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忠波(導演)

劉忠波
圖片來自1905電影網

劉忠波,山東人,1979年出生,作家,紀錄片導演,先後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現為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劉忠波

民 族:漢

出生日期:1979年11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南開大學文學院

職 業:作家,導演

出生地: 山東蓬萊

代表作品: 《潤身》、《灰魚》、《郎毓秀》、《微光漫遊》、《彎腰刺青的男人》

職 稱: 教授

國 籍:中國

人物簡介

劉忠波,1979年11月出生,山東蓬萊人。2002年入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學專業,學習電影理論與創作,2005年獲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入南開大學傳播學系任教,主要從事 紀錄片創作及電視文藝編導的教學和理論研究工作。

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紀錄片創作、電視編輯、電視節目形態研究。

學術興趣:紀錄片編導理論、影視文化傳播、影視產業發展研究 [1]

近期論文

  1. 《怪異-真相-虛構 ——埃羅爾莫里斯紀錄片的延續與變異》,載於《中國電視》2010年第4期。
  2. 《美國電視電影發展概述》,載於《中國電視》2009年第8期。
  3. 《紀錄片欄目的定位及實現路徑》,載於《電視研究》2009年第1期。
  4. 《人物文獻紀錄片的素材開發》,載於《中國電視》2007年第9期。
  5. 《紀錄片同期錄音的觀念與方法》,載於《現代電視技術》2007年第7期。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於紀錄片的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構建與傳播研究(15BXW026),2015-2020,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日本紀錄片中的中國形象(13YJC860024),2013-2017,主持人

天津市藝術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津派」紀錄片的美學取向、文化價值以及對本地城市文化的影像傳播問題研究(B12060),2012-2016,主持人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十批特別資助項目:二戰後日本紀錄片中的戰爭敘事與歷史認知研究(2017T10052),2017-2018,主持人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6批面上一等資助項目:多重話語空間下中國形象的建構:以紀錄片為分析對象(2014M560176),2014-2016,主持人

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項目:日本紀錄片的中國影像傳播與中國形象研究(AS1309),2013-2015,主持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當代紀錄片與中國形象研究(NKZXB1252),2012-2014,主持人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西方紀錄片對中國紀錄片創作觀念的影響研究(NKZXB10138),2010-2012,主持人

南開大學文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紀錄片創作觀念研究(06QN046),2006-2008,主持人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紀錄片發展戰略研究(15BC031),2015-2020,主要參與人,3/10

所獲獎勵

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第16屆/2019)

國家廣電總局「星光獎」電視文藝優秀評論獎(第四屆/2016、第五屆/2018)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會獎」論文獎(第10屆/2017、第9屆/2016、第8屆/2014)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會獎」著作獎(第11屆/2018)

天津市寫作學會優秀學術論文獎(2013)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第12屆/2016、第10屆/2014)

南開大學文學院雲林獎教金(2012年度、2010年度)

南開大學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16年度、2014年度、2013年度)

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優秀博士後學術成果」獎(2017年度)

南開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度,1/1)

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年度,9/9)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