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可變現淨值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淨值。在可變現淨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

可變現淨值的特點

可變現淨值特點如下:

1、可變現淨值確定的前提是企業正在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企業沒有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如企業處於清算過程中,則不能按照存貨準則的規定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

2、可變現淨值是指存貨的預期未來淨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銷售價格或合同價格,並不完全等於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存貨的可變現淨值只有在從存貨銷售的估計現金流量中扣除這些扣除額後才能確定。

可變現淨值的確定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

第十六條 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並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淨值計量。

第十七條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基礎計算。

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第十九條 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可變現淨值的計算公式

存貨可變現淨值=存貨估計售價-至完工估計將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相關稅金

1、存貨估計售價確定

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

(1)如果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淨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2)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存貨,但不包括用於出售的材料,其可變現淨值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即市場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3)用於出售的材料等,應以市場價格作為其可變現淨值的計量基礎。這裡的市場價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場銷售價格。

2、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保險費、包裝費、展覽費和廣告費、商品維修費、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運輸費、裝卸費等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後服務網點等)的職工薪酬、業務費、折舊費等經營費用等;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也屬於銷售費用。

可變現淨值和賬面價值區別

可變現淨值是一種計量屬性,只是用在存貨減值的計算中,是用預計售價減去預計的銷售稅費來考慮的。而賬面價值指的是資產賬面上的價值,是指賬面餘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後的餘額。備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計折舊(攤銷)、資產的減值準備等。

可變現淨值的分析

1、可變現價值是一種交換產出價值,它與清算價值的不同在於它們得之於不同的市場條件。可變現淨值是處於正常銷售經營交通常有正常利潤情況下的價格,而清算價格則是一種迫售價格,即按大大降低的價格出售給顧客,或通常按大大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給顧客。

2、可變現價值只適用於計價那些為銷售而持有的資產。此外,由於企業不可能將所有資產都按現行售價來計價,這就需要運用其他計價方法,而用不同的計價方法計價所加出的資產總額,缺乏解釋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