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盧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盧漢

來自 牛遊戲網 的圖片

中文名:盧漢

盧漢(1895—1974),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1] ,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2]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和平解放雲南,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3]

  歷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

  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彝族,原名邦漢,字永衡,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歷任雲南省政府主席,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等職,雲南昭通人。

  盧漢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步兵科。是龍雲的表弟,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後隨龍雲加入滇軍,二人受到唐繼堯的重用。

  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台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任第1集團軍總司令,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和平解放雲南。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歷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

  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盧漢的一生主要有兩大功績:抗日、起義。

  正如毛澤東慰勉他的話說:「你在雲南起義,為人民立了大功。你抗了日,又起了義,你就是黃花晚節香。」

  盧漢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第4期步兵科,為龍雲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後隨龍雲加入滇軍,二人受到唐繼堯的重用。歷任滇軍排、營、團、旅、師、軍長、雲南省政府主席等職。

  抗日戰爭時期任第60軍軍長,參加台兒莊戰役。武漢保衛戰任第1集團軍總司令,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

  人物年表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盧漢出生於昭通市炎山鄉中寨的一個彝族奴隸主等級的吉狄家族。祖籍,四川省布拖九都人。

  其父盧元達 彝族名叫吉狄源達(1874—1926)曾捐過一個游擊的官銜。

  其母劉氏(1874—1946)是家庭婦女。

  根據墓志銘記載,盧元達共有6個兒子,即永恆(永衡、邦漢),邦彥,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據墓志銘可見,盧漢在6兄弟中,排行居長。夫人龍澤清是龍雲的表妹(其父親是龍雲之舅父),生有兒子國良,國成均在美國,小女國梅健在北京。

  盧漢雖然出生於奴隸主家族,但幼年時期也參加過田間勞動。後來又與龍雲一道,被送進昭通城內讀書。但二人對「三、百、千」不感興趣,於是流浪於雲南昭通與四川涼山布拖的金沙江兩岸地區,拜江湖術士馬得勝為師,學得一手好拳法,頗有俠義心腸,與龍雲、鄒若衡並稱為「昭通三劍客」。

  1911年春,盧漢、龍雲、鄒若衡出外收購木材,後因木筏被撞壞貨物沉沒,淹死二十餘人,無顏回鄉,只好去四川另謀出路。

  6月,四川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反抗清廷出賣築路主權,史稱「保路運動」。雲南永善人魏煥章也在川南組織了一支隊伍,自任統領,參與了保路運動,要攻打清朝四川總督趙爾豐。盧漢遂跟隨龍雲、鄒若衡投入魏煥章部。

  同年冬,辛亥起義後,雲南都督蔡鍔決定派兵支援尚未起義的四川,滇軍援川軍第一梯團長(相當於旅長)謝汝翼,奉命率部經昭通入川至敘府(今宜賓市)。龍雲、盧漢得知滇軍來到,遂一同投奔謝汝翼梯團。謝汝翼得知他們是雲南人,也歡迎他們參加滇軍,暫時給予「候善員」名義,等待安排。龍雲、盧漢就在辛亥時期正式投入了滇軍,並從此與滇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5月盧漢和龍雲隨滇軍開回雲南,以准尉級軍銜被保送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學習,龍雲去了騎兵科。

  1914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步兵科畢業後,回家探親,與龍澤清結婚。(盧漢夫人龍澤清,我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企業家。)

  畢業後盧漢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從這時起,盧漢開始了自己一生正規的軍事生涯。

  1915年底,從雲南開始的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爭爆發,盧漢隨護國軍進入四川戰鬥。護國戰爭結束後,盧漢在駐川滇軍成都兵工廠保廠營任排長,後升任連長、副營長等職。

  1920年,四川軍人掀起「川人治川」運動,驅逐駐川滇軍,滇軍戰敗退回雲南。盧漢回到昆明後,在唐繼堯督軍公署當少校副官。

  1921年初,駐川滇軍第1軍軍長顧品珍,不滿唐繼堯強驅滇軍入川內戰,率部回昆明驅逐唐繼堯。唐繼堯在內部0,軍心動搖,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不得已通電辭職,2月8日凌晨率親信乘滇越鐵路火車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顧品珍進入昆明,以滇軍總司令名義控制雲南。唐繼堯逃離昆明前,委龍云為近衛第11團團長,盧漢任該團第3營營長,駐雲南蒙自地區,以待時機。

  1922年春,唐繼堯僥倖地實現了「二次回滇」,重新統治了雲南,-行賞,龍雲出任軍長,盧漢被任命為近衛第3團團長。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準備繼續完成北伐事業,民主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唐繼堯對這個形勢看不慣,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與粵系陳炯明,桂系劉震寰相勾結,試圖推翻以孫中山為首的廣州革命政府,組織以唐繼堯為首的南方政府。


  1925年春,唐繼堯派出號稱十萬大軍的部隊,分兩路入侵廣西。北路以唐繼虞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為2.5萬人),從北路進攻;南路以龍云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有3萬人),從南路進攻。盧漢被唐繼堯任命為第7旅旅長,歸龍雲指揮,進入廣西。由於滇軍指揮混亂,士氣低落,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遭到大敗,於同年8月退回雲南。不過在這次戰爭中,龍雲及其盧漢所部,損失不大,保留比較完整,這就使龍雲、盧漢在後來滇軍內部角逐中,處於優勢地位。   1927年2月6日,盧漢跟隨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鎮守使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發動推翻唐繼堯的「二·六政變」。唐繼堯-交出政權,成立了雲南省務委員會,由四鎮守使掌權。5月23日,唐繼堯病死,四鎮守使政權失去了平衡,特別是胡若愚、龍雲爭奪領導權的矛盾迅速加劇。6月14日,胡若愚聯合張汝驥突然向龍雲所部發起進攻,派兵包圍了昆明北校場(龍雲部隊在昆明的駐防地),同時包圍了龍雲及其手下主要將領盧漢、孟坤、高蔭槐等人的住宅。這就是雲南歷史上的「六·一四政變」。

  事件發生時,盧漢在家裡聽到槍聲,才發現自己住宅已被包圍,乃從石牆爬出,藏在朋友家中。兩天後化裝潛往滇西祿豐,找到突圍而出的自己的部隊。恰巧也在6月14日這一天,蔣介石控制的南京政府發布命令,任命龍云為「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胡若愚為39軍軍長、張汝驥為獨立第8師師長。因此,胡若愚等人雖然抓住了受傷的龍雲,卻不敢貿然殺害。

  盧漢遂與高蔭槐、孟坤、朱旭等人,把部隊集中到滇西鳳儀、下關一帶,並請滇軍元老、憲兵司令胡瑛到滇西統一指揮部隊,代理第38軍軍長,下編為3個師,以盧漢為前敵總指揮兼第2師師長。

  部隊重組後,盧漢率第2師東下,與胡若愚部的歐陽永昌所率5個團相遇於祥雲縣清華洞附近,孟坤、朱旭兩師隨後趕到,雙方從上午8時到下午3時,連續激戰7小時之久,胡部潰至祿豐縣城困守。張汝驥率李和生旅趕到祿豐增援,雙方即在祿豐城郊高地激戰,李和生被俘,殘部退入祿豐縣城。盧漢深知圍城不是迅速解決戰鬥的好辦法,便揮軍直搗昆明,迫使胡若愚退出昆明,釋放了龍雲。

  8月13日,龍雲回到昆明,正式接任了第38軍軍長兼代雲南省政府主席,重新改組了雲南省政府。從此開始了龍雲統治雲南18年的歷程。在隨後的兩年中,盧漢支持龍雲,打敗了胡若愚、張汝驥等部,統一了雲南。盧漢為龍雲立了大功,龍雲在雲南統治地位確立後,盧漢成了龍雲的可靠助手和事實上的雲南第二把手。

  1928年龍雲主滇後,任省政府財政廳長,這時,雲南財政極端拮据,滇幣幣值低落,稅收征不上來,軍費沒有着落,直接威脅着龍雲的統治。盧漢就任後,堅持革新,憑藉軍威,整理財政,為龍雲統治雲南解決了財政危機。

  盧漢首先從革新財政廳內部機構入手,把財政廳原有的秘書、科長、主任大部分更換,成立「設計委員會」以供諮詢決策,並調整內部機構,將收(收入)、支(支出)、存(庫藏)、稽(稽核)截然劃分權責,標榜為四權分立。然後,他針對雲南徵收權為軍人把持的狀況,決定收回徵收權,把煙、酒、厘金等稅一律招商投標承辦,即所謂「財政商業化」。

  1930年初,他任命其副師長袁昌榮兼任煙酒事務局長,並隨即通電全省徵收機關,煙、酒、厘金等稅收改為招商投標包辦,應一律交給中標人承辦,如敢故違,即以軍法從事!命令一出,許多軍人懾於盧漢的威勢,敢怒而不敢言,沒有人敢於公開違抗。

  所謂招商投標,即把全省徵收機關,委給商人辦理,由商人投標,標額最高的即為中標。盧漢執行這一辦法比較嚴厲,他的妻弟龍天如中了一個標,遲遲不繳款,盧漢親筆下了條子,立即取消其承辦資格,其他的人就更不在話下了。因此,數月之內稅款大增,不獨清發積欠,收入還有剩餘,財政漸趨穩定,為龍雲的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此,盧漢提出為公務員加薪一倍半的提案,實行「-」,省務會議很快正式通過,並從1930年7月起正式實行。各級公務人員皆大歡喜,盧漢的聲望也提高了。同年四五月間,盧漢因帶兵進入廣西作戰,才辭去財政廳長的兼職,但由於以槍桿子為後盾整理了財政,也為後任的財政廳長打好了工作基礎。

  1931年2月龍雲提出「廢師改旅」的整頓軍隊辦法,對編餘軍官不做安置,在用人上不尊重各師長意見,受到屬下師長盧漢、朱旭、張沖、張鳳春的反對。

  3月,四師長在宜良開會,決定發動「倒龍」政變。

  3月11日,盧漢和3位師長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兵變,龍雲措手不及,12日以回昭通掃墓為名離開昆明,四位師長在龍雲走後反而沒有了主意,慌了手腳,無法善後,17日又請回龍雲當省主席。

  4月7日龍雲實行廢師改旅,以「以下犯上」罪名扣押四師長,消氣後不久就釋放了盧漢、朱旭、張沖,開始把精力放在內部建設上。盧漢被委以全省團務督辦,保留省政府委員;朱旭為省民政廳長;張沖為第七旅長,又兼全省鹽務督辦。惟張鳳春仍然反對改編,繼續關押,到抗日戰爭之初才釋放,未幾即病逝。此後一個時期,盧漢雖未控制實際兵權,但龍雲對雲南軍政大事還是常徵詢表弟的意見;而且省內的財政整頓,向法國、比利時等國購買武器等,亦由盧漢主其事。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聞名於世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的兩大主力———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先後兩次路過雲南。蔣介石命令龍雲「追剿」紅軍。然而,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龍雲聽而不聞,要求滇軍對紅軍儘可能多追少堵,儘可能讓紅軍走出雲南,這就在事實上幫了北上紅軍的忙。盧漢亦曾率兵「追擊」紅軍,然而在龍雲的影響下,也只是演戲而已。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賀龍被任命為國家體委主任,盧漢為副主任,兩人見面時,曾有以下一段回憶和對話。當年紅二、六軍團路過雲南時,盧漢率部在賀龍部隊的後面,表面上是「追擊」、「截堵」,實際是「送行」、「殿後」的一場把戲。盧漢對賀龍說:「我還在當年追擊過你呢。」賀龍笑答道:「我知道,我曉得,你追也追不上,擊也擊不倒嘛!」盧漢說:「這不過是『送你一程』的意思。」大家都默契而笑。

  抗日戰爭期間,任第六十軍軍長,率部參加台兒莊戰役(見徐州會戰),頗著戰功。所部擴編為第三十軍團,任軍團長。後任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司令官等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蔣介石乘盧漢不在,昆明兵力空虛之際,部署第五軍邱清泉發動兵變,10月2日將昆明城內滇軍繳械,發動「驅龍事件」,3日下令免去龍雲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空銜),同年12月,盧漢接替龍雲任省政府主席。

  1948年12月8日,被蔣介石軟禁了3年的龍雲終於在陳納德的幫助下逃離了蔣介石的控制,於1949年8月13日與國民黨44位同仁宣布起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8月17日龍雲又致書盧漢及雲南參議會,勸其舉義反正,參加解放運動。   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部起義,雲南解放。

  歷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並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1974年5月13日,盧漢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九歲。

  [以上內容由"hbzy"分享。]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