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嘰咋柳鶯

中文學名: 嘰咋柳鶯
拉丁學名:Phylloscopus collybita
別 稱:囂鴓鳥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科:鶯科
亞   科:鶯亞科
屬:柳鶯屬
種: 嘰咋柳鶯
亞 種 7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Vieillot,1817
英文名稱: Chiff-chaff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嘰咋柳鶯[1](學名:Phylloscopus collybita),又名囂鴓鳥,為柳鶯科柳鶯屬的鳥類。淡綠褐色,長11厘米,有灰白色眼紋。不停地在樹上覓食昆蟲,在近地面處築一圓頂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法國。

目錄

外形特徵

嘰咋柳鶯體長10-11厘米,是一種體形小的綠褐色柳鶯。上體淡綠褐色,上眉紋短而呈淡白色。下體淡白染以皮黃色,尤以胸和兩脅顯著。翅上無翼斑。兩性羽色相似。

體型略小的綠褐色鶯。眼紋,眉紋皮黃,無頂紋且一般無顯著翼斑,翼角淡黃。亞種tristis較其他亞種顯灰而白。與東方嘰咋柳鶯易混淆,區別在腰、尾上覆羽、飛羽及尾羽的羽緣均沾橄欖色,眼圈皮黃而非白色。下體乳白,兩脅帶暖皮黃色,有時大覆羽淺色羽端成微弱翼斑,與舊羽的草綠籬鶯易混淆,但無草綠籬鶯的拱張散的黃色眉紋,且嘴較?S牒至呵鷦諏揭斫銑ぃ睬嘲跡旒巴群冢椅蘚至旱蠶靶約吧駁腸hett叫聲。與靴籬鶯的區別在體型較小,嘴及腳色深,外側尾羽無白色羽端。

虹膜褐色;嘴暗角褐色或淡黃色,下嘴基部色淡;腳黑褐或暗褐色[2]

生活習性

遷徙:夏候鳥或部分留鳥。4月中下旬遷往繁殖地,9-10月遷走。

習性:單個或8-10隻成群出沒於耕地、樹木茂盛的村莊、樹林、灌叢和莊稼地。經常不停地從一個灌叢飛到另一個灌叢,或不斷地扇動翅膀和尾巴從灌叢跳動到地面上,有時也像鶲類那樣飛跳到0.5米高的空中捕捉蚊、蚋等小昆蟲。同樣,可在棉花稈、麥稈或在灌叢樹上覓食,亦常見其從水面上捕捉水生昆蟲。當由於身體重量將葦稈壓彎浸入水中時,它會立即飛跳到另一個葦稈上。

食性:食物主要為昆蟲,包括象鼻蟲、其它小型甲蟲、蚜蟲、雙翅類和蠖蛾科的幼蟲。

叫聲:鳴聲較(歐洲的)指名亞種P. c. collybita哀婉而快速 -- chi-vit, chi-vit, chi-vit或weechoo, weechoo, cheweechoo成一連串悅耳的丁當聲。清而細的peep或heep叫聲似灰腹灰雀[3]

棲身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林地,尤其在林下灌叢較發達的針葉林和河谷、溪流兩岸樹叢中較為常見,也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和闊葉林及其林緣疏林灌叢和草叢中,也出現於高原灌叢草地、蘆葦沼澤和河灘樹叢和葦叢中。

生長繁殖

5-7月為繁殖期。巢置於灌叢或草叢覆蓋的堤壩地面上。

營巢主要由雌鳥負責,雄鳥常在附近活動,有時亦陪伴雌鳥尋覓巢材。巢的結構粗糙、鬆散,開口於側面,主要由草、有時雜以少量苔蘚構成,呈圓頂或箱形,內墊以豐厚的羽毛。巢的外徑9-12cm,內徑5-7cm,高9-14cm,巢口直徑3.5-4cm。

每窩產4枚卵,呈短而寬的卵圓形,呈白色,綴以深紅或紫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5.1-2.7mm。

孵卵由雌鳥負責,孵化期13天左右。晚成鳥,留巢期15天。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歐亞大陸,越冬從地中海、北非至印度。

分布狀況:亞種tristis不常見於新疆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和天山。迷鳥在廣東北部及香港有記錄[4]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嘰咋柳鶯東北歐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abietinus Nilsson, 1819
2 嘰咋柳鶯土耳其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brevirostris Strickland, 1836
3 嘰咋柳鶯亞美尼亞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caucasicus Loskot, 1991
4 嘰咋柳鶯指名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collybita Vieillot, 1817
5 嘰咋柳鶯半薩羅特島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fulvescens Severtzov, 1872
6 嘰咋柳鶯比利牛斯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menzbieri Shestoperov, 1937
7 嘰咋柳鶯新疆亞種 Phylloscopus collybita tristis Blyth, 1843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事件

山東萊州市野生鳥類攝影協會的會員在該市郭家店鎮吳家村採風時,意外發現攝到一種我國罕見的野生鳥種——嘰咋柳鶯。這一偶然發現,引起有關生物學家的密切關注。 據萊州市野生鳥類保護專家介紹,嘰咋柳鶯是一種體形略小的綠褐色鶯,其眼紋黑,眉紋皮黃,無頂紋且一般無顯著翼斑,翼角淡黃,上體灰色,下體灰白。此鳥偶爾在我國新疆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和天山有發現,在廣東北部和香港有記錄。山東地區以前從來沒有嘰咋柳鶯的記錄,此次在萊州能發現這種野生鳥種實屬罕見[6]

參考資料

  1. 嘰咋柳鶯(附圖),震旦鳥網,2013-1-27
  2. 嘰咋柳鶯外形特徵,鳥類_百問中文,2016-10-06
  3. 嘰咋柳鶯叫聲,在線百科全書查詢
  4. 嘰咋柳鶯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2016-10-06
  5.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
  6. 中國罕見野生鳥種嘰咋柳鶯現身萊州,齊魯網,20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