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本書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繼《第二性》之後一部描寫知識分子命運的輝煌巨著,作者以遒勁有力的筆觸,深刻展現了二次大戰後法國知識界彷徨歧路、求索奮進的眾生相。這裡有歷經磨難而堅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視功名而始終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專家,有銳意進取而終於落拓的哲學家……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深刻動人地描寫了他們的追求與幻滅、希望與失望、沉淪與奮起,使本書成為觀照那一時代知識分子心態與命運的一面鏡子。

波伏瓦以自己所處的寫作、政治生活圈為藍本,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知識分子追求與幻滅、希望與失望、沉淪與奮起的命運,刻畫出個性鮮明的知識分子形象,有歷經磨難而堅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視功名而始終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學家,有銳意進取而終於落拓的活動家……

這部小說有紀實的影子,比如羅貝爾可以對應為法國著名作家、哲學家薩特,劉易斯可以對應為作者的美國情人、作家阿爾戈倫,小說開篇獻詞即點明小說是獻給這位美國情人的。當時歐洲文化圈中的活躍分子也許都可從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還是運用小說寫作技巧,不斷變化人稱,變化敘述者的口吻,變化時間、空間,將全文十二章以交纏的形式展開,既有愛情線索的延續,比如亨利與波爾從熱戀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關係,羅貝爾與安娜持久、平靜的終身伴侶關係,劉易斯與安娜一見鍾情、無法廝守的愛情,又有對戰爭、對道德審判、對知識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對戰時投敵分子的暗殺行動,亨利與羅貝爾關於是否在《希望報》上披露現實弊端的爭論。


作者簡介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又譯做西蒙波娃瓦。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波伏娃1908年生於巴黎,1929年獲巴黎大學哲學學位,並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45年與讓保羅薩特、莫里斯梅格龐蒂共同創辦《現代》雜誌,致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極大反響,成為女性主義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獎。 人的生命存在狀況即本體論,一直是波伏娃關心的首要問題。她從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死存亡的關係來考察精精神與肉體的融合與撞擊。孤獨感刺激波伏娃思考人的身體與思想、死亡和存在的偶然性。 波伏娃運用愛的特例表明情感與永恆難以相互轉化。愛的雙方為了追求對方的超越把希望都寄托在:無法超越的處境和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上,以超越他人作為晉升自我的階梯。然而,超越是有限度的。使用絕對自由的特權任意逾越,以實現自我的永恆,這種過於理想化的行為表面看似超越,實質上是走捷徑。長生不老的東西,應該在生活中找到。依照波伏娃小說中的論斷,人既無法實現意識和情感

內容預覽

亨利朝天空看了最後一眼,天空似一塊黑色的水晶石。上千架飛機擊破了這份寧靜,這實在使人難以想象;然而,斷續的話語在他腦海中跳躍,發出歡快的聲響:進攻停止了,德軍潰敗了,我馬上就可以外出了。他繞過沿河馬路的一角。街頭又將瀰漫着油的香味和桔花的芬芳;人們又將在陽光燦爛的露天咖啡座上縱情地談天說地;他也可以在吉他聲中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了。他的雙眼、雙手和肌膚都處在飢餓狀態:多麼漫長的饑饉歲月啊!他慢慢地登上冰冷的台階。 總算熬出頭了!波爾緊緊擁抱着他,仿佛歷盡萬劫之後重新相逢。亨利從她的肩頭上方,抬眼望着那棵燈光閃爍的樅樹,它在屋裡數面大鏡子互相反照之下,顯得到處都是,無邊無際。桌子上,擺滿了杯碟與酒瓶;幾束槲寄生和枸骨葉冬青散亂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