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聖日耳曼教堂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聖日耳曼教堂位於巴黎市中心,鄰近塞納河及盧浮宮,曾是法國國王的堂區,通常被視為是盧浮宮的教堂。它創建於7世紀,數百年來重建許多次,混合了幾種風格,羅曼式,哥特式,文藝復興。

最引人注目的外觀特點是門廊,由Jean Gaussel (1435年至1439年),玫瑰窗,和環繞整個教堂上方的欄杆。堂內保存的珍寶有15世紀的木製的聖日耳曼雕像、同一時期雕刻的薩拉戈薩的味增爵石雕、弗蘭德斯祭台木雕、著名的重要人士的座位,1683年由弗朗索瓦樂·梅謝爾根據查爾斯·萊布蘭的圖紙製作。

目錄

花窗玻璃

花窗玻璃,通過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聖經故事,起到了向不識字的民眾宣傳教義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而花窗玻璃在建築學上則有牆的作用[1],起到部分的支撐作用。如果是天主教哥特式教堂,則位於主,副入口上的圓形玻璃窗,稱為玫瑰窗;細長的玻璃窗稱為柳葉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曼式建築[2]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並表達了人們嚮往天國的內心理想。

教堂大都有些昏暗,多數是用燭火照明,現在也用電燈了,有很多還是做成蠟燭的模樣。主要的採光還是靠窗戶,外面的陽光透過花窗照進來,光的反差會很大,所以昏暗中看這些玻璃窗,線條和色彩就更為鮮明。也許這就是設計者的用心所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