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與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吳與弼

吳與弼(1391~1469年):初名夢祥、長弼,字子傅(一作子傳),號康齋,明崇仁縣蓮塘小陂(今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東來鄉)人。崇仁學派創立者,明代學者、詩人,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在清代黃宗羲的《明儒學案》一書中,《崇仁學案》位列第一,吳與弼為《崇仁學案》的第一人,顯示了吳與弼在明代學術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人物生平

吳與弼的先祖吳兢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時為朝廷議大夫。吳兢的七世孫吳宣,遷居撫州。吳與弼的高祖吳景南,擅長詩賦,元代理學大儒吳澄曾為其詩集作序。曾祖吳審,"博學、詩藻清麗"。祖父吳涇,遷居崇仁。父親吳溥,官到國子監司業,著有《古崖集》。出生於這樣的家庭,對吳與弼的教育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

吳與弼六歲入學,七歲學對句,八、九歲在鄉學讀書時,即已嶄露頭角,對文學、天文、律歷、醫卜均有所學。十六歲學詩賦,十八歲習以科舉之業。業永樂已丑年,他年方十九,赴京侍奉時任國子監司業的父親,得拜明代"三楊"之一的冼馬楊溥為師。其時,在其父任所獲讀朱熹所編之《伊洛淵源錄》,自謂"睹道統一脈之傳","於是思自奮勵,竊慕向焉,而盡焚當時舉子文字,誓必至乎聖賢而後已"。謝絕與人交往,獨處小樓二年,專心攻讀《四書》、《五經》和洛學(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程顥兄弟為首的學派)、閩學(以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為首的學派)兩個學派的語錄,無意進入仕途,決心以講授理學,傳播程、朱哲學思想為己任。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吳與弼奉父母之命返鄉完婚。在鄉里,他一切行動都遵守儒家的禮儀規範。每次到京探望父親,穿的都是布衣舊鞋。中年以後,家境日貧,他親自下田耕作,自食其力。對不義之舉,一概不為;對不義之財,一概不取。所以,四方求學者絡繹不絕,他都諄諄教誨。甚至招待學生食宿,以此遠近聞名。其學生胡九韶說:"惟先生遇患難仍能學習、進益,別的人則不免意志頹唐而懶怠下去"。

桃李芬芳

吳與弼不僅是明初一位著名的理學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他是第一個提出"勞動與讀書相結合"的人,其"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的理論,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吳與弼教學,"本之以小學、四書,持之以躬行實踐",常用程子的話勉勵學生說:"當以聖(聖人)為志;言學,當以道(指法則、規律)為志。然進修不可躐等(越級),必先從事於小學,以立其基;然後進乎大學,以極夫體用之全。"要求學生循序漸進,打好基礎;不要好高騖遠,一步登天。

吳與弼主張言傳身教、因材施教、啟發引導、為人師表,把"天理"、"居敬"、"踐行"作為自己日常行為的規範。他的教學方法與眾不同,和學生一起勞動,一起生活,在勞動中講學,在勞動中授教,在勞動中悟"道"。他一生講學鄉間,躬耕食力,粗衣蔽履,飯糲蔬豆,將生活性、實踐性、道德性融為一體,用"理"來檢點日常行為,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他認為"痛省身心,精察物理",是通向"天道"的階梯。

從其學者數百人,不少學生均成為後來的名人學者,如胡居仁、陳獻章、婁諒、胡九韶、車泰、羅倫、謝復、周文、楊傑、饒烈等篤學之士。其弟子後又分成兩派,陳獻章得其"靜觀涵養",遂開白沙學派之宗;胡居仁、婁諒等"得其篤志力行",遂啟餘干之學。於此可見其歷史影響之大。與弼品德高潔,襟懷坦白,不計個人恩怨,而學識淵博,人稱"康齋先生"。

主要著作

吳與弼重求心得,"不事著述",故其著作不多,主要有語錄體之《日錄》一卷。今有明末崇禎刻本《康齋文集》12卷。清康熙間將其《日錄》匯入《廣理學備考》,稱《吳先生集》。文章效法歐(歐陽修)蘇(蘇洵父子),認為古文雖然平易,寓理卻很精深。

他的詩文大都是積中發外之作,風格清明峻潔,曲折紆餘,讀了能使人自然興起。有詩7卷,奏議、書信、雜著1卷,記、序、其它各1卷。其詩不下千首,絕句更具特色,詩文清新流暢,淳實近理。文集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歷史評價

清人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對他評價說:"康齋倡導小陂,一稟宋人成說。言心,則以知覺而與理為二;言功夫,風靜時存養,動時省察。……其相傳一派,雖一齋、莊渠稍為轉手,始不敢離此矩榘也。白沙出其門,然自敘所得,不關聘君,當為別派。於戲!推輪為大輅之始,增冰為積水所成,微康齋,焉得有後時之盛哉!" 在中國歷史上,吳與弼第一個提出"勞動與讀書相結合"。和學生一起勞動,一起生活,在勞動中講學,在勞動中授教,在勞動中悟"道"。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倡導的"生活教育",正是源於吳與弼的這一教育思想。同時,吳與弼敢於挑戰孔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重儒輕商思想,提出"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推動工農商賈儒學化,並造就了明代以來一大批學士放下身段經商,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儒商階層,影響至今。

吳與弼及其所開創的"崇仁之學",對明代學術思潮的興起具有"啟明"的作用。同時,發生在明代的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是由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思想家們推動並完成。而此前,吳與弼發儒學往工農商賈轉向之端,推動中國文化教育發生了縱向的傳遞傳播,使儒學由上而下走向社會下層民眾,走向工農商賈,意義重大。加之,王陽明的老師又是吳與弼的弟子,由此眾多專家學者均認為吳與弼創立的"崇仁之學"是第二次文化下移的發端。

吳與弼墓

吳與弼墓位於今江西省崇仁縣六家橋鄉曹坊熊家村西南高地上,為撫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葬封土高1.5米,直徑2米,墓前20米處立"望碑"兩方,一鐫"大明理學名儒吳康齋先生墓",一鐫"聘君吳康齋先生墓"。冢前墓碑僅書"明吳康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