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華李

南華李(學名:Prunus salicina Lindl.,又名:竹絲李),薔薇科李屬植物。其原產於中國烏石蒙里,現主要生長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廣東省信宜市錢排鎮及平塘鎮等。

南華李為小喬木,高9~12米,樹冠廣球形;樹皮灰褐色;小枝平滑無毛,灰綠色;葉片長圓倒卵形或長圓卵圓形;花通常3朵並生,直徑1.5~2厘米,花柄長1~1.5厘米;萼筒鍾狀,無毛,萼片長圓卵圓形,少有鋸齒;花瓣白色,寬倒卵形;種子縫合線的兩側有凹形「齒痕」;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面向上微凸;果皮素綠,外披白色蠟粉;核細,食時肉與核自然分離。其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分布區域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廣東省信宜市錢排鎮、平塘鎮等

目錄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9-12米,樹冠廣球形;樹皮灰褐色,起伏不平;小枝平滑無毛,灰綠色,有光澤;純正的南華李,種子縫合線的兩側有凹形「齒痕」是南華李的主要標誌;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面向上微凸;果皮素綠,外披白色蠟粉;核細,食時肉與核自然分離。果大核小,色如碧玉,肉質嫩滑爽脆,汁多無渣,清甜可口,較耐貯藏。1957年7月,馬壩區演山斗禾沖村的群眾,曾選出優質正宗南華李5公斤,郵寄到北京送給毛澤東主席品嘗。

葉片長圓倒卵形或長圓卵圓形,長6-12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側脈6-10對,與主脈呈45度角,急劇地彎向先端,邊緣具圓鈍重鋸齒,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淺綠色無毛,有時沿葉脈處被軟柔毛或脈腋間有少數髯毛;葉柄長1-2厘米,有腺或無腺。

花通常3朵並生,直徑1.5-2厘米,花柄長1-1.5厘米;萼筒鍾狀,無毛,萼片長圓卵圓形,少有鋸齒;花瓣白色,寬倒卵形;

核果球形,卵球形、心臟形或近圓錐形,直徑2-3.5厘米,栽培品種可到7厘米,黃色或紅色,有時為綠色或紫色,梗窪陷入,先端微尖,縫合線明顯,外被蠟質果粉;

核卵形具皺紋,粘核,少數離核。

生長習性

生長環境

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迅速,結實期早,產量高。抗灰腐蝕病強,果實耐貯藏,花期較早。在寒涼地區有時易受早霜影響。

物候期

萌動期:3月中、下旬;

開花期:4月中旬;

果熟期:7-8月;[1]

落葉期:11月中旬。

分布範圍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廣東省信宜市錢排鎮、平塘鎮等。

參考資料

  1. 南華李,搜狗,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