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華希昆蟲博物館

華希昆蟲博物館坐落在四川省都江堰青城山腳下,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是我國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展出標本數量居亞洲第一,博物館收藏有全部四川省已發現蝴蝶種類和珍稀、觀賞昆蟲標本,以及大量我國各地蝴蝶、昆蟲標本。其中蝴蝶僅我國種類就達1700多種,占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是國際學術界公認全球收藏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收藏蝴蝶種類數3倍於歐洲全部蝴蝶種類。被《紐約時報》等眾多國外媒體稱為「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博物館珍藏有來自6大洲40餘國的57多萬件珍稀奇特的昆蟲標本,許多藏品在我國絕無僅有。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目錄

介紹

國內首家現代化昆蟲博物館、擁有全亞洲最多展出標本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展出標本數量居亞洲第一,博物館坐落在青城山新遊客中心。展品立足本土,兼顧世界,展出重點為按照科學分類系統,系列化展示的以青城山為代表的四川蝴蝶和觀賞昆蟲種類,同時包括大批國內過去從未展出過的世界各地奇特昆蟲。與世界同類博物館相比,該館擁有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完備博物館設施,從展品內容到展廳建設均不遜於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昆蟲博物館。除大量稱奇於世界的標本外,還擁有龐大的多媒體電腦展示系統、昆蟲電影放映廳、採用數千隻著名觀賞蝶種製作的蝴蝶樹與蝴蝶柱、按照實物等比例精確放大的昆蟲巨大仿真模型等頗具視覺衝擊力的現代化展示設施。許多展品在世界獨一無二或與世界頂級昆蟲博物館接軌。例如,多媒體電腦展示系統為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總量近百萬字,昆蟲照片多達五千種,內容豐富程度在世界各國昆蟲博物館中位列第一。30倍等比例精確放大,體長1-3米卻與真實昆蟲一樣擁有纖毫畢現細節的昆蟲超仿真模型,完全按照國際一流博物館展品標準設計製作,與在歐洲各國久負盛名,世界10 大自然博物館中的牛津大學博物館、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米蘭自然科學博物館內展出的昆蟲模型製作水準相同。

發展歷史

博物館於2011年6月1日起正式免費開放。該館2004年由我國昆蟲學家趙力創立,原名華西崑蟲博物館,2010年更名為華希昆蟲博物館。2013年5月,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成為了我國982家民辦博物館裡僅有的11家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1]

管藏文物

博物館珍藏的蝴蝶占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還珍藏有世界各國名貴蝴蝶以及40多萬隻珍稀奇特的昆蟲標本。除本土種類,華希昆蟲博物館還收集了來自6大洲40餘國的世界名貴蝴蝶和昆蟲數千種,許多資料和標本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其中包括世界唯一雌雄同體大力神王蛾在內的大批國內從未被展出過的奇特昆蟲。該博物館成立後,結束了我國西部地區至今沒有一家專門的現代化昆蟲博物館對豐富的昆蟲資源進行展示、研究的歷史。

四川省蝴蝶種類達700餘種,超過歐洲大陸總和,被國際專家視為世界研究昆蟲最有價值的地區之一,是日本全國蝴蝶種類的3倍,比號稱「蝴蝶王國」的中國台灣地區還多出近300種。

華希昆博物館館長趙力自幼痴迷於昆蟲收集與研究,系高級生物和野生動物保護工程師,中央電視台(CCTV)科學顧問,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全球鱗翅目(蝴蝶與蛾類)調查計劃中國區首席專家,WWF(世界自然基金會)、CI(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等國際著名自然保護組織特邀國際專家組成員。20多年來他走遍中國,考察蝴蝶等昆蟲,行程10餘萬公里,拍攝昆蟲照片20餘萬幅,出版專著多部,發表論文和科普文章數百篇。他在台灣出版的巨著《中國鱗翅目——蝴蝶》達2000餘頁,照片上萬幅,是世界上記錄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專著,曾獲台灣教育圖書最高獎項——金鼎獎。在內地出版的中國首部昆蟲文化科普書《圖文中國昆蟲記》則被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等評定為向青少年推薦的一百本優秀圖書。他因此被媒體和學術界譽為「中國蝴蝶王子」和「中國的法布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