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司馬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司馬沖

司馬沖(311年―341年),字道讓,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元帝司馬睿第三子,晉明帝司馬紹異母弟、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石婕妤。東晉宗室,封東海王,以繼承原東海孝獻王司馬越爵位,原東海世子司馬毗族子。司馬毗因戰亂失蹤,元帝便以司馬衝出繼司馬毗後,稱東海世子,以毗陵郡增本封邑萬戶,又改食下邳、蘭陵,以司馬越妃裴氏為太妃,拜長水校尉。及東海太妃薨,同時為司馬毗發喪。司馬沖即王位,以滎陽益東海國,轉車騎將軍,徙驃騎將軍,不久,沖亦病死。隆安初年(公元397年),東晉安帝便以會稽忠世子司馬元顯的次子司馬彥璋為東海王,後來權臣桓玄篡奪東晉政權,將司馬彥璋害死,歸葬封地。[1]

生平

東海王司馬越世子司馬毗沒於石勒,不知存亡,元帝以司馬衝出繼司馬毗(司馬睿司馬毗是族兄弟,司馬沖是司馬毗族子)後,稱東海世子,以毗陵郡增本封邑萬戶,又改食下邳、蘭陵,以司馬越妃裴氏為太妃,拜長水校尉。高選僚佐,以沛國劉耽為司馬,潁川庾懌為功曹,吳郡顧和為主簿。永昌初,遷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及東海太妃薨,同時為司馬毗發喪。司馬沖即王位,以滎陽益東海國,轉車騎將軍,徙驃騎將軍。咸康七年去世,年三十一,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無子。諡為哀。

晉成帝後以己子司馬奕出繼司馬沖為後。司馬奕後為琅邪王,之後即位為帝。隆安三年,晉安帝以會稽忠世子(司馬元顯)次子司馬彥璋為東海王,繼哀王為曾孫,改食吳興郡。為桓玄所害,國除。

史書記載

晉書·卷六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元帝六男:宮人荀氏生明帝及琅邪孝王裒。石婕妤生東海哀王沖。王才人生武陵威王晞。鄭夫人生琅邪悼王煥及簡文帝。

東海哀王沖,字道讓。元帝以東海王越世子毗沒於石勒,不知存亡,乃以沖繼毗後,稱東海世子,以毗陵郡增本封邑萬戶,又改食下邳、蘭陵,以越妃裴氏為太妃,拜長水校尉。高選僚佐,以沛國劉耽為司馬,潁川庾懌為功曹,吳郡顧和為主簿。永昌初,遷中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及東海太妃薨,因發毗喪。沖即王位,以滎陽益東海國,轉車騎將軍,徙驃騎將軍。咸康七年薨,年三十一,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無子。

成帝臨崩,詔曰:「哀王無嗣,國統將絕,朕所哀怛。其以小晚生奕繼哀王為東海王。」以道遠,罷滎陽,更以臨川郡益東海。及哀帝以琅邪王即尊位,徙奕為琅邪王,東海國闕,無嗣。奕後入纂大業,桓溫廢之,復為東海王,既而貶為海西公,東海國又闕嗣。隆安三年,安帝詔以會稽忠王次子彥璋為東海王,繼哀王為曾孫,改食吳興郡。為桓玄所害,國除。[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