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防部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防部長

來自  長城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國防部長

主要職能: 對外代表中國軍事形象、防衛力量

設立時間: 1954年

中國首任防長: 彭德懷

國防部長(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ce),不同國家有不同稱呼,可譯為國防部長、國防大臣、國防秘書等,簡稱為防長或防相。是指各國政府的國防部的負責人,它屬於政府的組成部分。除少數國家絕大部分國家均設有國防部長。因國家不同國防部長的角色有很大的差別,在一些國家防長只負責一般預算事項和設備採購,而在一些國家則是在軍事指揮作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是指國務院所下屬的國防部的負責人,自1954年設立國防部後一度位高權重,政府系統內一般由國務院副總理或國務委員兼任,主要職能為領導武裝力量建設,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並握有軍政、軍令兩項大權,九·一三事件後權限逐漸削弱。

中國國防部長的主要職能是,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肩負國防動員、軍事外交、兵役徵集、對外軍事宣示、國防教育等任務的命令發布;成為代表中國軍事形象、防衛力量的重要象徵。[1]


職位來源

在此之前的20世紀,多數國家的地面部隊的指揮官(通常被稱為"戰爭部長"等)和海軍部隊不是由一個人指揮。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局勢已經從戰爭到防守轉變,各國開始經常設立一個單一的國防部長,負責所有軍隊。發生在二戰結束後另一個常見的改革是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置國防部長,或者戰時內閣,它允許政府首腦或國家元首來協調軍事,外交和經濟活動。

國防部在一些國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有時被認為比更重要的外交部。如果一個國家經常爆發戰爭,國防部長的位置通常由政府首腦承擔(例如,以色列總理和五個部長戰時召開的安全防禦會議)。許多國家的國防部長是文官,以突出國家控制軍隊,雖然這並不表明國防部長沒有一些(甚至是廣泛的)軍事經驗。

中國歷任國防部長

1、彭德懷元帥(Peng Dehuai)1954年9月-1959年4月

2、林彪元帥(Lin Biao)1959年4月-1971年9月13日

3、葉劍英元帥(Ye Jianying)1975年1月17日-1978年2月26日

4、徐向前元帥(Xu Xiangqian)1978年3月-1981年3月

5、耿飈(Geng Biao)1981年3月-1982年6月

6、張愛萍上將(Zhang Aiping)1982年6月-1988年3月

7、秦基偉上將(Qin Jiwei)1988年3月-1993年3月

8、遲浩田上將(Chi Haotian)1993年3月28日-2003年3月17日

9、曹剛川上將(Cao Gangchuan)2003年3月17日-2008年3月17日

10、梁光烈上將(Liang Guanglie)2008年3月17日-2013年3月16日

11、常萬全上將(Chang Wanquan)2013年3月16日-2018年3月19日

12、魏鳳和上將(Wei Fenghe)2018年3月19日-至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