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塑性加工

塑性加工是使金屬在外力(通常是壓力)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獲得所需形狀,尺寸和組織,性能的製品的一種基本的金屬加工技術,以往常稱壓力加工。金屬塑性加工的種類很多,根據加工時工件的受力和變形方式,基本的塑性加工方法有鍛造,軋制,擠壓,拉拔,拉伸,彎曲,剪切等幾類。

目錄

簡介

金屬塑性加工技術在冶金史上出現很早。已發現的天然金的製品最早出於公元前5千年。由隕鐵製作的鐵器最早的是公元前4千年。中國發現最早的隕鐵文物是在河北藁城出土的商代中期 (約公元前13世紀中葉)的鐵刃銅鉞。研究證明,這些天然金屬製品都是經過鍛打製成的。中國古代冶金技術比歐洲先進,但偏重於鑄造技術而忽視金屬塑性加工,始終沒有發展軋制生產。明代宋應星(1587~?)的《天工開物》中描述的鍛制千鈞錨和抽絲的生產過程也有相當規模,但以後長期停留在手工階段。經過產業革命,歐洲的冶金業迅速走向現代化,通過採用動力機械,金屬塑性加工也相應地轉向近代大工業生產。1766年出現帶孔型的二輥軋機,1836年出現用蒸汽機驅動的二輥和三輥軋機。中國的近代冶金技術(包括塑性加工生產技術)則是由歐洲引進的。中國近代的軋鋼廠最早的是1871年福州船政局所屬的拉鐵 (軋鋼) 廠。以後較具規模的有建於1894年的漢陽鐵廠的800mm鋼軌軋機以及以後的上海、天津、太原等地的中小型軋機。1931年以後日本在遼寧鞍山陸續建起了較大規模的軋鋼廠以及本溪、撫順和大連等地的小型軋機。1949年以後隨着大規模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進行,軋鋼和有色金屬加工業得到飛躍的發展。到1997年中國鋼產量已達10 756萬t,鋼材產量已達9700萬t,居世界第一位。有色金屬產量達581萬t。各種類型的軋鋼廠和金屬加工廠已形成體系和合理布局

評價

靠鍛壓機的鍛錘錘擊工件產生壓縮變形的一種加工方法,有自由鍛和模鍛兩種方式。自由鍛不需專用模具,靠平錘和平砧間工件的壓縮變形,使工件鐓粗或拔長,其加工精度低,生產率也不高,主要用於軸類,曲柄和連杆等單件的小批生產。模鍛通過上,下鍛模模腔拉制工作的變形,可加工形狀複雜和尺寸精度較高的零件,適於大批量的生產,生產率也較高,是機械零件製造上實現少切削或無切削加工的重要途徑使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旋轉軋輥間的軋件產生壓縮變形,使其橫斷面面積減小與形狀改變,而縱向長度增加的一種加工方法。根據軋輥與軋件的運動關係,軋制有縱軋,橫軋和斜軋三種方式使裝入擠壓筒內的坯料,在擠壓筒後端擠壓軸的推力作用下,使金屬從擠壓筒前端的模孔流出,而獲得與擠壓模孔形狀,尺寸相同的產品的一種加工方法。擠壓有正擠壓和反擠壓兩種基本方式。正擠壓時擠壓軸的運動方向與從模孔中擠出的金屬流動方向一致;反擠壓時,擠壓軸的運動方向與從模孔中擠出的金屬流動方向相反。擠壓法可加工各種複雜斷面實心型材,棒材,空心型材和管材。它是有色金屬型材,管材的主要生產方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