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南窯筆記》是清代早期出現的一部陶瓷札記類著作,採用一條一記、隨寫隨錄的撰述方式,其內容對於探究明清兩代景德鎮的制瓷工藝流程及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該書也是繼督陶官唐英《陶冶圖說》之後的又一部陶瓷工藝學力作,在學界影響力頗大。可惜的是,該書的著者及成書時間自清末以來,一直是個謎,這給陶瓷理論研究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此,陳寧博士從史料記載、正文內容、編排體例以及稿本的流藏經過、裝幀形式、書法風格等多個方面考證了該書的著者及成書時間,認為該書「當由清代學者張九鉞編撰而成,初稿於乾隆42年」,並對張九鉞的生平事跡做了詳細介紹。[1]


據查,張九鉞,字度西,號陶園,又號紫峴山人、羅浮花農等,湖南湘潭人,清代知名學者,書香門第,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尤其在乾隆中期,張九鉞曾在江西諸縣治政五年,經常到景德鎮調查制瓷工藝,進而撰成《南窯筆記》一書。[[]]陳寧博士在文章中表示,張九鉞的這項學術成就已被學界「遺忘」百年,今人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南窯筆記》說:「釉水色澤,全資窯火,或風雨陰霾,地氣蒸濕,則釉色黯黃驚裂,種種諸疵,皆窯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則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窯變一種,蓋因窯火精華凝結,偶然獨鍾,天然奇色,光怪可愛,是為窯寶,邈不可得。」

窯變的結果,不外兩種情況:一是窯病,二是窯寶。

所謂「窯變」,主要是指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窯內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其表面釉色發生的不確定性自然變化。[2]


古人對窯變的定義,相對來說,更加寬泛,甚至將瓷器器型的變化也包括在內。例如《稗史匯編》認為:「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

而在《古物指南》、《陶成記事碑記》中,則進而將「人巧」所為的釉色變化,增加進了「窯變」之中。《景德鎮陶錄》也認為:「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態,直名之曰窯變,殊數見不鮮耳。」對這種具體的「人巧」之法,《南窯筆記》記載道:「法用白釉為底,外加釉里紅元子少許,罩以玻璃紅寶石晶料為釉,塗於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顏色變幻,聽其自然,而非有意預定為某色也。其復火數次成者,其色愈佳。」而這種「人巧」的窯變也往往不是一種特定的色彩。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