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宏毅

吳宏毅(1918年—1969年),曾用名吳鴻儀,化名伏流,出生於山東省掖縣西由鎮。曾任哈爾濱市副市長。

目錄

個人經歷

自1926年入西由鎮私塾讀書。後隨家到吉林省濱江縣(今哈爾濱市道外區)匯文小學、縣立第一小學讀書。1932年,入東省特別區區立第一兩級中學(哈爾濱市第一中學校)讀初中。1935年底,到河北省昌黎縣教會辦的匯文中學讀高中,

並參加了「一二·九」學生抗日愛國運動。1936年夏,在親友的幫助和鼓勵下,就讀河南雞公山東北中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經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臨汾總隊介紹,吳宏毅於1937年9月在臨汾劉村鎮參加中共北方局舉辦的八路軍學兵隊。同年12月,分配任蘇北徐州民運工作隊隊員。1938年1月,擔任第五戰區《豐報》總編輯,徐州失守後,突圍中與組織失去聯繫,到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一軍戰地服務團從事戰地和軍隊中的政治工作。不久返回雞公山東北中學,後隨學校遷到武昌,經劉瀾濤介紹至董必武處。1938年8月,到達延安,為抗日軍政大學4大隊10隊學員。同年11月,任抗大總校政治部宣傳部校刊編輯。1940年5月起,先後任中共北方局華北《新華日報》記者、特邀記者,通訊社編委兼採訪科長、通訊科長,編委第三組長。1944年,任延安中央黨校六部學員、教育幹事、文書。

抗日戰爭勝利後,吳宏毅參加建立和鞏固東北根據地工作。1945年12月,任《民主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勝利日報》社長。1946年5月,任中共嫩江省委西滿分局《新嫩江報》社長兼總編輯。同年10月,任西滿分局《西滿日報》副社長兼西滿新聞幹部學校校長。

1947年11月,吳宏毅調任哈爾濱市總工會秘書長;1948年9月後任市勞動局副局長、局長,市人民政府委員。1950年3月後,任市總工會第一副主席、哈爾濱市第二、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副主席、中共哈爾濱市委委員、市總工會主席、黨組書記、中共哈爾濱市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1956年12月後,吳宏毅任哈爾濱市副市長、市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共哈爾濱市第二屆委員會委員,主管文化教育等工作。在任副市長期間,注意團結和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並支持和指導1958年第一屆「哈爾濱之夏」群眾性文藝活動,還直接參與文學創作。曾以1953年

哈爾濱道外區豬鬃工廠工人因生活困難上訪事件為背景材料,在文學月刊《長春》雜誌上發表了當時很有影響的電影劇本《松花江的風浪》。

1959年12月21日,中共哈爾濱市委二屆六次全會(擴大)錯誤地作出《關於以高雲帆為首的反黨集團的決議》,將吳宏毅定為"反黨集團"成員。1960年9月24日,市委決定並經省委批准,將吳宏毅定為"階級異己分子",將其清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並送勞動教

養3年。1963年6月1日,中共黑龍江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根據1962年1至2月中共中央擴大的中央會議精神,同意哈爾濱市委《關於以高雲帆為首的反黨集團複查情況和處理意見的請示》。同年6月6日,中共哈爾濱市委做出《關於為"以高雲帆為首的反黨集團"平反的決定》,但吳

宏毅不在恢復名譽的人員之內。1965年6月,經市委決定,將吳宏毅解除勞動教養,安排到哈爾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當工人。1969年6月8日,吳宏毅因心臟病復發,經搶救無效,含冤去世,終年52歲。

1982年4月,中共黑龍江省委同意中共哈爾濱市委的報告,撤銷1961年對吳宏毅清除出黨、撤銷一切職務和依法懲辦的決定,為其恢復名譽、恢復黨籍。

主要成就

吳宏毅在哈爾濱市總工會任職7年。建國前在組織軍需生產、支援解放戰爭中做出了積極貢獻;1950年,創辦市總工會《新工人報》,併兼任社長。通過報紙廣泛宣傳貫徹黨在私營企業中進行發展生產、勞資兩利的方針、政策;「五反」運動中,組織工人、店員向不法資本家作鬥爭,爭取高級職員歸隊,保護了工人階級利益,1955年,發動私營企業職工推動資本家實現了全市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1]組織工會組織依靠並發動群眾廣泛開展了愛國主義勞動競賽,有力的保證生產計劃的完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