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應力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本名 地應力

外文名 crustal stress

性 質 內應力效應

屬 於 地殼應力的統稱

特 點 地殼中的未受

工程擾動的天然應力

地應力(crustal stress)存在於地殼中的應力。即由於岩石形變而引起的介質內部單位面積上的作用力。 [1]

目錄

簡介

它一般包括兩部分:(1)由覆蓋岩石的重量引起的應力,它是由引力和地球自轉慣性離心力引起的;(2)由鄰近地塊或底部傳遞過來的構造應力。這種應力是指與標準狀態差異的部分,它除包括由鄰近地塊或底部傳來的現代構造應力外,還包括過去構造運動殘留下來而尚未完全鬆弛掉的殘留應力,以及附近人為工程(如隧洞、開採面)引起的應力變化。構造應力直接反映地殼運動的動力源,它是造成地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構造應力強烈的地區開挖隧洞,由於洞壁成為自由表面容易變形,使洞體逐漸縮小或造成坍塌,因此研究地應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含義

地應力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由於地質構造運動等原因使地殼物質產生了內應力效應,這種應力稱為地應力,它是地殼應力的統稱。

地應力是存在於地殼中的未受工程擾動的天然應力,也稱岩體初始應力、絕對應力或原岩應力,廣義上也指地球體內的應力。它包括由地熱﹑重力﹑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及其他因素產生的應力。

通常﹐地殼內各點的應力狀態不盡相同﹐並且應力隨(地表以下)深度的增加而線性地增加。由於所處的構造部位和地理位置不同﹐各處的應力增加的梯度也不相同。地殼內各點的應力狀態在空間分布的總合,稱為地應力場。與地質構造運動有關的地應力場,稱為構造應力場,通常指導致構造運動的地應力場。

地質力學認為﹐地殼內的應力活動是使地殼克服阻力﹑不斷運動發展的原因﹔地殼各處發生的一切形變﹐如褶皺﹑斷裂等都是地應力作用的結果。

特徵

新構造期和在它之前的喜馬拉雅構造期的最大不同,在於應力作用的主應力方向出現了全新的特徵。在喜馬拉雅構造期,中國岩石圈的主應力方向總體來說是南北向的,其中中國西部的主應力方向是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中國東部則為北南走向至北北西-南南東走向。

到新構造期,主應力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除青藏高原西部和新疆大部仍主要為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外,中國北方大部已經變為北東東-南西西走向至東西走向,而中國南方大部則變為北西-南東走向,三者合起來呈現出放射狀散布的特點,這種構造應力場是以前的地史上不曾有過的,它說明印度板塊向北碰撞造成的影響已經較喜馬拉雅期為弱,而西太平洋俯衝帶的影響又開始顯現出來,二者勢均力敵的結果便是這种放射狀應力場的形成。

參考來源

  1. 地應力,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