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埃里希·魯登道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 埃里希·魯登道夫 來源於知乎
埃里希·魯登道夫
Erich Ludendorff
本名 埃里希·弗里德里希·威廉·魯登道夫
Erich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
出生 (1865-04-09)1865年4月9日
Template:Prussia波森省克魯謝夫尼亞(今位於波蘭
逝世 1937年12月20日(1937-12-20)(72歲)
Template:Nazi Germany巴伐利亞州慕尼黑
效命 Template:German Empire
軍種 德意志帝國陸軍
服役年份 1883年–1918年
軍銜 步兵上將
參與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德國革命
獲得勳章 功勳勳章
一級鐵十字勳章

埃里希·魯登道夫(德語:Erich Ludendorff,1865年4月9日-1937年12月20日),男,是德國的著名將軍。[1]

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重要主將。畢業於士官學校。

1908年任陸軍總參謀部處長,在總參謀長小毛奇的領導下對修改施里芬計劃曾起到重要作用。該計劃的核心是:不惜破壞比利時的中立,從側翼包抄法國,並一舉擊潰之。[2]

1913年調任步兵團團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調往東線任第八集團軍參謀長,從此成為興登堡將軍的得力副手。[3]

早期生活

魯登道夫出生於普魯士波森省(今波蘭波茲南)附近的一個小鎮。他出生農家,雖然其母屬於貴族階級,嚴格而言他始終不屬於容克階層。他在12歲時進入陸軍幼年學校。他擁有卓越的數學能力與良好的職業道德,後來與海因茨·古德里安入讀同一間訓練出很多優秀軍官的軍校。1882年,即他17歲時他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

他18歲時就已經是軍官,表現優異,在1894年晉升到德國參謀部,在1908年成為參謀部部署部總長。後來,他參與試驗著名的施里芬計劃之細節,研究比利時的要塞城市列日。而且,他更大膽嘗試讓德軍備戰,卻為多數軍官所反對。[4]

第一次世界大戰

原圖鏈接 保羅·馮·興登堡(坐者) 與魯登道夫。 來源於和道夫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魯登道夫首先被任命為德軍第二軍的副參謀長,成為卡爾·馮·比洛的部下,負責攻陷列日的炮台,協助實行施里芬計劃。成功後,他被調配到東普魯士與第八軍司令保羅·馮·興登堡共事。興登堡得到魯登道夫與馬克斯·荷夫曼相助,成功在坦能堡戰役馬祖爾湖戰役擊敗俄軍。

1916年8月,參謀部總長馮·法爾根漢辭職,由興登堡接任並掌管最高陸軍指揮;魯登道夫為陸軍總監(Generalquartiermeister),並與上司合作無間,魯氏一躍成為德軍的重要領導人。魯登道夫大力支持無限制潛艇戰,最後激發美國在1917年參戰。

魯登道夫與興登堡的所謂第三最高陸軍指揮,其實是軍事與工業之獨裁,將德皇威廉二世排出於統治階層之外。他們操控內政,甚至能夠迫使高級官員辭職,包括三度撤換總理,以及對國家的新官任命有否決權。

1916年,第三陸軍最高指揮特意讓列寧秘密乘坐火車返回俄國。結果,一如魯登道夫所願,1917年俄羅斯發生革命,東線戰事緩和。1918年,魯登道夫與列寧議和,並簽訂有利德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同年,魯氏成為西線統帥,發動多次進攻(皇帝會戰),企圖突圍而出,但仍未能突破戰線。美軍的猛烈攻勢令德軍節節敗退,令魯氏十分慌張。陸軍最高指揮在9月29日把權力交還德皇,直到皇帝被迫退位為止。魯登道夫自己則逃到瑞典

對戰爭的反思及未來展望

流亡期間,他寫了不少文章與書籍,渲染德軍的輝煌戰績,更發表著名的刀刺在背傳說,宣稱德軍被左派政客出賣:他們以革命之刀,插入德軍之背,最終令他們戰敗。

不過,魯氏本人其實也要為德國的戰敗負責。魯登道夫認為德國所打的是防衛戰爭,也指出威廉二世未能在戰時組織有效的反宣傳與有效領導國家戰鬥。他強烈譴責社會民主分子與左派出賣德國,尤其是接受凡爾賽條約

另一方面,他又注意戰時國內經濟環境,宣稱尤其以猶太人為主的商人借着操控生產與金融事業牟利,而非為國家着想。他研究德國在戰爭末段時的罷工,發覺「國內戰線」比德軍陣線還要早崩潰,讓國內動盪影響前線軍士的士氣,觸發很多士兵「暫時休假」。更重要的是,魯氏覺得德國人低估了戰爭對他們的威脅:他斷定三國協約的戰爭目的就是要打敗與肢解德國。

魯登道夫曾寫道:「德國人以德國之革命,使其變為眾國中之賤民—無以贏得盟友,只得為外國人與他們的資本為奴為婢,尊嚴盡喪。廿載之內,德國人將會咒罵那些為發動革命而自豪的人。」(我的戰爭回憶,1914-1918年)此話在後來似乎實現了。

戰後的生活

原圖鏈接 魯登道夫與希特勒,1924年。來源於法語助手

1920年,魯登道夫以右翼政客的身份重返德國。1923年,他企圖協助希特勒發動啤酒館政變,結果失敗,但在之後的審判中被判無罪。1924年,他代表納粹黨在國會獲得議席,任期至1928年。1925年,他參加總統選舉,但敗於以前的上司興登堡

納粹黨上台之前,德國計劃把魯登道夫與幾位出名將領派到中國,協助中國國民黨重整國民革命軍。但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以及將領非常知名、不宜受聘於人,故計劃中斷。[5]

1928年後,魯登道夫與納粹黨不和,最後他退出政壇。對於世界的問題,他斷定一切都是基督徒猶太人共濟會成員的錯。他與第二任妻子創立了一個隱秘的會社(Bund für Gotteserkenntnis德語Bund für Gotteserkenntnis),會社到今天仍然存在。有傳言指,他晚年時思想奇怪。1935年,希特勒想讓他擔任德國陸軍元帥,但被拒絕;1937年,魯登道夫逝世,獲得國葬的禮待;希特勒出席了葬禮。

個人書籍

主要觀點

魯登道夫創立了「總體戰」理論,並於1935年著《總體戰》傳世。他反對克勞塞維茨的關於戰爭是政治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點,認為政治從屬於戰爭,一個國家要動員全部物質和精神力量來進行戰爭,和平只不過是兩次戰爭之間的間歇。

總的來說,這一理論建立在軍國主義的基礎上,要求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平時經濟戰時化,建立獨裁式的戰爭指揮體制,集中全民族的物質和精神力量打一場速決戰。雖然這一理論基於一個錯誤的出發點,但是魯登道夫是根據新的時代背景第一個集中論述總體戰的精神理論家,對很多問題的探討是有價值的。

內容節錄

我並不想撰寫一本戰爭理論的書。戰爭理論對我是陌生的。我早已多次說過,我是一切理論的敵人。戰爭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是一個民族生活中最為嚴肅的現實。我要講的正是這個問題,但並不準備重複那些眾所周知的東西;此書是寫給人民和人民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因此我將深入論述在這個問題上人民所不熟悉的方方面面。人民必須了解民族生存鬥爭的本質。他們得到這些知識,並不需要藉助浩瀚的戰爭教科書,而是要通過簡明易懂的解說。我在這方面所講述的東西,是我個人的、最為重要的戰爭經驗,並非象國外可能臆斷的那樣,是什麼官方言論。

大約一百年前,戰爭理論大師馮·克勞塞維茨根據弗里德里希大帝[譯者註:舊譯腓特烈大帝]和拿破崙時代的戰爭經驗,寫成了《戰爭論》一書。書中認為,戰爭是一個國家迫使另一個國家屈從於自己意志的暴力行為。這是完全正確的。在研究為達此目的而採取的手段時。他只考慮了通過會戰和戰鬥殲滅敵人的武裝力量。這成了進行戰爭的毋庸置疑的原則,也成了總體戰領導者的首要任務。由此,克勞塞維茨關於在戰場上殲滅敵人的思想,將永遠具有深遠的意義。

馮·施利芬伯爵將軍在1905年《戰爭論》再版前言中,對克勞塞維茨的這一思想作了中肯貼切的闡述。對此,我只能表示贊同。但從另一方面說,這部著作是過去一個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已遠遠落後於今天,甚至可以說,克勞塞維茨的研究成果會把人們的思想搞亂,將人們引入歧途。

克勞塞維茨所描述的關於「戰爭的多種多樣性」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關於「戰爭的多種多樣性」,他寫道:「戰爭的動機越大、越強,戰爭同整個民族生存的關係越大,戰前的局勢越緊張,戰爭就越接近它的抽象形態,一切就越是為了打垮敵人,政治目的和戰爭目標就越加一致,戰爭看來就越是純軍事的,而不是政治的。

反之,戰爭的動機越弱,局勢越不緊張,政治規定的方向同戰爭要素(即暴力)的自然趨向就越不一致,因而戰爭離開它的自然趨向就越遠,政治目的同抽象戰爭的目標之間的差別就越大,戰爭看來就越是政治的。」

緊接着,克勞塞維茨又進一步分析了形成戰爭新的特性的原因:「的確,戰爭本身在本質上和形式上也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已經使戰爭更接近其絕對形態,但是,這些變化並不是因為法國政府已擺脫了政治的羈絆而產生的,而是因為法國革命在法國和全歐洲引起了政治的改變而產生的。改變了的政治提供了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力量,而使戰爭產生了在其他情況下難以想象的威力。在克勞塞維茨那個時代,國家首腦不顧人民的意願而發動的所謂「內閣戰爭」,也就是政府以其軍隊進行的戰爭,已經不復存在了,當時所謂人民參與戰事,一般只是交納稅款,或是由於軍隊的行軍、宿營、作戰而直接受到傷害。

個人評價

極盛時期的魯登道夫無疑是一戰中最好的陸軍指揮官,擁有出類拔萃的戰略眼光、組織能力和戰術手腕。他的缺點主要在於缺乏真正的政治眼光,而且其精神因素缺乏穩定,面對困境容易陷入沮喪和失望。他是第一個系統探討總體戰爭的人,雖然其理論甚多謬誤且為人詬病,但是仍然具有重大的歷史影響和理論意義。

傳記

  • 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自傳 My War Memoirs, 1914-1918. 2v. ("Meine Kriegserinnerungen 1914-1918", written in Sweden, 1919).
  • Donald James Goodspeed, Ludendorff: Genius Of World War I,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6.
  • John Lee, The Warlords: Hindenburg And Ludendorff (Great Commanders S.)
  • Robert B Asprey, The German High Command at War: Hindenburg and Ludendorff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Time Warner, 1994.

參考文獻 

  1. 第一個納粹:埃里希·魯登道夫 2016年8月25日 - 1937年的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即將點燃,一場盛大的葬禮在德國舉行,偉大的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去世了。當時參加哀悼儀式的納粹黨徒對德國的戰爭...
  2. 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凌晨出現,德國人的嚴謹在這一刻變成笑話... 埃里希·魯登道夫將軍凌晨出現,德國人的嚴謹在這一刻變成笑話!好心情搬運工 8'5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視頻更多視頻 光良演唱會,現場一首當年MP3里一直...
  3. 如何評價埃里希·魯登道夫? - 知乎 2017年4月14日 - 如何評價埃里希·魯登道夫? 如何評價魯登道夫在一戰還有戰後的所作所為,如戰爭中對德國內政的管理方式,對德國軍隊戰術的影響,戰後的思想等。 ...
  4. 埃里希·魯登道夫 阿修比 投筆從戎 埃里希·魯登道夫1865年4月9日出生於是在波森(現波蘭波茲南)附近的一個小鎮克魯謝維亞,其父是沒落的普魯士地主。12歲時,他就進入了陸軍幼年...
  5. 改派退役校級軍官以「工業顧問」身份擔任,而非「軍事顧問」,此即德國顧問團,《俞大維傳》.作者:李元平;出版社:台灣日報社; 出版日:1992年01月05日,392 頁; ()0102增訂版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2-2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