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恂 (三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恂(?-?),一名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的兒子。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劉禪將劉恂冊立為新興王[1]。蜀漢滅亡後。劉恂與劉禪及劉禪的其餘後裔遷徙到洛陽。劉恂兄長劉璿先死於鍾會之亂,劉禪本應立次子劉瑤為嗣,卻因為偏愛劉恂而立劉恂為嗣,文立勸諫,劉禪不聽。劉禪去世後,劉恂承襲為安樂縣公[2],劉恂驕橫暴虐,梁州、益州的人士都想上表廢黜他,文立阻止他們說:「他只損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殃及百姓。」後來劉恂淫亂無道,何攀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張寅作書進諫指責,要他思量文立所言。[3]

劉恂的子孫於永嘉之亂時全部死絕。[4]

張澍記載洮陽王劉恂不願被遷移到洛陽,與關索商議後南逃,衛瓘派騎兵追擊,霍弋呂凱合力攔阻,追兵才退去。諸葛瞻的兒子諸葛質爲使者進入南中與入與孟獲之子夷帥孟虬聯絡,孟虯之母祝融夫人認為如果拒絕是不仁的行為,於是孟虬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回復劉恂,讓他住在永昌。[5]張崇琛指出此記載中劉恂的封號洮陽王錯誤,且與孫盛蜀世譜》記載完全矛盾,而關索、祝融夫人出自元、明之際的《花關索傳》及《三國演義》,諸葛質也不見於隋唐之前的典籍,均為虛構人物,所以張澍的記載並不可靠。[6]

參考文獻

  1.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
  2. 《三國志注·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蜀記云:諡曰思公子恂嗣。
  3. 《華陽國志·卷十一》:安樂思公世子早沒,次子宜嗣,而思公立所愛者,文立諫之,不納。及愛子立,驕暴。二州人士皆欲表廢。立止之曰:「彼自暴其一門,不及百姓。當以先公故得爾也。」後安樂公淫亂無道,何攀與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張寅為書諫責,稱:「當思立言。」
  4. 《三國志注·卷三十四·蜀書四·二主妃子傳第四》:孫盛蜀世譜曰:璿弟,瑤、琮、瓚、諶、詢、璩六人。蜀敗,諶自殺,餘皆內徙。值永嘉大亂,子孫絕滅。
  5. 《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諸葛篇》:澍桉:《雜記》云:「後帝赴洛,洮陽王恂不忍北去,與關索定策南奔,衛瓘發鐵騎追至,得霍戈、呂凱合攻,方退。諸葛質為使,入蠻邦結好。時孟虬為王,祝融夫人曰:『卻之不仁。』虬從母命,回報洮陽王,住永昌。」
  6. 張崇琛 《武侯鼎蜀諸葛亮世家》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ISBN 7-206-02668-0 239-2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