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雁塔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地處雁塔區東部。東與等駕坡街道毗鄰,南與曲江長延堡街道接壤,西以翠華南路為界與小寨路街道連接,北以南二環與碑林區相隔,總面積7.3平方千米。大雁塔街道境內名勝古蹟有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青龍寺、西安植物園、大雁塔地下宮、遊樂園、盆景園、薔薇園、春曉園、秦王宮等截至2020年6月,大雁塔街道下轄25個村(居),其中:19個社區、6個行政村。總人口10.3833萬人,2011年,大雁塔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15億元,財政收入1.6億元。[1]

中文名: 大雁塔街道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地理位置: 雁塔區東部

面 積: 7.3 km²

下轄地區: 19個社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樂游路33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54

著名景點: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青龍寺、曲江海洋極地公園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10.3833萬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聞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而得名。

建置沿革

原分屬永寧公社和太乙路、小寨路2街道。

1980年,設大雁塔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3年,大雁塔街道轄鐵爐廟一村、鐵爐廟二村、王家村、後村、觀音廟、太平堡、大雁塔等7個行政村。有陝西省測繪儀器廠、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西安分院、西安電影製片廠、陝西省手錶零件一廠、西安礦業學院、西安地質學院、陝西省科技情報所、中共陝西省委、西北地質勘察局、陝西財經學院、郵電部第四研究所、陝西省建三公司、西安市建二公司、西安寶石軸承廠、35醫院、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西安統計學院、西安聯合大學、陝西省國防工辦、西安市第四印染廠等26個單位的家委會和育才路、西影路、後村等6個居委會。1996年,大雁塔街道轄後村、西影路、市建二公司、省建三公司、鐵爐廟、育才路、翠華路7個居委會和省測繪儀器廠、國家地震局第二測量大隊、西安有色冶金勘察公司、西安電影製片廠、省手錶零件一廠、西安礦業學院、西北有色金屬地質研究所、西安地質學院、省科技情報所、省委、省財經學院、省第二機械工業局、郵電部四所二十六醫院、省第三建築工程公司、市建二公司、市寶石軸承廠、五一四醫院、西安石油儀器廠、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西安統計學院、省工業交通幹部學校、省國防工辦、西安師專、市第四染織廠、西北地質勘探局等26個家委會及後村、觀音廟、鐵爐廟一、鐵爐廟二、王家村、大雁塔、太平村7個行政村。2002年,轄翠華北路、翠華南路、大雁塔、雁塔路、市委黨校、八一花園、總裝、鑽探、科技學院、西勘、西影廠、武警醫院、青龍、省委14個社區,太平堡、大雁塔、後村、觀音廟、王家、鐵二、鐵一7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轄大雁塔、雁塔路、八一、西堪、建苑、興科、鐵一院、武警、青龍、科技大學、交大財經、翠華南路、翠華北路、雁西、西影、後村、省委17個社區,鐵一、鐵二、觀音廟、王家、太平堡、大雁塔6個行政村;下設7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大雁塔街道下轄25個村(居),其中:19個社區、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樂游路33號。

地理環境

大雁塔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東部。東與等駕坡街道毗鄰,南與曲江、長延堡街道接壤,西以翠華南路為界與小寨路街道連接,北以南二環與碑林區相隔,總面積7.3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1.5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總人口10.383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9340人,城鎮化率95.67%。另有流動人口4493人。總人口中,男性55633人,占53.6%;女性48200人,占46.4%;14歲以下14163人,占13.6%;15—64歲76495人,占73.7%;65歲以上13173人,占12.7%。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03729人,占99.9%。2011年,大雁塔街道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421人。

經濟

綜述

改革開放後,大雁塔街道先後建起工業開發園區和百貨、木器、建築裝飾材料、家具等8個批發、零售市場,創建12條商業街,建商業用房8000平方米。1993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596萬元,第三產業收入54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41元。轄區駐有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國防工辦、鐵道部第一勘察設計院西安分院等部屬和陝西省屬單位32個,科研單位8個。2011年,大雁塔街道地方財政收入1.6億元,比上年增長4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331.9萬元,增值稅237.6元,企業所得稅324.9萬元,個人所得稅814.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3%、230.7%、4%。

第二產業

2011年,大雁塔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比上年增長53.1%;工業增加值0.8億元。2011年,大雁塔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21%。

第三產業

2011年,大雁塔街道商業企業2家,職工176人,2011年,大雁塔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0.15億元,比上年增長36.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

交通運輸

大雁塔街道境內西安地鐵3號線、西安地鐵4號線通勤。主幹道有雁塔路(南段)、小寨東路、翠華路、西影路、樂游路等。5路、19路、21路、22路等公交路線通行其間。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03人;小學4所,在校生3431人,專任教師3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4所,在校生4410人,專任教師1385人。小升初升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981人、教師324人;普通高等院校4所,分別是長安大學、統計學院、交大財經學院、西安科技大學。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文化中心23個,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23000餘冊。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體育場地20個。98%的城市社區和6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95.4%。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大雁塔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4個,其中三甲醫院1個,即武警醫院;有單位醫院、民辦醫院7個,分別是西安正和醫院、西安和卓醫院、西安曲江婦科醫院、陝鋼醫院、西安同濟醫院、陝西省新安中心醫院、西安財經學院醫院,衛生室26個;病床381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80張,固定資產總值0.77億元。專業衛生人員432人,其中執業醫師221人,執業助理醫師108人,註冊護士103人。2011年,大雁塔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8347人次。2011年,大雁塔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7.6/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38萬人,參合率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5歲。

社會保障

2011年,大雁塔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6戶,人數1702人,月支出47萬元,月人均276元,城市醫療救助238人次,支出20.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戶,人數9人,月支出2100元,月人均233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800人,職業技能培訓2800人,城鎮居民醫保繳費18300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人。

風景名勝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已有1300餘年歷史。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

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1961年3月4日,大雁塔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視頻

雁塔區大雁塔街道黨工委書記

參考文獻