傳說
圖片來自itsfun

刀刺在背傳說(又譯為匕首傳說背後一刀傳說德語:De-Dolchstoßlegende.ogg|Dolchstoßlegend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流傳的傳言,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該傳言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會戰敗,是因為德軍在前線作戰,而猶太人、社會主義者卻在國內煽動革命和輿論,使政府不得不向敵國投降。由於德國戰敗,不少德國民族主義[1] 者懷恨在心,就用這個傳說譴責外國人與非民族主義者出賣德國。

協約國的宣傳

英美傳媒經過密集的宣傳戰後,成功塑造了德意志帝國具有普魯士軍國主義與犯下危害人類罪的惡名。協約國之一的君主專制國家俄羅斯退出戰爭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與英美等協約國形成強烈對比。英美等國以自由民主見稱,而同盟國則是專制國家。此論調為西方傳媒所大量炒作。這對於美國參戰之事非常重要,因為美國總統威爾遜支持美國參戰,指出要「使世界安全,捍衛民主」。

德國名將魯登道夫在其回憶錄指出,霍亨索倫家族在戰時未能察覺到協約國的宣傳,以致失敗。因此,納粹黨在德國當政期間,一直嘗試掌握當時協約國如此成功的宣傳策略。雖然德國被視為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她的停戰建議就幾乎全被否決。在戰爭第二年,雙方都認為,簽訂沒有割地賠款或領土得益的條約就等於政治自殺。因此,德國當時的建議是要求保留她占據的比利時之領土。

魯登道夫斷言,協約國要求之和議將與德拉古式條約無異。然而,德國人民並不相信他的理論,卻深信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社會主義者、自由主義者以及德國社民黨在戰前早已是德國的著名民主派,協約國承諾和議與在其後恢復德國主權,更贏得以上黨派的一致贊同,大力支持停戰。戰爭持續下去,德國的盟國也開始質疑打仗的理由。

凡爾賽條約

1918年11月11日,世界大戰終於結束,而魯登道夫的預言就幾乎馬上實現。雖然戰爭完結了,但英國繼續封鎖歐陸長達一年,令德國物資短缺,民不聊生。魏瑪共和國政府簽署的凡爾賽條約,更被認為是極度苛刻,完全不是德國人民在最初所期待的。

然而,凡爾賽條約出乎德國人意料之外:德國必須割讓約一成的領土、讓萊茵蘭非軍事化、讓法國占領薩爾區和付出大量賠款(分70年還債,直到1988年)。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戰爭罪責條約:德國必須承認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

然而,在戰後幾年內,協約國願意減少賠款,讓德國能對抗蘇聯的擴張,德國最後只付出了賠款的八分之一(詳見洛桑會議)。

德國投降後,協約國從沒有占領德國領土,而當時西線的德軍仍在法國北部。而且,當時列寧與德軍議和,在3月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德國奪得大量俄國在東歐之領土與賠款。這代表德國打敗了俄羅斯,也表示當時德國仍有勝利之機。於是,很多德國人都深信德軍所向披靡,根本沒可能會戰敗。換句話說,只要政府代表沒有「賣國求榮」,而國家又沒有因革命而崩潰,德軍一定會取勝。對一些德國人而言,即使必須求和,他們也相信協約國會根據十四點和平原則寬待德國。

條約之所以被認為是奇恥大辱,最主要還是它被認為嚴重損害德國主權與民族尊嚴。

強烈反響

於是,德國的保守派民族主義者與前軍事領導人就藉此諉過於人。最著名的代罪羔羊就是威瑪共和國的領導層、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以及「國際猶太人」,亦即被認為「為富不仁」的猶太人。以上人士統統被稱為「十一月罪犯」,被指為出賣民族的罪人,包括批評德國民族主義、煽動叛亂、煽動軍事工業之罷工與牟取暴利。最重要的是,「十一月罪犯」被指叛國,與所謂民族大義相違背。

以上的論調很大程度上源於停戰時德國仍保有若干軍事優勢的假象:德國投降之時軍隊仍然留在法國比利時,尚未有波及德國領土。在1918年初,魯登道夫發動的皇帝攻勢更幾乎兵臨巴黎,德國國民(甚至前線官兵)對於1918年下半年起的軍事失利所知不多,結果在一種樂觀的、自認可以取勝的氣氛下意外地得知戰敗。部分不滿現狀的德國人,就指責軍事工業的工人在戰事的緊急之際發動罷工,引致德軍軍備不足,令其失敗。他們聲稱罷工乃叛國行為,而猶太人則要負上最大責任。

這忽略了德國在戰爭上的位置,也忽視了個人的力量如何在前線被邊緣化。隨着戰爭經濟的發展和總體戰之出現,其實可能是全新的戰爭模式令德國戰敗。

無論如何,刀刺在背傳說在戰後廣泛流傳,後來並令極具種族主義色彩的納粹黨能借之獲得公眾的支持。1919年,德國革命仍然持續。共產黨人成立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最後被右派的自由軍團鎮壓並推翻。由於此蘇維埃的領導成員大多是猶太人,故此反猶太主義者在進行宣傳時,便為猶太人扣上「賣國的共產黨人」的名號。

社會分化

戰爭的開始,在最初的確消除了德國社會的分化。新教路德派教徒、天主教教徒、猶太人社會主義者、右翼勢力與自由主義分子都因戰爭而團結。不過,隨着戰爭的變化,原本的分化再度出現。天主教徒、社民黨人與猶太人對戰爭之熱情減退,令其對國家的忠誠受到質疑。藉助發戰爭財的人士與參加罷工的工人也遭到批評。克虜伯就因為替交戰雙方提供軍備,而遭到別人的譴責。個人利益往往被其他行業牽引着。德國政府設立最高價格管制以干預經濟,而商人則以轉移生產目標作回應,造成物資短缺。以上情況令社會緊張,經濟秩序受到破壞。在1917年,單單在德國就有五百次罷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社會之不安,往往是經濟因素居多,而非人民是否愛國的問題。雖然德國的生產力在1917年到1918年時大幅下跌,但其實當時德國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最高峰,無法再增加產量。根據後來的統計,德國根本無能力與英國、法國和美國打消耗戰而取勝。德國的確是歐陸大國,但她的工業產量與人口完全比不上整個協約國集團。雖然她打敗了俄國,但同年美國之參戰,已註定德國後來的失敗。美國僅僅在戰爭最後一年才加入戰場,而其國力又遠勝德國。

參考文獻

  1. 民族主義,na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