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大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大道教)
前往: 導覽搜尋

真大道,初名大道教,創始人為劉德仁(1122~1180)。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宋靖康之亂,徙居河北鹽山太平鄉。他宣稱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某日,有一鬚眉皓白的老叟乘青犢車過其家門,摭《道德經》要言授之,並囑其「善識之,可以修身,可以化人」。然後投筆一支而去。

簡介

真大道是金初中國北方興起的三道派之一。流傳至元代,後併入全真道

立教宗旨

顯然,他是暗指老子授《道德經》令其創教[1]。果然「一時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從之。受其教戒者,風靡水流,散在州郡」。劉德仁根據《道德經》義,加以演繹,為大道教訂立規戒九條:「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利,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五曰:毋事博弈,毋習盜竊;六曰:毋飲酒茹葷,衣會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這是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為一體的立教宗旨。

《大道延祥觀碑》對其立教宗旨又作了如下的表述:「其教則大率以無為清靜為宗,以真常慈儉為寶。其戒則不色、不欲、不殺、(下缺)不飲酒、不茹葷。以仁為心,恤其困苦,去其紛爭。無私邪,守本分,而不務化綠,日用衣食,自力耕桑。為贍道之(下缺)。有疾者,符藥針艾之事,悉無所用,惟默禱於虛空,以至獲愈。復能為世人除邪治病,其亦猶是,……彼言飛升化煉之術,長生久視之事,則曰吾不得而知。惟以一瓣香朝夕懇禮天地。」可見該教頗重視清靜自守,救民利物,以恬淡寡慾,苦節危行律己,以慈悲寬仁、恤苦救貧對人,又不強詞個人的煉養飛升,但以治病救人為務。這在當時戰亂頻仍、群眾生活十分困苦的情況下,確是很受歡迎的。

他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載,於大定二十年(1180)去世。此後,繼任掌教者為:二祖陳師正,三祖張信真,四祖毛希琮。據《書劉真人事》和《先天宮記》載,陳師正,「幼漁於河,德仁穆以入道。能預知吉凶事」,「闡教垂十五年,法壽莫得而識」。張信真,於明昌(1190~1195)中任掌教,「有詩文數百篇,號《玄真集》傳於世」,「處世五十五年,闡教二十五載」。毛希琮,嗣教之時,「當金之亡,兵戈俶擾,希琮能以柔而存」,「掌教五星有奇」。

以上幾代,皆在金代,所留資料極少。劉德仁的出生地是山東的樂陵,後徙河北鹽山,於其地創教。此後又去山東的淄川、棣州等地活動。上述山東、河北等地就是大道教的發祥地。大定十四年後,劉德仁應詔居中都天長觀,又把大道教傳播至今北京及其周圍。三祖張信真掌教時,其弟子邢希德即在平谷縣建延祥觀,舉師趙希元又在奉先縣(今北京市房山縣)建靈泉觀。可見終金之世,大道教的傳播不出河北、山東。

等級制度

真大道在長期的掌教傳承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體制[2]。首腦機關是大都天寶宮,為歷代掌教所居之地,設諸路真大道教都提點,教門都舉正等以輔助掌教工作。其下據元代的行政區劃設立各級地方組織。第一級,行省設提點都舉正。如王清貴曾任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等處都舉正提點。第二級,路設道錄、道判。如陳德元曾任大都路道錄,趙德松曾任汴梁路道錄,鄭進元曾任衛輝路道錄等。第三級,州設道正、舉師。如《隆陽宮碑陰》記有涿州道正,固安州道正,雄州道正,易州道正,順州舉師,易州舉師等。第四級,縣設威儀,如《隆陽宮碑陰》所記房山縣威儀黃德元等。最基層為宮觀,設提點、提舉、知觀。

視頻

真大道 相關視頻

河北滄州 真大道教

參考文獻

  1. 三教自古是一家,騰訊網,2019-06-19
  2. 道教宗派 - 真大道,西汶藝術網,201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